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6 07:37:23来源:法律常识
如今,
一些骗子为方便行骗,
往往给自己编造一个名头,
摇身一变成为
“山寨领导”“山寨专家”等等,
没想到,
近日有人冒充起
大江晚报的实习生,
在外采访“收费”,招摇撞骗。
采
访
收
费?
一位社会人士向本报提供了微信聊天截图,表示有一名自称目前在《大江晚报》实习的人员,向他提出了采访收取2000元费用的要求,引发了他的质疑。
“你叫什么名字?我看大江晚报微信没看到有实习生的名字啊?”面对怀疑,这位“实习生”表示:“你不知道,内部还没有通过试用期,不公布名单。”
对于2000元的采访费,这位“实习生”还装模作样地解释说:“你有缴纳自由,我们没有硬性要求。”
针对以上骗局,
本报在此声明,
本报记者从事
正常新闻采访活动
均不收取费用,
并出示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
新闻记者证。
实习生采访会由专业记者带领从事新闻采访活动,
请社会公众对于自称媒体人员
又无法提供身份证明,
同时索要采访费用的行为
保持高度警惕。
记者是在媒体中
从事采访和报道工作的人。
这一职业行为受到国家保护。
对于记者的身份,国家有明确规定,“假冒记者是违法行为”“假借新闻机构、假冒新闻记者从事新闻采访活动的,将由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联合有关部门共同查处,没收违法所得,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假冒正规媒体人员实施诈骗,
将面临何种惩处?
安徽金亚太(芜湖)律师事务所的沈楚雄律师表示,这种行为属于诈骗,违法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公安机关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诈骗钱财“数额较大”,达到5000元的,就触犯了刑法。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如果是利用电话或者网络技术手段,针对不特定对象实施诈骗,超过3000元就构成诈骗罪。”沈楚雄表示。
由此可见,
冒充正规媒体人员,
通过诈骗赚钱,
“后果很严重、代价很惨重”,
我们奉劝“山寨记者”们及时收手,
也希望社会公众
发现有此类违法行为,
及时告知,
我们将依法维权。
来源:大江晚报记者 顾娅
编辑:大橙子
●芜宣机场又有新进展!快看~●芜湖再添一处4A级旅游景区!你去过吗?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芜湖餐饮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