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9 17:56:55来源:法律常识
金振朝律师
法律专业毕业生如果选择在公司做法务,一般在法务、合规等部门担任职务,职责包含法律风险控制与合同审核,能够接触到公司业务一线,待遇稳定,缺点是工作内容相对单一,难以持续提升实务技能。因此,不少法务人员进入公司时的心态是想在目前的工作中学习积累点东西,也寻找机会,合适的时候再出来做全职律师。对于在公司担任全职法务,同时也怀抱着律师梦想的人来说,总想转行到律所,但是又感到时机不够成熟,难免会犹豫不决。
关于公司法务究竟应该何时转行做律师,鉴于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笔者很难提出恰当的具体建议,以下是几点思考的路径:
首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尽量学习和了解律师行业,这个行业和法务存在很大的不同,了解的目的在于判断自己是否喜欢和适合律师职业,这是考虑从业的基础。了解的途径可以是合作律所参观学习,也可以阅读书籍,观看影视剧等,但最好莫过于到律所实习体验。
其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真心想要做律师,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储备,金钱、人脉和工作经验都是必须的,能在企业从事一段时间的法务工作当然有助于扩充独立执业所需要的人脉资源。
最后,行胜于言,心动不如行动。无论什么时候做出决定,如果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在参考一些必要且合理的意见之后,最重要的是付诸行动。《为学一首示子侄》中讲到,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供参考!
其实,我们所选择的职业不一定都是我们最擅长的,但一定要是自己所喜欢的。道理很简单,专业技能可以通过学习提升,喜好却很难勉强。
在这里,笔者推荐卓建律师事务所微信公众号上刊载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成瑾教授专访卓建所张斌主任的一篇文章,作为大家的参考: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成瑾教授研究课题“创业企业家创业力涌现过程”,需要对企业进行访谈,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创始人或创始团队的背景信息,二是创业企业家的创业过程,三是创业企业是如何与外部环境进行匹配的。
卓建律师事务所张斌主任荣幸受邀作为被访谈对象,本次访谈仅用于学术研究,访谈目的包括:
一、对创业者进行访谈,深入行业了解创业故事、企业困境,以及对风险的认识,寻找创业者共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二、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建议和反思,大学生创业没有技术积累、资金支持,创业路径不清晰,商业模式不成熟,是否需要急着创业,避免走过多弯路。
访谈内容摘要如下:
Q1:张主任,请您介绍一下您的职业生涯过程,如何从国企下海创办律所?
A1:我大学学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之后转入管理学院,对法学比较感兴趣,大专学习经济法,考入吉林大学法学院硕士,1994年毕业,进入S某重点国企法律部工作,后担任副部长等职位,期间取得吉林大学全日制法理学博士学位。因为梦想做法律人,2007年国企改制后,在我39岁时离开国企去律所发展。但当时的律所依靠经验管理,管理水平低下,为了创造与众不同的律师事务所,我们三个合伙人给律所找定位,制定了五年发展计划,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建设。第一个是家文化,律师以律所为家,每个月第三周周四下午举办生日会、迎新会活动。第二个是学习文化,每周四下午举行卓建论道活动,每期一个主题,对外公开开放听课。第二年律所就由三个律师加一个前台的小团队发展到三十多人的大团队。第三年时提出团队文化,以部门为介质,团队作业,同时接纳整个团队加入律所,最终形成九个团队。律所初期在东风大厦,只有800平米的空间,随着人员的壮大空间不足,五周年之后搬迁到如今的平安银行大厦,面积扩大到2000平米,满足了当时发展需要。为了此次搬迁,律所进行股份制改造,吸收了一部分投资合伙人。目前律所的合伙人由初级合伙人、高级合伙人、创始合伙人构成。我认为,律师事务所不要赚律师的钱,而是提供服务平台,律所和律师共建、共享、共成。律所的发展路径是文化立所,凝聚人心,共建、共享、共成是源动力。
Q2:您觉得国企和律所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A2:国企和律所管理本质上相同,不同的是,国企是公司制,分工明确,发钱激励;律所是有限合伙制,靠服务,供给能力,不靠管理,激励是底线管理,守住底线。
Q3:您的律所实行的是一体化运营,律师需要选择加入的部门,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吗?
A3:一体化运营可以形成合力,律所对组织架构改造,二十多个部门重叠,进行大部制改革,将部门合并为行业必备的十个部门、若干个团队,让律师进团队进部门,部门是网兜,团队是网格,团队负责人是网结,进行网格式管理。推行一体两翼,一体为管理委员会,两翼分别为专门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参与律所公共活动还可以获取公共积分,公共积分是一种绩效管理,与管理费、评优秀、对外学习机会、合伙人升降级等相关联。
Q4:我们之前看到律所的宣传片中提到做一个好人,请问您觉得好人的标准是什么?
A4:做一个好人,尽律师责任,坚守价值观,有积极向上的文化,有开放的心态、不计较个人得失,大爱无私。
Q5:您的业务主要是公司业务和政府业务方面,能介绍一下您的第一个客户吗?
A5:第一个客户是平安公司,S市投资控股公司与建设集团股权纠纷,经过我们律师专业而细致地工作,当事人行使质押优先权,最后通过拍卖,获得高额收益,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Q6:您创业的独特方法是什么?
A6:拥有跨界思维,既有管理方面也有法务方面,与之前在企业服务的经历有关,也要有换位思维。律师的工作要合法合规,把握原则,同时以促成交易为前提,至少准备三套方案,还需要懂得变通。
Q7:您在创业上遇到过什么困难?如何突破困难?
A7:创业的过程中当然会遇到各种困难,我们要允许错误,试错是为了找到正确的方法,要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迎难而上的精神。要广结善缘,广交朋友,有三个左右挚友,每天见三个陌生人,每周请两个朋友吃饭,受到委屈不要和别人分享。
Q8问:您如何理解领导力?
A8:领导力不是做你想做的事,是教会别人去领导别人,擅于沟通,擅于激励,擅于授权,相信别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Q9:对新的创业者您有什么建议?
A9:当事人的事无小事,专业的事无小事,要善于总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干一件事会做一类事。比如接到民间借贷的案件,首先不是看这个案卷,而是先对民间借贷进行法律法规检索,再进行大数据检索,还需要查找民间借贷的合同文本,之后再去看案卷就会很容易解决了。
Q10:您已经是大律所的主任了,还是一直如此谦虚,要如何保持这种谦逊的风格?
A10:终身学习,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平等对待每个人,不要固步自封,保持谦虚的心态。
Q11:如何避免因为自己的想法影响整个决策的方向?
A11:决策过程是一个选优过程,协商民主,方案制定需要广泛调研,作出报告,推行利益平衡论,兼顾多方利益,建立对少数人利益赔偿机制,反对一刀切。我一般会在最后一个发言,除非是针对大是大非事项需要定调表态的情况下,才会第一个表态和发言。
Q12:对于律师来说客户是最重要的资源,如何建立机制保障提供客户律师的权益?
A12:律所有业务合作指引,针对律师之间不同的合作模式有不同的机制,对案源人的利益实行终身保护,一定情况下办案律师也需要出具承诺函。
Q13:如何解决内部资源分配的问题?
A13:我们正处于从大所向强所迈进的过程,需要培养拔尖人群,鼓励合作,提升卓建所的整体竞争力,避免内部竞争。
Q14:年轻律师只能加入一个部门,想要发展业务怎么办?
A14:我们现在正处于三年过渡期阶段,鼓励年轻律师选择一主两辅专业方向,专业性不足、没有明确方向的年轻律师可以加入争议解决部,年轻律师之间也可以寻求合作。
Q15:律所如何对年轻律师进行培养?
A15:通过卓建论道、青年律师成长之路,一对一结对子,导师制度,对年轻律师进行培训,建立网络律师学院。双百十千计划也会提供一些名额给年轻律师。
Q16:律所培养明星律师,是否容易自立门户?
A16:将专业分工后,人人都是业务员,专业律师不愁案源,不会另立律所。
Q17:律所方面还需要什么管理上的提升?
A17:管理需要更精细化、标准化,目前不够精细化,知识管理不够好,要多积累案例,在全国、省级、市级律协或刊物上发布,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吸纳各方宝贵意见。
访谈感想:
在两个小时访谈中,张斌主任作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一个儒雅风范的智者,将创业的感受和体验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令在场陪同的工作人员如沐春风,随风潜入心脾。
让我们感受到张斌主任对法治理想的坚持,对律所发展的信念,对职业理想的坚守,都源自那一份初心,那就是“做一个好人,尽律师责任。”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能坚持下去的人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