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劝人不要找律师,我们如何避开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风险呢

时间:2022-12-15 01:42:24来源:法律常识

这原本是我春节前,有感于遇到的几件法律咨询案件,受启发在我的个人网站上写的感想文章。加上,今天回律所签了一个刑事代理案的委托,当然我现在身为实习律师是不能直接签的。特意请我们所的年轻刑事辩护专业律师来主办。我发现作为普通人,学习一些法律常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了解了法律常识,就能避免损失或是把小事拖成大事。如果你不愿意学习法律知识,也要有遇事找律师的好习惯,绝对不可用朴素价值观来应对法律问题。这么说,真不是为了谋取大家的律师代理费。说实话,很多律师在面对熟人或是朋友咨询时,都时义务帮忙的。别人不知道,我是完全的义务帮忙,当然这只限于朋友和邻居这样的熟人。

本篇先从日常生活中的民事部分开始,以后再谈谈刑事部分。

一直在写有关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类文章,但其实我很早就想写个有关个人如何避开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风险的文章,用自己参与代理出庭的经验提醒大家避开法律风险。特别是春节将至,又是新冠疫情严控期间,我尽量用大家都能看懂的通俗语言,避免用法言法语。

首先、亲朋好友聚会时的饮酒问题。如果在聚会时不特别小心注意,恶作剧的劝人喝酒,如果出现了意外人身伤害,就会摊上我们最不想看到的官司,不但年过不好,还可能要破财,所以最安全的方法是量力而行,不与人拼酒也不“恶意”劝人喝酒。饮酒后绝对不能开车,即使侥幸不被警察抓,一旦遭遇交通事故,一定会是全责。更何况一旦酒驾就会“入刑”连工作都保不住,更不要说经济损失。前几天,重庆司法局公布的吊销5个律师执业证的案例中,其中三位就是由于酒驾所致。

其次、借钱还钱要有证据意识。日常生活中借钱还钱谁都不会陌生,但我发现从实际案例看,现实中很多人既不会借钱也不会还钱。人性在利益面前是经受不起考验的,所以无论关系有多铁,即便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脑子中时刻要有证据意识。所谓的证据意识,就是雁过留痕。出借钱尽量采用转账且在附言中写明白属于借款,少用现金,或者即使是现金也要把借据写完备,能有视频或是见证或保证人最好。但好多人往往碍于情面或是信任,不立书面的借据。同理,还款也是同样,务必要收回借条并销毁。

再次、注意防止上当受骗和不要参与赌博。现在的网络与现实中的骗术花样翻新,如果稍有不慎就会中招,有些骗术就发生在好朋友和熟人之间。但是如果保持“天上不会掉馅饼”的朴素价值观,即使遇到再高明的骗术也不会被忽悠。春节期间,也是人们聚会的高峰期,各种娱乐活动必不可少,但是无论是玩纸牌还是打麻将都要有法律底线不可破的意识。

去年底的时候,有位小包工头差点被甲方套路,虽然钱不多才2万多,亏得他法律意识强把甲方满是陷阱的要他签的协议偷拍微信发给我看,我指出了其中的风险,让他坚决不能签。义务指导它收集证据,万一在协商无果时采用法律手段讨回欠款。好在他不打折扣地按照我的指导行动,最终讨回了血汗钱。虽然于我无任何利益,但是用自己的法律技术帮助他人成功讨回工钱,就如同我自己受益了一样的高兴。

最后,老年人对自己的身后事要未雨绸缪。伴随着经济发展,现在的家庭财富也不能与过去的一穷二白的时代相比较。如果高龄老人不能在生前或是尚是法律上的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对自己的财产做出合理合法的安排,一旦病重或是突然故去,就会给后代子女间埋下定时炸弹。作为睿智的老人,不该把立遗嘱或是指定意定监护人视为不吉利,这是一种聪明的能够保全骨肉亲情的最为高明的方式。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持有证据意识,遵守法律极为重要。每次出庭时当在法院中看到如同逛市场一样的打官司的人流,真的感觉人这一辈子,不要遇上事才是幸福的。防止官司上身的唯一方法就是守法,时刻保持理智。遇到问题,尽可能在第一时间找到专业的律师,寻求解决方案。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刑事案件 车祸 工资 补助费 债权 伤残 程序 鉴定 条件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拆迁人 打官司 期限 兵法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