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养老保险诈骗罪怎么判,北京 以房养老 诈骗案

时间:2022-09-21 20:30:10来源:法律常识

原标题:北京集中宣判一批涉养老诈骗案件

本报讯 (记者 赵 岩 通讯员 方小康)8月4日上午,北京市8家法院集中对15件涉养老诈骗案件进行了公开宣判,依法严惩了一批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犯罪分子。在随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向社会通报了全市法院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中的工作情况,介绍了涉养老诈骗案件中的6大常见骗局,并为广大老年人作出法律提示。

据了解,北京法院此次集中宣判的15件涉养老诈骗案件涉及被告人100名,其中法院认定犯诈骗罪的66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33人,集资诈骗罪的1人。上述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至无期徒刑不等的刑罚,其中1人被判处无期徒刑,7人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56人被判处三到十年有期徒刑,其余人员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法院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1100余万元,查封、冻结的部分房产、金融理财产品等将在执行阶段变价后一并发还被害人。

据北京高院刑二庭负责人罗勇介绍,这次宣判的养老诈骗案件,主要涉及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假借“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6种常见类型骗局。她提示,广大老年人群体须提升风险防范意识,警惕不法分子的小恩小惠、高息利诱投资以及吹嘘疗效的保健品等养老诈骗陷阱;应充分了解各类诈骗手段,面对各种公司的“画大饼”营销,业务人员的“花式”推介不轻信;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不随意提供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密码等重要信息,避免成为犯罪目标。同时,也要增强证据保全意识,保留交易合同及付款凭证,一旦发现自己被骗,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并提交相关证据。

据了解,自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北京法院坚持高站位部署,成立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建立线索核查、案件报送、新闻宣传等工作机制;坚持高质量审判,重点惩处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诈骗犯罪,充分运用财产刑、追缴、没收等法律手段,加大对罚金、没收财产的处罚力度,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坚持高效率推进,畅通养老诈骗线索举报通道,加大线索处置力度。截至7月31日,全市法院共接收12337举报平台涉养老诈骗线索1144条,均严格落实“首办负责制”,按照规定记录、核查、反馈,已全部联系举报人,联系率100%;坚持高密度宣传,北京法院结合老年人生活习惯特点,走进社区、街道、银行网点等场所,组织现场普法宣传活动170次,制作、散发宣传手册、宣传海报等宣传品1.8万余个,推动形成“人人识骗、防骗”的良好局面。(赵 岩 方小康)

来源:人民法院报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刑事案件 拆迁人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