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找律师答辩技巧,不找律师答辩技巧有哪些

时间:2022-12-01 04:19:36来源:法律常识

自2010年以来,截至目前,我在郑州从事律师工作已有十年有余。这期间,我以律师身份接触了大大小小的公司类客户,也接触了老、少、穷、富等形形色色的自然人客户。这些客户会在不同的情形下,浮现在我眼前。有些案件,也常以过电影的方式在某个时间在脑海中反复涌现。出现的频率多了,不得不促使我思考一些问题:为什么有些案件,明明客观事实就如当事人所述,但其诉请却无法获得法院的支持?而同为我本人作为代理律师承办的案件,只是当事人不同,某类当事人却总能在诉讼中胜诉或作为被告不承担责任?

在2014年前后,一位老太太A,也是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大股东,其通过朋友辗转找到我,请我为其公司代理一起货款纠纷案件。案件事实并不复杂:A是公司大股东,其丈夫生前的学生B在公司负责日常管理。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生产和销售一些药贴、药剂。后来,A作为大股东与B因一些小事情发生了不愉快。B在收到一些补偿后离职,在做离职交接时将业务合作公司C出具的一张《欠条》交付于A。至此,两人不再来往。后来,A就拿着《欠条》向业务合作公司C要求支付货款。C公司以B也同样拿着《欠条》原件为由,拒绝支付。《欠条》较为简单,无供货单位信息。

A找到我们的时候,我们通过查看其持有的《欠条》发现,其所提供的欠条确为复印清晰的复制件。老人不服,坚持认为该《欠条》就是原件。我们通过告知其通过《欠条》背面的笔迹发力痕迹辨别,并提供了同类纸张背面的书写痕迹对比,终于使老人接受了其所收《欠条》为复印件的事实。插播一句:老人反复向我们唠叨其丈夫生前对该学生如何不薄,以及在其丈夫去世后,其仍然对该学生不薄,且该学生所拥有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夫妇的帮助等等。可以看出,老人此时有些情绪化,并企图以道德来谴责背叛的学生。

我们告知老人应抓紧联系C公司并要求C公司切勿向B付款,同时对整个完整事件要做好录音取证。A听从建议,并录音。但在庭审时,A所录音频资料的原始载体丢失,尽管在此前,我们多次强调要保存好原始载体。

本案一审败诉。不考虑法官个人认知因素甚至庭外因素,单就举证而言:《欠条》为复印件,录音原始载体丢失,均属于庭审中举证不力情形。

对于这类案件,虽然法官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出本案的客观事实,但却很难根据证据呈现的事实,来认定客观事实,并据此判决支持诉请。按照律师行业的话:法律事实,往往不一定是客观事实。

我曾在去年代理一起涉银行卡盗刷类案件,我代理的当事人是某支付平台。原告是一自然人银行卡用户。根据其诉称:在早晨起床后,其发现本人卡内钱款在凌晨至早晨6点前后,通过支付平台的渠道分批次转走,转至其本人另一开户银行储蓄卡内和一案外人名下。原告报警后,公安机关立案。公安立案后,原告起诉,将我代理的某支付平台和储蓄卡开户银行一并告上法院。当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这一司法解释尚未发布。

在庭前,我们发现,原告的钱款,一部分转至某第三人名下,另一部分转至原告他行储蓄卡内。我们查询到了第三人和原告的他行储蓄卡信息,并根据法院的要求,提供了第三人账号信息和原告他行储蓄卡的绑定信息,且提供了第三人和原告网络IP地址。为此,我们专门制作了完整了资金流向图。并判断原告的转款行为,符合同城熟人交易特点,不能视为非正常交易。最后,我根据搜索受理法院所在地区涉银行卡类纠纷案例,分析本案与其他涉卡类纠纷案件的差异并提交了制作的差异表格,虽然原告有报警记录和立案通知,最终,一审和二审法院支持了我们的诉讼观点,认为原告不能证明案涉交易系非正常交易,并判令委托人不承担法律责任。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对于一些实力强大的公司,其在举证能力和答辩能力方面的实力也非常强大。而一些中小型公司,或自然人,囿于自身知识结构单一、信息获取和提炼能力较差等因素,其在诉讼过程中,常常会处于举证不力的状态。

换而言之,当事人的举证能力,是能够体现出不同当事人之间的实力水平的。

证据是“庭审之王”,是决定案件成败的关键因素。律师的作用,是根据案件事实,指导当事人收集对于当事人有利的证据,并根据收集的有利证据,加以充分利用,找准着力点,精准发力于庭审;同时,针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根据证据情况提出合理的抗辩,最终达到当事人合法利益的最大化。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工资 补助费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债权 伤残 程序 鉴定 条件 刑事案件 拆迁人 期限 兵法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当事人 客户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