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6 23:07:35来源:法律常识
出不出国?一个永恒的难题
在简书上,一位叫刘晓笑的律师分享了她在加州读LLM的故事。在她的人生版本里,LLM意味着“除了纽约律考,我全都放弃了”。
自己从来没有下过馆子;
从来没有给自己添一件新衣;
从来没有出去旅游;
连超市都不敢去逛,只能在唐人街广东人开的摊子上挑最便宜的菜;
一袋5美元的面粉,吃了一整年;
用8个速冻汉堡,撑过了在纽约律考的两天;
直到有同学来找她玩,刘晓笑才第一次在美国进餐馆吃饭。她连刷卡、签小费都不会,要偷偷学别人的操作。
在任何一所法学院,都会流传着某级师兄师姐通过成功申请到Top名校的LLM或JD,最后拿到美国大所offer成为职场精英走向人生巅峰的传说。在这些故事里,似乎出国读书就是人生至关重要的命运转折点。
受到“蛊惑”的我们,总是会忍不住想把故事主人公换成自己,“如果我也出国,应该也能成为最有竞争力的那个吧?起码比留在国内好吧?”
知乎上纠结的法学生们
可想归想,实际去做就是另一回事了。留学的高昂成本使人们在做决定前不得不三思而后行,像之前很火的环卫工人送女儿出国的故事就引起网友热议“到底值不值得?”。
月入六千,而考一次雅思仅报名费就接近两千,这样鲜明的对比确实会让人觉得留学是一种“甜蜜的重担”。
而刘晓笑律师的故事多少提醒了我们,LLM的“甜蜜”真正兑现之前,更多的是怀疑和迷茫。
“留学”那一栏明明白白全部写着“优先”
国内法硕还是LLM?做选择之前,先来看一则金君方海中招聘信息整理:
图片:来源于知乎
这张招聘要求上,“留学”那一栏明明白白全部写着“优先”。金君海中方五大所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这个行业对海归的偏好。
人大研究生在读的朋友司考压力很大,一直嘟囔着如果过不了司考就没法进好律所当律师了。我为了安慰她,顺嘴说起提起认识一位暂时没过司考,但目前在金杜当实习诉讼律师的同学。
我朋友听完后相当惊讶,条件反射地问毕业于哪个学校,当我回答说UCLA时,我自己也意识到留学背景所带来的“福利”。他们不仅有优先入场的权利,律所还会给贴心地准备司考假,让他们专心复习。
在我认识的几位去君合的师兄师姐中,本硕都就读于法大的一年级生起薪是20k,而本科从法大毕业后选择出国读一年LLM的师兄,比读法大硕士的早两年毕业不说,还拿到22k起的待遇。
尽管每个月多拿两三千块钱与出国留学花费的“巨资”比起来有点杯水车薪,但是其实这里面暗含着的是“我们更重视留学生”的招聘逻辑。
一位律师告诉我,在律所鄙视链中,名校法本+T14 JD处于最顶端,名校法本+T14 LLM次之。对于起薪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精英扎堆的红圈所,除去像人大民商法这样的热门专业以外,本土法硕的简历很容易被LLM淹没。
用更功利和长远的目光来看,法学生考取一个LLM,似乎离“出任合伙人走向人生巅峰”的目标又更近一步。
LLM Guide 曾做过两次关于国际所律师持有LLM学位的调查,在对比时隔5年的两次调查数据后,团队得出结论:LLM对于想成为律所合伙人的律师来说是一个优势。
律师鄙视链:150万JD > 50万LLM
出国留学不是白菜说买就买,到底要不要出国,是一件值得深思熟虑的事情。家境一般的同学到底该不该寻求家里支持出国?
那位很火的环卫工妈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她这辈子最骄傲的事就是把女儿送出国留学。对一个工薪家庭来说,有在外国念书的女儿自然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但寄跨越阶级的希望于出国,恐怕有点过于天真。那些留学归来该咋样还咋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百度知道上有人问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有人这样回答上面那个问题:出国留学是为了增强自己知识,回来之后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收入。但是拿北京举例子,在北京有四合院的小伙子十年前卖了50万出去留学,10年之后载誉而归,每个月工资10万元,可是他发现自己的房子早就升值5千万了,现在一年可以剩余100万,工作50年才可以赚到 5000万。
即便是读了LLM,直接留在国际所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
LLM Guide的报告指出,在美国大所,LLM一般不会被当作是一种优势,名校LLM被顶尖律所录取,往往是母校的名声在起作用。
国际大所的LLM校友统计
这些大同小异的故事和官方数据至少说明,如果只是想靠出国镀金走上人生巅峰,这事有点悬。
一位留学顾问在“是否读LLM”下的回答
在律师圈鄙视链中,价值50万LLM顶多算一个中层,在其之上,还有价值150万人民币的名校JD的长期碾压。
一位网友在论坛发帖称,法学生出国就应该读JD,读LLM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抄近路”。
律师朋友也跟我说,在名片上印学历“装逼”,要写就写JD,而LLM不值得被写在名片上。
从非法本,到名校法硕;
从司考400+,到司考CPA双证在手;
从T14 LLM,到T14 JD;
从一个400块的剃须刀都舍不得买的律所实习生,到年创收千万的律所合伙人;
每一层标签的跨越之间,都是法学生从大一开始的苦苦挣扎。每每在行业鄙视链上往上跳一级,都会有更闪耀的标签在告诉你,好像你也没那么优秀。
但那些拼尽全力申请了LLM,在国外一边镀金,一边吃土的法学生们,至少都相信一个朴素的道理:做当下能做的最大努力,就足够对得起自己。
律师朋友当年参加司考时,每考完一科,考室里就少几个人。考完最后一科,他放下笔抬头看时,才发现自己前后左右四个座位都空了,这个滑稽的场景,让他觉得是自己的杀气镇住了几位潜在对手。最后,朋友以400+高分通过司考,现在在美国读LLM。
我问他,没申上JD,你会焦虑吗?他轻松地摇摇头。
标签、阶层就像一只只不同密度的筛子,一层一层,滤掉太多东西。
坏消息是,有的筛子叫“背景”、“经济能力”,是冰冷的筛选机制;
好消息是,还有一只叫“努力”的筛子在最后兜底。它让拿着一手好牌的人黯然失色,让一无所有的人谷底反弹。
图片/来源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