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猫投诉上找律师要钱吗,黑猫警长投诉怎么做

时间:2022-12-09 01:16:12来源:法律常识

黑猫投诉是个什么东东,新浪想当黑猫警长吗?

城 墙

今早一上班就听同事说,网上有个新玩艺,叫什么“黑猫投诉”。上网一看,不禁哑然失笑。

“黑猫投诉”,自我标榜为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360搜索有绿色“官网”标识,说明是经过所谓“官网认证”的。打开网站,首页就是一条条的消费者投诉,投诉的内容五花八门,投诉人的身份无法查看,大多是匿名投诉,被投诉的主体也是以电商为主。点开这些投诉,你能看到平台受理投诉的流程,大致是:先有某某某发起投诉,第二步黑猫审核,第三步黑猫回应投诉人商家处理中,第四步商家回复,流程结束。网络投诉,看上去是一个时髦且高大上的玩艺儿

浏览着这些投诉以及最终处理的结果,哑然失笑是因为看后有一种被消遣的感觉。

打着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的招牌,取名叫“黑猫投诉”,明摆是说:我这是一个消费者投诉受理网站。上网查了一下,法律对消费者投诉似乎没作什么界定,投诉者向谁投诉全凭自愿,你可以向经营户的管理单位、经营者自己的售后服务、经营平台中介商、当地消协和国家行政机关都可以,对投诉不满意的也有不少选择新闻媒体曝光。这些单位和个人,乃至消协和行政机关受理投诉的依据是2014年2月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务会审议通过并向社会公布,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2号),还加上经营者对消费者额外的承诺。我的理解,消费者选择经营者本身以及服务中介和主管部门是权利和责任与义务之间的关系,选择消协和行政机关是利益与职责的关系,这些关系相信消费者都能理得清,选择新闻媒体算是极端化的处理,毕竟国家赋予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职责,也很正常。“黑猫投诉”算什么?

你也许说这是个第三方,那么,你敢说是“第三方”不是“第三者”?

首先我们来说说,消费者投诉需不需要所谓的“第三方”。是因为消费者投诉无门还是这个“第三方”有着更强有力的调解手段呢?从“黑猫投诉”网上还真没有看出来。有人说网络曝光会让经营者忌惮,那么,这个“第三方”是否具有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国家赋予的舆论监督属性呢?直觉也不是,那它算什么“第三方”?拿捏不当就很容易充当“第三者”。

为什么说拿捏不当很容易成为第三者?

点击每条投诉,所有在“黑猫投诉”网上列出来的投诉都显示:“黑猫消费者服务平台审核通过”。这里就有存在一个疑问:怎么审核?谁审核?我看该网站有“评审团”一栏,初步臆测就是这个所谓的“评审团”在审核;按照经验,极有可能仅仅是小编在审核!审核的原则和标准,在网站没有查到,“审核通过”也没有看到“评审团”审核意见。那么,有没有“审核”没通过的,没通过的又是哪些?看不到这些敏感的东西透明化,我只会猜想这里会不会有个选择性曝光的问题?

再看看这个“评审团”,不是记者就是律师。我不是说他们不能参加“评审团”,就他们从事的职业性质而言,给消费者提供服务是可以的,作为“评审团”成员去做“审核”,权威性是容易引起质疑的。

上网投诉,我相信所有的消费者都希望自己的投诉能得到合理的解决。但是,你看看“黑猫投诉”平台上一条条的投诉,都止于商家答复。这些答复大多数是模棱两可,只有部分给予了明确的解决方案,至于最终结果不得而知,还有不少显示已分配商家,商家处理中。假设一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消费者的权益确实收到了侵害,而被投诉的经营户又拒绝给出解决方案,甚至拒绝给一个解释的情况,不知平台是怎么处理的?我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没有找到答案,但是,我看到的平台处理投诉就是这样,只要被投诉的商家答复了,就算“黑猫”赢了,被投诉的商家不理睬它,是不是就一直在处理中?

且不论“黑猫消费者服务平台”有没有强有力的手段去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它有没有从事受理消费者投诉这种“服务”的资格呢?网站上也查不到行政机关给“黑猫投诉”网站准许的业务范围。另外,我们都知道新浪是一家商业网站,受理投诉服务可不可以成为一种商业行为,“评审团”的专家是不是可以给我们在这方面解疑答惑一下?

还有,“黑猫投诉”属于新浪旗下,而新浪本身只是一家公司。新浪在运作过程中自然会有许多的合作伙伴,同样也有不少竞争对手。作为这么一家具有商业性质的企业,它搭建一个受理消费者投诉的的平台,运动员还在场上,就吹起了口哨,公正性是要大打折扣的。所以,我猜想平台受理消费者投诉并公布在网站会有选择性就在情理之中了。

质疑“黑猫投诉”这个平台的是否公平公正,除了看不出它处理投诉结果的公平公正性外,网站的“红黑榜”栏目更是让人莫名其妙。首先,把被投诉的商家分成红与黑不知是否妥当,“红”与“黑”分别是个什么样的含义?分别被贴上红与黑标签的商家不知作何感想?新浪会不会利用这个平台“黑”一把自己的竞争对手和不合作的商家呢?前面提到对这个平台权威性的质疑,看到“红黑榜”似乎明白点什么,大概这就是黑猫自以为的杀手锏了吧。“红黑榜”旁还有个“回复效率”一栏,显然在指点商家回复来这个平台投诉的消费者的快慢,网站为什么很看重这个?我臆测大概是因为只有商家的回复,才能代表着平台成功与否,仅此而已。把这个也曝光出来,隐隐让我咀嚼出恫吓的味道。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选择在网上发声,表达不同的诉求,其中消费者的投诉更是与日俱增。“黑猫投诉”是不是嗅出了某种的商机?记得以前好像有个什么“中国投诉网”就干过这种勾当,把消费者的投诉当买卖去做。从“黑猫投诉”平台的命名来看,看样子新浪有当“黑猫警长”的企图。“黑猫警长”是抓坏人的,不是裁判员,不知创建平台的人是否想过,用这个来混淆视听,它把其它商家都当成什么了?不过“黑猫”平台没有用大家心目中熟悉的标志性标识,而是采用了一个探头探脑的黑猫作为自己的形象,也就是说此“黑猫”不是彼“黑猫”,想玩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猫还是鼠。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刑事案件 工资 补助费 债权 伤残 程序 鉴定 条件 拆迁人 期限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兵法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当事人 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