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吧找律师,律师职业规划以及对于律师成长的理解

时间:2022-12-20 09:34:09来源:法律常识

作者:王金合,上海市浩信(郑州)律师事务所

律师职业的最大魅力是充满未知的未来和无所限制的自由。充满未知的未来的确值得期待,无所限制的自由同样值得畅想(此处讲的是法律自由),这是关于律师自由的最好诠释。

踏入律师行业起,更加坚定求学时的想法,律师是无冕之王,可以做的无限好,上不封顶,自我负责就行。作为一名律师,更多需要的是关注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干好就行了,似乎并不需要更多的关心其他事情。

机缘巧合来到一个新的律师平台,有幸作为第一批合伙人加盟,接触了一些管理平台的事情,开始逐渐思考.思考律师平台如何发展,思考如何创新和突破,思考律师平台如何能够更有凝聚力,思考如何把商务和法务更好的落地,思考律师业务如何开拓,思考如何更好培养新人,思考如何组建团队,思考如何能带好团队,思考利益分配机制应该如何设置,思考如何让律师开开心心的做业务,思考如何不会出现或者延迟出现诸如分崩离析、分道扬镳事件的发生等等。总之,我希望能在一个新的平台上,开启全新的工作模式。从突破传统服务理念,突破传统的服务模式开始,以根植于中原沃土,服务于华夏中原为动力,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贡献法律人的智慧与力量.我希望不仅仅是我,而是每一个法律人,都能在一个良性的法律生态圈中工作,这是关乎法律人能否进阶与蜕变的大事。

法联商而盛,商于法而兴。基于此,引入了“商务+法务,做中国最杰出的商务律师”,提出“八维一体”的企业法律服务模式,践行“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方案,相信这是法律人的愿景,更是法律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这是良性法律生态圈的概念。相信这是每一个法律人都期待的一天,这一天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等得到。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背景下,法律人到了改变和变革的时候了.其实律师业一直在改变,这得提起一个人,他是从洛阳到郑州再到北京的一名刑事辩护律师,他发起并成功举办了法律产品创新论坛暨律所主任论坛,他搅动了平静的律师行业,他提倡律师创新,如无形服务如何有形化、标准化、流程化,强调律师营销的重要性等,他功不可没;这当然不是个案,在律师圈里不胜枚举,像诉讼三大法宝及律师平台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提倡者和深耕者;像“技术驱动法律”的提倡和引领者;像“创意律师”的提倡者和深耕者,“商务+法务,做中国最杰出的商务律师”的提倡者和践行者,他(此处省略600字);像“企业八维一体服务模式”的提倡和深耕者。在此向律师界变革和创新的前辈们致敬,感恩,感谢,感谢生命中的每一个美好遇见。

其实说到底,最重要和最紧迫的还是改变和变革的事情。从以下两个方面讲,大的方面有:思维、理念、模式、知识管理、律师平台上下游产业等;小的方面有:工作方法、律师工具、诉讼技巧、律师平台的人才引进机制、律师平台的留人机制、律师平台的文化机制、律师平台晋升机制、律师平台分配机制、律师平台新人培养机制、律师平台部门协作机制等。本篇文章是从现有的经历和认知出发,对律师行业引发的相关粗浅思考,也欢迎各位批评和指正,当然也希望借此机会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共谋发展,奔可期未来。

对律师行业的十点思考,分为四篇,十个关键词进行展开。本文是抛砖引玉,只为遇见更多美好的人和事。期待与您美好遇见,以文会友,欢迎沟通。

个人篇

律师行业应首要关注人,人的问题想好了,想明白了,很多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也就迎刃而解了,本篇以期从律师个人执业角度出发进行思考。

一、选择

当一个人决定从事律师那天起,就面临着选择,如选择留在一线城市还是其他城市,选择个人律所还是合伙制律所,选择提成制律所还是授薪制律所,选择做诉讼还是非诉,选择什么类型的指导老师等等,面临着一个又一个选择,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后悔可言,唯有勇往直前。作为一名法学科班出身的人,决定做律师的话,可考虑选大而综合的律所,因为你的未来还未定型,你需要不断尝试,但每一次尝试请认真对待,你最终会寻找到自我的,请坚信并践行。大而综合的律所有其好处,如能够更好的开阔眼界,能够更好的规范执业行为,让你每走一步坚实有力,培养你的专业化思维等,但现状似乎并不乐观。有些律所的利益格局已经固化,谁的奶酪都不敢动,也动不了,导致谁当管理者都一样,甚至不如从前,选择这样的律所让你无法施展;有些是律所的管理者没有情怀和格局,甚至搞一言堂,对金钱有些吝啬,选择这样的律所让你感到窒息和绝望;有些律所很大,但律师与律所仅是一张函的关系,是个体户的代表,选择这样的律所根本无法发展壮大(上述论述并无所指,请不要对号入座,只是对目前律师平台存在情况的列举抑或分类)。选择关系你的未来,请慎重,慎重,再慎重!建议:选一个大而综合的平台,选一个平台的管理者有格局、有情怀,选一个精神领袖,灯塔式人物引领你,向着一个具备综合能力的律师方向发展和努力,个人拙见,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二、发展

作为一名执业律师,应该每个人都在思考发展的问题。和很多人聊天,结合一路走来的总结和思考,认为一名律师的发展可分为短期发展、中期发展、长远发展,总需要根据自己的境遇作出不同的发展定位,没有对和错,只有适合不适合自己而已。

第一,短期发展要综合。初始阶段,律师多做诉讼,各种类型的案件都要接触一些,诉讼是活跃思维的最好途径。江平先生讲:“诉讼是律师的主战场。”,一开始不要挑挑拣拣,有案件做就谢天谢地吧,并且要感谢那些所谓的“垃圾小案件”,这些案件才是让你成长最快的。请珍惜和善待你的初始和起步阶段做过的每一个案件、服务过的每一个当事人,他们实际上是你的业务员。哪怕案件很小,作为当事人可能一辈子就这一起诉讼,但对律师来讲可能是个收费不高抑或又很麻烦的小案件;当你决定接这个案件时,请不要嫌弃案件小、收费少,善待你的客户,他们会为律师代言。

第二,中期发展要专业。中期阶段,律师千万不能再做“万金油律师”,什么都会,什么也不精通,这样比较累,收益可能不一定很客观,长此以往,面面俱到,最后什么也不到位,什么也不专业。实际上,作为中期发展的律师,已经执业多年,应专注某一行业抑或专注某一业务领域,深耕细作,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美好,也会收获不一样的回馈,可定位在“一专多能,多专联合”。话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反观律师业,同样道理。每一个律师都能做的业务,其他律师还一直在重复,赚不到钱不说,还比较累,没有拔尖的东西,律师服务没有差异化的话,在律师行业总是没地位。中期发展的律师一定要逼迫自己专业化,勇敢的带领团队和部门,探索和践行专业化,做到一专多能,多专联合,这是每一个法律人所应探索和践行的。

第三,长远发展要创意。长远阶段,应做一名创意律师。其实到这个阶段的话,没有必要把自己框到某一个专业领域抑或某一行业。处于这个阶段的律师,其实很多业务都做过,很多行业都服务过,法律服务更应该思考创意,站的高度应该更高,做到这些时,其实很多诉讼抑或项目都会寻找到破局点,事情解决了,钱赚了,声誉和地位均有了,何乐而不为呢?创意律师实际上是把你服务的每个诉讼案件抑或项目当成一个作品来完成,打造成精品,继而进行知识管理,实现更大程度的倍增。因此,长远发展要创意,做精神领袖,做灯塔式人物,协调和平衡各方利益,自己赚钱了,让身边的人也能赚到钱才是王道。这个阶段的律师要会用人,话说:“天生我才必有用,看你会用不会用。”利益分配好,团队注入正统发展基因和文化基因,你会发现,你要做的就是掌好舵就行了,剩下的放手让团队的人去做就行;当你给他们机会时,他们会给你意想不到的回馈。

三、思维

做律师最重要的是思维,思维,思维。律师思维应该是开放性的,不应是封闭的;律师的思维应跳出条条框框,不要固步自封;要放飞想象的翅膀,思想是唯一是不能受禁锢的;要学会天马行空,做春秋大梦,更要会吹牛,吹到点子上才叫水平,别把牛吹死就行了,牛吹死了业务也黄了,你懂的。听同行讲,有些同志仍在问诉讼案件如何把费用谈的高一点;当事人问我在法院有无关系时如何回答等等问题,其实按照正常的话,很多人应该听这位老同志在分享他的成功经验,而不是他还在问,值得深思。

律师酷爱学习,从每周末律师协会安排的学习就能看到,每场活动基本都是座无虚席,每次基本上过道、门口都有站着听的律师同仁们。说明一个问题,大家都很重视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这么多律师爱学习,放弃周末休息和陪家人的时间来充电,这也是每个主讲老师常讲的开场白。有时在想,全国30多万名律师又有多少牛人,1000多位称得上大咖的律师(这是某一个城市的大咖律师说的,不是我说的),数字可能不准确,但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称得上大咖的律师是在全国或某几个省份或一个省份很有名气,大家也很尊重,并不是别人叫你大咖你就是大咖。说了这么多,我想说的不是专业学习,而是律师思维。很多律师同仁本身就是法律科班出身,专业方面很多看书就能搞定,但是思维不是靠读法条和法律专著就能打破它的局限和壁垒的,有时需要听听真正大咖律师在想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成功路径是什么,哪些可以借鉴并为我所用等等,这也正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意义。也许你很多时候被别人出口成章,妙语连珠的话语所折服,但更多的其实还是思维的问题,别人能说的,你为何讲不出来,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说到思维,其实有很多话题要讲。鉴于篇幅,仅提几个关键词,形象思维、标准化思维、细节思维、商务思维、创意思维等等,这里不一一展开,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启迪,我不胜荣幸。

四、专注

律师行业的专注更多的含义是行业深耕。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今天咱们只谈律师业,讲的就是律师要专注某一行业抑或业务领域,不断总结和沉淀,你会发现很多行业的道理是相通的,一通百通,就是这个道理。切记做律师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很多人在一个行业很多年,为何做的连自己都不满意,一直不满意,其实个中问题只有自己心里清楚,需要总结和反思的东西应该很多很多。实际上,事业需要专注并且深耕,不要眼高手低;要由小及大,切勿断层和跳级,每一个阶段都要认真经历和总结,这是你最终能够成功的有机构成。你的成功故事应是接地气的、落地的、平凡的、有血有肉的,因为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一样可以作出一番不平凡的事,演绎一场绝地反击的、励志的、直抵人心的创业故事,你我都有机会,就看你愿不愿意。

聚焦到律师行业,一般的规律是1-3年属于行业了解阶段,3-5年属于专业打造阶段,5-8年属于树立行业地位阶段,8年以上那就无往而不胜了。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律师坚持不到最后。对律师行业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慢慢地就改行了。一些改行的人可能是不够专注,没有深耕,容易放弃抑或是寻求更好发展。这是一般规律,不适合所有人,请不要对号入座。可以作为参考,供思考之用,愿对您有所启发。

团队篇

律师平台需要团队。团队需要一个个的成员组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弥补。关于团队,总结一句话就是“没有团队走不远,没有平台无发言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大到一个国家是这样,国家不强大,甚至落后就要挨打,更别说国际地位,也更妄谈话语权,说了也白说,很多时候或许连说的资格都没有。小到一个律师平台是这样,话说:要想走的快,一个人走;要想走的远,一群人走,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很多团队在提,“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讲的真好,又有多少平台和团队真正做到了。反观律师业,很多律师平台很早就在提,要专业化、部门化、团队化,到后来在提可视化、标准化、流程化,在此不考量其他原因,又有多少律师平台做到了,很多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和形式上,没有落地,更没有生根和发芽。这是值得反思和总结的。

五、组建

团队组建,是关于如何组建团队角度展开的,应以何种路径来组建团队。不一定适合有的人和有的团队,但关于团队组建的思考或许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于团队,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明白了。一年产值几十个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大集团公司,有些累计一年需要处理几百起诉讼案件,那些对外宣称专业化、部门化、团队化的律师平台是否具备这种服务能力,能否消化这么多诉讼案件,自己可以评估一下,即便有机会服务了,又能服务到什么程度?想说的是,任何一个律师平台,未来能够在市场上谋有一席之地,肯定要有过人之处。未来的趋势是,律师平台能够生存的,能够被市场所认可的,要么是小而精的律师平台,要么是大而综的律师平台,那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律师平台可能面临的处境就岌岌可危、面临生死抉择。因为律师业未来的竞争除了在传统业务上,更多是在创新业务领域及细分的业务领域,所以团队建设至关重要,如果你有团队,请你好好思考团队如何优化调整,让其变的更好,更有激情,更有战斗力。如果你还没有团队,请你认真思考团队建设的制度、顶层设计,为团队助力,只为未来每一步走的踏实,走的坚实有力。

关于团队,绝不是几个人简单凑在一起就行了,也不是整天喊口号就行了,很多事情需要身体力行的,需要躬身践行的,更不是整天互相吹捧,互相抬高就万事大吉了。当然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互相抬举的,但这是在合理限度内的。

关于团队如何建立,或许是阶梯状的,团队一定要有一个有情怀、有格局的领头人,是总揽全局的精神领袖和掌舵人;团队成员有第一梯队成员,有第二梯队成员,第三梯队成员,也需要案件秘书抑或项目助理等等;团队成员从性格、秉性各方面是需要互补的,而不是相克的,既要有女士,又要有男士,因为男女搭配有时的确会干活不累的。团队成员有了,把制度定好,大家头脑风暴,部门制度直到全部成员认同,至少应该是绝大多数认同,把利益分配讲好,把晋升路径铺就好,让团队成员有一个可期的未来;不用猜疑,不用巴结和奉承谁,只需要做好自己,一切不用担心,这是团队组建的乌托邦思考;只要践行,只要愿意组建团队,相信梦想一定会实现的。

六、平衡

团队建立起来了,必然要思考团队发展的相关问题,团队平衡显得至关重要。

一个层面讲,其实团队重要的是平衡;关于利益的平衡、关于情感的平衡、关于晋升的平衡、关于机会的平衡、关于话语权的平衡等等。同时,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一定要允许不同的声音出现;看一个团队发展的好与坏,如果表面一片祥和,表面相互都很友好,这样的团队其实是问题很大的;问题一旦爆发,可能就是致命的,一定要警惕,平时多关心,多平衡各方利益。

另一层面讲,考虑团队的平衡绝不是牺牲团队成员的利益,绝不是牺牲团队成员的个性和锐气,绝不是牺牲团队成员的其他种种。真正良性发展的团队,是要有不同意见的。遇到问题,大家一起解决,问题解决了,团队成员之间可能也就更团结了,更有凝聚力了。毕竟,凝聚才能聚力,团结就是力量。实际上,做律师有的时候还真需要一些个性,平时大家相处时传递好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形成自己的风格,实际上是一件好事。大家相互了解了,你忌讳的、在意的、不愿提及的等等,大家了解了,也就有了相处的分寸了,相处起来也就和谐了。

其实,这部分需要提到一个群体,那就是90后的小伙伴。90年代末的人已经成年了,94年、95年出生的一部分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他们是律师业的未来,未来不可限量的一代人。他们这群人,具有明显的时代印痕。他们率性而为,他们个性不沉闷,他们敢于表达不含蓄,他们简单真诚不虚伪,他们喜欢直来直去不藏着掖着,他们喜欢前卫不out,他们可以吃苦不娇滴滴,他们(此处省略N个字)。这可能就是他们这一代人,评价可能不够准确和到位,但相信很多人都喜欢他们这一代人。毕竟未来是属于80后,也属于90后,最终还是属于90后的。这是时代,这是趋势,这是现实,要客观看待,勇于改变。说了这么多,想要表达的是,和90后这一代的相处时的平衡问题,你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在关注什么、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要做到知己知彼嘛,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予以平衡。大家能够融合在一起,一起努力,一起战斗,一起开心,一起经历所有的美好与不美好。只有这样,团队才能战无不胜,无坚不摧,所向披靡。90后代表一个时代,代表未来的一个风向标,甚至是一种法律生态。

平台篇

个人的发展,团队的建设均需依托一个平台,就律师而言,律师平台就是律师事务所,目前法律、法规还不允许律师不用依托律师事务所就可独立执业,未来不知道会不会放开,至少现在律师仍需依托一家律师事务所,有的是单纯的挂靠,有的是简单的包干,有的是个体户的模式,有的是侠客的做法,有的是搞资本化运作的,有的是无法变革的,有的是一人说了算,有的是靠合伙人撑着,类型无法一一列举,问题是各种各样的、五花八门的,但结论是这些类型的律师平台是无发展后劲和发展激情的。实际上,作为轻资产行业的律师事务所,相比较而言投资不是太多,无需引入第三方资本,这是其一;律师事务所最重要的资本就是律师,是为平台辛苦创收的人,如果管理者看不透这一点,必然导致平台的发展停滞不前,死气沉沉,更有甚者,把律师当成仇人,灭之后快,律师呢,除了办手续时去单位,平时不愿意去,即便去了也是不愿意在那多待一分钟,办完事就走,有些律师事务所环境非常好,就是没人愿意待,值得深思。

律师平台本身流动性就比较大,每个律师有自己的定位和发展规划,律师平台一开始可能是适合的,但平台本身如若一成不变,律师一直在成长、在变,这种不匹配必定会导致律师的流动,其实也没什么大惊小怪,当一个律师决定走了,无需过分的挽留,留住人也留不住心,唯有送上祝福,方显管理者的大度和胸怀。说实在的,一个律师走了,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可能是这位律师自身的需求而已,当两个人走了,当三个人走了,甚至当一批人走了,当代表一个时代的律师走了,那作为管理者就要反思了,这个平台肯定是病了,病的绝对不是一天两天了,如果不及时进行救治,可能一时要不了命,但也会元气大伤的,想要大病初愈那是要付出代价的。律师,很多律师实际上是很孤独的,是一个个孤独的灵魂每天行走了司法一线,他们渴望成长,渴望认同,渴望归属,渴望温暖,渴望改变,渴望不断升华和提升,渴望成就自己年轻的理想和梦想,渴望成功,渴望成为一位知名的大律师,坚信每个法律人都渴望的,从那么多忙碌的律师身影就能够知道,但他们可能迷茫,可能彷徨,可能像断了线的风筝,向前走的每一步显得那么没有底气,不是那么坚实有力,说到底,缺少一个坚实的后盾,也就是缺少一个好的律师平台,有些律师的状态就是骑着驴找马,一旦找到好的就跳槽,有些律师执业10年,换了好多家平台,其实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的,值得深思。律师平台打造好了,律师舒服了,也就不走了,一个平台也就健康了,来了欢迎,走了欢送,相望于江湖就好。

七、定位

律师平台需要定位,需要规划。律师平台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专业化道路,要么是小而精的律师事务所,是律师业务细分领域的深耕者和受益者;要么是大而综合的律师事务所,具备强大的服务能力和消化能力,这是未来律师平台的定位。实际上,在专业化背景下,律师事务所需要作出变革,否则,可能革命。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律师平台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综合服务能力要求也趋于专业化,团队化。律师平台的业务领域趋于细分和跨界,在细分领域中能占有一席之地的必然能存活,必然能发扬光大,否则,必然面临被淘汰,甚至无生存余地;在跨界领域能融合一批多层次专业人才,必定能在跨界法律服务领域有所作为。

根据司法部官网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律师平台2.8万多家,律师10人以下的律师平台有1.7万多家,占61.8%,律师10人(含)至30人的律师平台有8900多家,占31.5%,律师30人(含)至50人的律师平台有1100多家,占4.1%,律师50人(含)至100人的律师平台有500多家,占1.8%,律师100人(含)以上的律师平台有200多家,占0.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全国百人律师平台200多家。但真正综合性的、规模大的律师平台,不能简单看数量,数量的堆积容易,如何做到律师平台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就显得难了,律师平台应向着特别有激情、特别能战斗的平台,注入最正统的发展基因和文化基因,当遇到矛盾时,文化就显现出它本身的魅力,为大局让路,当平台好了,成员跟着也就好了,这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

说到律师平台的服务能力,小而精的律师平台固然有其绝对的竞争力,大而综合的律师平台有其服务和消化能力。有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大部分的业务需要专业化的律师平台,专业化的律师团队,或许不需要太多人员参与,一个团队可能就搞定了;第二,对于大集团企业,要求律师平台的服务能力、律师团队的专业能力非常高,需要巨大的消化能力,或许需要一个大而综合的律师平台。

律师平台根据自身情况定位就好了,定位准了,发展也就顺了,矛盾可能就没少了,甚至就没有了。愿每一个律师平台都能找准定位,奔美好前程。

八、矛盾

目前中国大陆的律师平台,关于利益分配制度,或许是很多律师同仁关注的,绝大部分仍是提成制,有些是计点分红制,有些是授薪制,个别是一体化管理制等。律师平台不管是哪种模式、哪种理念、哪种制度、哪种规模、哪种分配机制等,均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传统律师平台下,提成制律师平台的弊端显而易见,律师平台规模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很多面临着分道扬镳、分崩离析,值得深思。

实际上,没有绝对好的制度,制度仍需要人来执行和实施,发展到一定程度上,更多的是人性的问题,这是一个深刻的命题。作为律师平台,需要做的,或者说能做到的,其实是做好顶层设计,定好制度,注入最正统的发展基因和文化基因,提倡和落实最优的理念,律师平台做不到绝对的平等,完全可以做到追求尽可能的公平,这也是律师关心和期待的。律师平台除了制度、文化、理念等外,还有就是律师平台需要一个精神领袖,需要有情怀、有格局的领头人,带领平台成员走向康庄大道,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律师平台的矛盾是律师行业亘古不变的话题,除了律师平台的矛盾外,更多的矛盾出在管理者身上,毕竟律师平台是靠律师搭建的,人的问题解决了,很多问题或许就解决了。律师平台的搭建,创始人律师把平台先搭建成了,解决了合伙人间的办公室地点选择,面积大小,装修格调,办公家具的优劣之间的矛盾,律师平台搭建好了,吸引志同道合的人,通过考察和考核,再进一步吸纳为注册的股权合伙人,因为股权合伙人毕竟是深度人合,除了专业能力,还需要有奉献精神,更需要有好的人品和格局。

关于律师平台和律师间的矛盾,常见的是律师和平台之间是一张函的关系,不办手续时律师不愿在平台待着,长此以往,很多律师也就成为了侠客,他的行动就是侠客行。实际上,矛盾更多体现在律师平台的领头人,或许是信息不够公开透明,或许是物质上不够大方,或许是利益分配上不合理,或许是氛围营造的不够轻松,或许是晋升机制设置不够畅通,或许是没有归属感,任你自生自灭,任你摸着石头过河,其实走着走着很多人就掉队了,改行了或是换平台了,这算是好的,有些因为没有很好的规范话管理,律师深陷其中,甚至身陷囹圄,致使很多人连做律师的资格都失去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触目惊心。

归根结底,律师平台应做到尽可能的追求公平,让每一个律师和成员感受到家的温暖,或许就是家文化理念,敬天爱人的思想,使律师平台上的成员拥有归属感,也让侠客律师、独来独往的律师不再单打独斗,不再孤单;律师平台绝不能成为某一个的平台,也不能成为某些团体的平台,应该是大家伙的平台,话说,你把平台当成家,你就是家的主人;律师平台绝对需要畅通的晋升机制,因为很多律师的期待不一样,有些期待做合伙人,有些期待拥有话语权—能把好的理念和想法注入到平台;律师平台不是权力机关,只是一个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的机构而已,有些所里搞的等级制度森严,一个实习生见到主任不知道如何自处,甚至语无伦次,压抑了实习生的天性,实际上,在人格上大家是平等的,要善待年轻人,俗话说,欺老不欺小,或许就是这个道理吧,因为现在的实习生,或许就是未来的律师之星,引领中国律师业前行的人。(此处省略1000字)

言而总之,律师平台的矛盾多种多样,实际上就是人的问题,学会用人,扬长避短,毕竟没有完美的人嘛,人的问题解决了,一切问题或许就不是问题了。上面讲的最重要的利益分配机制的问题,不管是提成制,授薪制,计点制等都各有优势和劣势,可以尝试将传统的提成制和计点分红制结合起来,甚至根据某些律师所处阶段,适当的考虑阶段性的授薪制,因为律师最终还是要接受市场的检验的,还是要回归市场的,即提成制+计点制+阶段的授薪制,这样就解决了很多的问题。一体化管理模式有其绝对的优势,但这不是重点探讨的,毕竟这种模式是小众的,不具有普遍适用性,至少目前阶段是这样。毕竟律师平台是轻资产行业,最大的财富在于人,人的矛盾筹划好了,平台也就好了,也必定会成为好的律师平台,必定能吸引磁场一样、同频的律师同仁汇聚一起,这也是人才引进很好的策略。

九、模式

律师平台的模式,实际上也是矛盾的源头,模式选对了,人的问题解决了,其实就是好的模式。这里重点探讨利益分配模式,即提成制+计点制+阶段的授薪制组合模式。

律师平台模式的前置考量是理念和文化,比如很多平台在提家文化理念,但真正落地的不多,实际上应该落地,不能单纯的喊口号,唱高调,提理念,造概念,这样做的意义不大,会让平台成员很反感的,会起到反作用的,不能光说不练。其实在落地家文化理念时应该想想自己是如何跟家人相处的,就试着和同事怎么相处,家人做错事该批评批评,但心里是带着深深的爱的,平时嘻嘻哈哈不显,但若家人遇到困难了,家人会第一时间站出来保护自己的家人,一旦这样践行了,律师平台也就成为一个安心、省心、舒心、开心的大家庭。

前置问题谈过了,来展开谈谈律师平台模式,传统的提成制是律师平台的主流,但该种模式经过律师行业的检验,弊端已经很凸显,既然凸显,就应该思考如何优化和调整,传统的提成制导致律师平台发展到一定规模就散了,因为这种模式导致律师平台的管理者的奉献得不到回报,最终实际上没人愿意奉献,形成各顾各,各干各的,平台无法更大程度的发展壮大,做大做强。鉴于此,尊重传统提成制分配机制下,融合计点分红制,或许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计点分红制是根据律师平台成员现有情况分配原始点位,最大加分项在于创收,可以划定标准,分段计点,年底汇算时把所有参与计点的律师和成员汇总到一起,平台释放绝大部分的利润,加上律师或成员的忠诚度、贡献值等会额外给予一些点位,这是平台对成员的认可和激励,加起来就是律师或成员可以分到的红利,具体标准可以根据平台实际进行确定,毕竟平台也需要工资、运营和损耗等等支出的,这个自行考量予以确定,这种计点制不是复杂意义上的计点制,根据运营情况和发展阶段可以进行优化升级。还有就是,有些律师的业务能力,文字功底等都很强,但限于初期阶段的案源可能不好,甚至没有案源,这时或许需要考量阶段性的授薪制,之所以说阶段性授薪,就是因为律师经过沉淀,慢慢有积累了,就可以独挡一面了,不管是社交,还是业务开拓能力都有所提升了,这时就不需要授薪了,即便还授薪,那就不一定管用了。

在传统提成制下,有些人该说了,律师平台的合伙人奉献了,可以年底分红啊,但仔细想想,又有多少律师平台是有结余可以分利润的,有些律师平台说白了,不赔钱就谢天谢地了。因为,律师平台是轻资产行业,只有盘子做大了,蛋糕做大了,平台上的人才有可能分配利润,这是大而综合的律师平台的应有之意;另外,小而精的律师平台,即所谓的精品所,把细分领域的业务做到了极致,分利润不是梦,因为平台人相对少,沉淀的利润基数大。

这里没有重点谈所谓的包干制律师平台,或许它是传统提成制的变种而已,只不过比较特殊罢了,这种模式下,留不住创收高的律师,很多这种律师平台只能简单维持住运营,各赚各的钱,谁也不动别人的奶酪,各自为战。

总之,模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需要不断突破、摸索、尝试。

行业篇

十、生态

律师行业属于树欲静而风不止的行当,律师业的生态显得尤为重要,值得谈一谈。

经常会有人讲,哪个地方的风气不好,恶性竞争太大,收费低的没法办。一旦有些专业化的律师收费高,就把当事人吓跑了,致使有些人很纳闷,甚至逃离现有的执业城市,拥入一线城市,远离家乡,有时也让律师很无奈,说白了,这就是律师业的生态问题,这是关乎每一个法律人的事,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

中国大陆,律师用的都是一样的法律,很多都是经过多年学习和沉淀才从事律师职业的,但不一样的城市收费大相径庭,经济水平是一方面的原因,但绝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实际上,更大程度上是律师业生态的问题。

在一线城市执业的律师收费高,除了业务水平外,更多的是拥有一个良性的法律生态圈,更多人坚持按标准收费,慢慢的收入就高了,生活质量也高了,素质和素养也提升了,良性循环。很多省会城市的律师费用收不上来,导致有些律师就把收费标准一降再降,因为生怕业务跑了,有时也是无奈之举。一个城市的法律圈就是一个生态圈,只有生态圈形成良性了,处在圈子里的人才会越来越好,才会越来越有底气,赚到钱了,心不慌了,才能静下心来深度的钻研业务,才能更好的为企业、为客户提供更有质量的法律服务,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相互成就的事。有些当事人不愿意出更多律师费或许是因为律师不符合当事人的期望,抑或是当事人出不起费用,问题都具有两面性。

律师业的生态问题,看似和律师没有直接的关系,实际上关系很大,每一个律师都运用自己的专业处理好已接受委托的每一个案件或项目,给委托人一份满意的答卷,善待曾经服务过的每一个客户,客户就是你的业务员,比律师“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强的太多,因为有人给你介绍或引荐,多一层天然的信任感,尤其律师曾经服务过的客户为你介绍或引荐,这对律师尤为重要。很多律师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当律师都醒悟时,都会不缺业务的,因为曾经服务的客户都愿意为律师代言。很多时候,客户找到一个负责的、专业的律师是幸运的,客户也应善待你的律师,律师不是你的员工,客户无需对律师吆五喝六,无需对律师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因为客户和律师是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律师和律师之间,其实不是敌人,虽存在竞争,但绝不是对立的、敌对的,因为都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份子,律师和律师之间完全是可以相互守望的,完全可以互惠互利的,完全可以合作共赢的,每一个律师想明白了,其实也就没什么了,也就和谐了,也就天亮了。有些律师看不惯另外的律师,私下里给穿小鞋,给使拌,给设置障碍,收拾你,实际上,当一个律师把另一个律师搞惨了,这个律师也好不到哪去,因为是相互的。律师要做的是让自己变的更有价值,抑或更有身价,自然就赚钱了,不要追着钱跑,你是追不上的,可以让钱追着人跑,这样的话,赚钱就挡都挡不住了。另外,很多诉讼律师,当开庭时律师代表不同的当事人,毕竟屁股决定脑袋嘛,无可厚非,为了各自委托人的利益在法庭上针锋相对,唇枪舌剑都没毛病,问题是很多律师庭审结束了,完全陷在案件的情绪里面,把另外一方律师看成是冤家,看成是敌人,其实大可不必,应该有些商务礼仪,结束了,互递一张名片,握个手,这才是一个大律师的风范,这些细节其实每个律师尝试着都能做到,这也是法律生态圈的应有之意。

律师平台和律师平台之间,更加不应该是敌对的、对立的,而是可以业务交流和切磋的,甚至是合作做一些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的,甚至做一些优化重组,在某一个区域做成航空母舰式律师平台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嘛,律师平台与律师平台的关系好了,律师与律师之间也就会好了,律师业的生态也就好了,这是法律生态圈另一个内涵。

律师和公检法之间,尤其是法院的关系,其实律师应该做的,不要和法官,甚至庭长、院长搞对抗,而是应该协助法官把案件事实查清楚,法律适用好,让律师代表的当事人不受无辜的损失,不受不白之冤,即便要担责,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一名合格律师应该做的。有人该说了,法官重实体轻程序,甚至很多不按程序来,这样也就出现了一些所谓死磕派律师,其实死磕派这样的称谓不够客观,这些律师只是更关注司法机关的不规范的地方罢了,其实也没什么错的。如果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很好的运用好法律,维护法律的应有权威,其实生态只会越来越好,诺大的中国,人口众多,问题复杂,沿着法治化道路一直在走,一直在变好,每一个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做好,你好,我好,大家就好,这样慢慢的良性生态圈就形成了,圈子里的人都将是受益者。另外,法官现在越来越年轻化,专业化,基本都是法律科班出身,素质越来越高,业务能力越来越强,律师办诉讼案件,如何让法官接受律师的观点,聚焦在一个案件本身,律师要做的工作理应远远超越法官应做的,要不然凭什么让法官接受律师的观点,基于此,诉讼可视化表达、模拟法庭、大数据检索等等应运而生,只为让法官更清晰的看到律师的观点,在法律许可范围中更好的认可和援引律师的观点,最终维护委托人最大化的利益。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刑事案件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工资 补助费 债权 打官司 伤残 程序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鉴定 条件 拆迁人 期限 兵法 找律师可靠吗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