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3 22:23:08来源:法律常识
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瑞 徐梦云)3月21日,邯郸警方通报邯郸一车祸嫌疑人因超量服药酿祸,目前车祸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这一交通事故,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药驾”的关注。“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药驾”危险却往往被忽视。对此,交管部门和律师提醒,驾车人应在服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不宜驾驶,请不要开车出门,避免悲剧发生。
△ 警情通报
案例
4人死亡10人受伤!犯罪嫌疑人事发当天超量服药
2022年3月20日16时40分左右,邯郸市发生一起交通肇事事故,一辆白色福特牌小轿车在非机动车道内撞上多辆非机动车,现场14人受伤,邯郸市交巡警支队迅速到现场处置,第一时间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目前4人经抢救无效死亡,肇事司机当场被控制。
3月21日,邯郸市公安局丛台分局以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3.20”案件犯罪嫌疑人刘某北予以刑事拘留。刘某北,男,31岁,籍贯魏县,现住邯郸市丛台区,某单位职工。经查,刘某北长期服用某镇痛类处方药,3月20日因超量服药,酿成祸端。
吃感冒药打瞌睡撞上护栏
△ 车辆撞到护栏 交警供图
就在此前不久,南京也发生了一起因服药而引发的交通事故。3月4日上午10点左右,一名女子驾车经过姜家园察哈尔路路口时,一头撞上了路边护栏,车损严重,所幸车上人员无碍,南京交警六大队警力接报后迅速到场安排拖车作业恢复交通。据驾车女子描述,当天早上吃了感冒药出门,行驶至事发路口时一阵困意袭来,结果撞上了路边护栏。
此前,现代快报记者曾随机询问了20名司机是否知道药驾,多数表示只听过“酒驾”,还有司机以为“药驾”就是“毒驾”。采访中,不少人表示,吃药后驾车是常事,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
警惕
“药驾”的危险不亚于“酒驾”“毒驾”
“药驾”,是指驾驶员服用了某些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依然驾车出行的现象,由于这些药物服用之后可能产生嗜睡、困倦、注意力分散、头晕、耳鸣、视物不清、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很容易酿成祸患。
事实上,像常用感冒药、抗过敏药、止咳药、镇静催眠、抗焦虑药等,这些药物中含有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成分,药物生效后,会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造成人的动作协调能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测距能力减弱,从而影响刹车、挂挡、转方向盘等判断。
“药驾的危险不亚于酒驾,千万不能大意。”交警表示,由于一些药物中含有抑制中枢神经的成分,人在服用后会产生嗜睡、头晕、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所以,服用这些药物后千万别开车上路。
世界卫生组织列出了7大类在服用后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并提出在服用上述药品后应禁止驾车。这7大类药品包括:对神经系统有影响的催眠药物、有恶心呕吐反应或变态反应的药物、止痛类药物、兴奋剂、治疗癫痫的药物,以及抗高血压药物和降血糖药物等。
在美国,药后驾驶等同于酒后驾驶。法国根据药品对司机驾驶能力影响的程度,将药品分为4个等级,标注不同颜色,警示药物对驾驶能力的影响。 建议
服药相关药物后,不要开车出门
为何“药驾”的危险往往被忽视呢?3月22日,现代快报记者联系了上海市海华永泰(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嗣恒,他表示,“药驾”不同于“酒驾”,酒驾者往往会由于酒精的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外部特征,如面色潮红、言语不清、浑身酒气等,十分容易被分辨和发现;而“药驾”时,驾驶员在服药后并不会有明显的异常表现,另外多数人对“药驾”的相关了解很少,并不会主动将事故与服药联系起来,因此“药驾”很难被发现和避免,这就使得“药驾”成为了马路上的“隐形杀手”。
对此他建议,如果大家在开车前服药,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留意服用的药品是否影响驾驶。他说:“有关部门也可以出台相应的法规,要求制药公司在药品包装上作出重要提示,以此提醒大家注意。”
交管部门建议,在服用相关药物后最好不要开车。要仔细阅读所服药品的说明书,规定服药期间禁止驾车的一定要严格遵守。记者从交管部门获悉,目前,交通法规中对药驾没有相应规定,也没有检测方法和标准,如果不是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除非发生事故,否则无法进行判断和处罚。因此,希望广大驾驶人能自觉做到服用相关药物后,不要开车出门,以免给自身以及他人安全造成危害。
提醒
春季开车谨防春困袭人
值得一提的是,春困也是春季交通事故的一大杀手,因为困倦感会让司机反应变慢,容易造成错误的判断。交警部门提醒,驾车时注意车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长途驾驶,要保证休息时间,至少每4个小时休息一次,或者换人驾驶。也可以在车内备上一瓶风油精或者清凉油,犯困时抹一点到太阳穴、鼻尖、人中等部位,刺激皮肤和神经,消除疲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