时间:2023-05-29 10:54:41来源:法律常识
1.罪与非罪的界限
首先,看是否道成了刑法规定的危害结果。其次,看这种结果的发生是否是因行为人的违章行为造成的。
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往往很复杂,如果造成重大交通肇事事故的原因主要是自然或技术方面不可预见、不可控制、不可抗拒的原因,或者主要是被害人、第三人方面的原因,虽然造成死亡、重伤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也不一定应对行为人以交通肇事罪论处。如果造成重大交通肇事事故的原因完全是行为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则应当按交通肇事罪论处。如果造成重大交通肇事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行为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被害人或第三人方面也存在过错的,仍然应当对行为人以交通肇事罪论处,但是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减轻其责任。
事故责任认定(体现为违规程度)与严重后果的相互关系对本罪构成的影响:
责任体系 (违章及程度) | 构成犯罪的 后果条件 | 特殊情形下 构成犯罪的条件 |
完全责任与主要责任 | 死亡1人以上或重伤3人以上,或者造成公私财产直接损失,无能力赔偿额30 万以上的 | 重伤1人以上并有以下情形之一的:① 酒后、吸毒后驾车;② 无驾驶资格;③ 明知车况不良;④ 明知无牌证、报废车辆;⑤ 严重超载;⑥ 逃逸的。 |
同等责任 | 死亡3人以上 |
2.本罪与利用交通工具实施的其他犯罪的界限
如果行为人利用交通工具杀害特定的个人,应当按故意杀人罪论处。如果出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反社会动机,驾驶汽车等交通工具在街道或者其他公共场所横冲直撞,制造事端,造成不特定的多数人死伤或者重大公私财产损失的,则应当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
3.一罪与数罪的界限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一般只能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处罚情节,按交通肇事罪一罪加重处罚。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行为人在交通策事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因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但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如果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为了杀人灭口,而又故意将伤者撞死或者在交通肇事后明知被害人受伤,仍然驾车拖带被车钩住的被害人逃跑,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致死) 罪,应当和交通肇事罪实行数罪并罚。
4.交通肇事罪存在共犯的情形
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治而死亡的,应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