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8 03:09:08来源:法律常识
序言:“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活动是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于2009年开始实施的项目,旨在解决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法律援助提供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招募一批律师和大学生志愿者到中西部法律服务资源短缺的县市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的活动。14年来,已经有150余名律师和大学生在云南的72个县区提供了免费的法律服务。张庆梅律师是其中的一员,她是辽宁省抚顺市昊泽律师事务所律师,2017年首次参加了“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活动,作为志愿者律师到新疆进行为期1年的服务,2021年再次响应司法部支援边疆地区法治建设的号召前往云南省江城县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现将她一年来在云南省开展活动时的一些感悟分享给大家,让我们共同感谢这群“最可爱的人”!
时隔四年,再次参加法律援助“1+1”项目。2021年7月19日,我来到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开始为期一年的法律援助志愿者生活。
记得刚刚来到这里时,掰着手指头算还有多久援助结束,转眼,已经开始计划回程路线了。当初的度日如年,变成了如今的依依不舍。
四年前第一次做志愿者去新疆时,更多的是想深入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而这一次,更多的是想踏踏实实为当地做些事情。
从新疆离开时,我曾下定决心不再做志愿者。后来,女儿通过法考,成为一名执业律师。在女儿备考时,受到当初新疆+1小格的大力帮助,这份情谊我们需要报答,需要做些行善积德的事,于是,决定再做一年志愿者,并让女儿同行。我想让女儿在执业之初树立一个观念,律师办案,不仅仅是为了钱。
选择云南作为服务地,是因为云南的气候很好,至少不用被极端气候折磨。
出发之前,我们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包括住宿、食物、以及高海拔是否能够适应等等。但这里大大出乎我意料的,是援助案件的数量之多。这里对法律援助的需求相当大,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办理了160多件民事诉讼案件,30多件刑事诉讼案件,提供咨询500多人次,代书200多人次,认罪认罚30多人次,法律讲座10余次。民事案件不仅代理诉讼,还要义务监督执行,刑事案件不仅代理辩护,还要为不服判的当事人代写上诉状,咨询或代书过的人,有些已经成为他们免费的法律顾问。
通过我们提供法律援助,当事人之间复杂的关系清晰起来,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法激化的矛盾,得以顺利解决,还因为法院的强制执行力,令一直拖延的被执行人积极履行义务。
这里大量的案件是拖欠农民工工资案。虽然通过诉讼当事人也不一定可以拿到所有的工资,但这是解决此类问题最有效的办法。这里相当多的离婚案件会伴有家庭暴力,虽然我一直主张婚姻要尽力维系,但能够解除这样的婚姻,未尝不是一件善事。
我们到学校讲刑法,让青春期的学生对法律心存敬畏,避免因无知而触犯刑律;我们为女职工讲解反家庭暴力法,让妇女们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我们去村民小组讲婚姻家庭的法律规定,让村民们理解男女平等。普法不在于听课的人记住了多少,它的意义在于听课后,人们懂得用法律的方式解决问题,至少让他们知道如何寻求帮助。
我们去瑶家山村委会驻地现场开庭,通过刑事案件的开庭审理,达到教育群众的目的。也因此,瑶家山村的老百姓遇到问题,会直接来司法局找律师。律师,成了他们解决问题的首选,可见其法律意识的提升。
如此大的工作量,是我执业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在正常执业过程中,可以有选择的接案子。但在这里,每个月拿着项目部发放的补贴,就不可以推脱了。只要是当地人有需求,我便尽力去达到他们的满意。当分身乏术时,已经是执业律师的女儿也会披挂上阵。女儿笑称,我们是买一送一。
因为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与当地人产生了感情,除了提供法律援助,还会因为刑事案件当事人的妻子生活困难,自费购买东北大米、豆油等生活用品给他们的家里送去;当地人夫妻之间产生矛盾,会多方沟通为他们进行调解。虽然这些不是法律援助的工作范围,却可以切实解决当地人的困难,还是值得去做的。
这一年志愿者,做得相当辛苦。苦也好,累也罢,应了那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当地希望我留下来再做一年,犹豫再三,还是拒绝了。留与不留都有道理,不喜欢过重复的生活大概是最能说服我的理由吧。
当然,除了工作,我们品尝到了云南美食,观赏到了云南美景,体会到了云南的风俗,与当地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有付出,也有收获,这一年的援助生活必将深刻的留在我的记忆里,好比远近闻名的普洱茶,经过时间的发酵,愈久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