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贷款找律师所了怎么办,小米贷款逾期律师能提供什么帮助

时间:2023-01-10 20:01:39来源:法律常识

封面新闻记者 滕晗 实习生 周昕 岳思雯

当与前号主沟通后,小月(化名)终于解决了因使用了“二手”手机号而被频繁“催债”的问题。

而北京一所大学在读学生盈盈(化名)则在使用手机号注册某打车平台时发现竟然还有几笔未结账单,而这也来自原号主。

由于原号主未及时取消绑定或销号规则不尽完善等原因,“二次放号”带来的问题时有发生,而随着手机号码成为移动互联网身份认证的重要载体,新号主和原号主之间的“联系”正催生更多新麻烦。

频繁的“催债”短信和未结清的账单

小月回忆,她使用的手机号是2016年大学时期办理的,“当时并不知道是‘二手’手机号。”起初一段时间,她会收到银行发来的短信,“都是一名周女士的相关业务,我以为发错了,就没在意。”小月说,后来,她手机上突然多了很多催收短信,“最多一天接到约10个真人打来的电话,还有海外号码不停打,(我想)应该是通过机器打的。”

无奈之下,小月向中国移动申请了拦截功能,把疑似通过机器打来的海外电话拦截了。但真人的催收电话依然时有发生,“我猜前机主可能将现在的手机,设置了呼叫转移到我这个号码上。”小月又找到中国移动希望取消这个功能,但对方回复是只有原号主可取消,小月又辗转找到周女士,沟通后才终于解决“被催收”的困扰。

盈盈的手机号码购买于学校里的运营代理商,当她用该号码注册某打车平台时,发现原号主未注销该平台账号,并且还有几单车费未结清。

小月和盈盈的遭遇只是缩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码号服务推进组曾指出,“二次号码”新用户频繁接收到本该联系老用户的电话和短信,包括广告促销、账单通知、甚至贷款催收等,给新用户造成骚扰。同时,使用“二次号码”的用户还面临无法注册绑定互联网应用等问题。

近日,南方都市报《手机绑定互联网账号情况调查报告(2022)》显示,1450份有效问卷中,20.28%的受访者表示曾遇到手机号码被绑定他人互联网账号的情况,究其原因,遇到上述情况的受访者里有64.63%认为起因是手机号为二次销售号码。

记者注意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程蕾等撰写的《二次放号法律纠纷之调研与解决思路》一文提到,接受调查的二手手机号码受访者中,44.44%的受访者表示曾为其造成困扰,主要表现为“无法绑定第三方业务”“号码原用户联系人侵扰”及“号码原用户不良信息”。

数据显示,早在2017年,中国联通就透露,2016年二次号码投诉量达16855起。

为何“二次放号”?

“电话号码是稀缺资源,数量是有限的。”电信分析师付亮在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说。工信部2022年一季度通信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显示,截至3月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达16.61亿户。公开信息显示,我国手机号有11位,前3位是固定的,第二个3位用来区分地区,剩下只有5位数字,也就是每个号段在每一地区只有10万个号码。

“运营商会在尽可能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将长期欠费、主动注销等手机号码二次投入市场。”记者致电中国联通客服了解到,现在几乎没有非“二次投放”的手机号码。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次放号”前,运营商会在其可操作的权限内把原号主的“痕迹”抹掉,“比如用户实名信息,通话、上网操作记录等。”付亮介绍,根据《电信服务规范》,移动电话号码冻结时限最短90日,即该号码注销后至重新启用所需的时间。“实际上,运营商一般对移动电话号码冻结时间大于90天,有的在一年左右。”

不过,运营商可处理的信息范围有限,付亮表示,比如用户在第三方平台的注册使用情况并不在电信运营商掌握的范围,因此二次投放手机号码前并不能对关联第三方平台信息进行处理,当新号主遇到“旧号码”带来的问题时只能直接与第三方平台沟通解决。

频繁被催债?车费未结清?“二手”手机号如何抹掉“前任”痕迹

抖音平台目前与运营商开展相关合作,会根据运营商提供的信息,为二次号提供账号解绑服务。

记者从中国移动客服处了解到,用户主动销号时,运营商会通过短信提醒用户注销第三方平台,“但这也不是强制,用户不注销就没办法了。”是否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记者拨打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电话,但截至发稿前,尚未收到回复。

对互联网平台而言,由于无法知晓手机号是否在通信层面已注销、何时注销,处理相关问题时趋向被动。一般而言,只能当用户向平台申诉二次号带来账号使用问题时,平台才进行相关操作。“手机号停机不会导致账号注销,因为停机不代表用户不再需要使用该账号了,不能代用户执行注销。”某互联网平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运营商、互联网平台、用户能做什么?

“二次放号”涉及主体包括互联网平台、电信运营商和用户,解决相关问题亟待共同努力。

对运营商而言,一方面要保障用户知情权,“有告知用户是否‘二次号’的义务,用户也有问询权利。”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对封面新闻表示,用户在办理号码入网协议时,运营商应明确告知号码是否为“二次号”,且应表明“二次号”可能具有的风险。

另一方面,有观点认为,运营商收到新用户投诉后,应主动联系第三方平台,将原用户对应的手机号与平台解除绑定,以免侵害消费者和第三方平台权益。

从互联网平台看,付亮建议,在管理用户实名认证方面,应用平台可参考电信运营商的静默期管理方式,比如一个账号超过3个月没使用,就需重新实名认证,如果是新用户注册,平台有责任把旧用户数据“封存”,“这应该成为APP使用的通用条款。”

也有人认为网络身份验证方式亟需更新。比如,开发数字证书,只跟个人身份信息、生物特征绑定,方便准确锚定用户。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博认为,运营商可尝试和互联网平台联合建立体系,用户注销手机号时同步通知各大平台。

记者注意到,相关部门也正尝试解决上述问题。7月,工信部推出“一证通查2.0”服务——全国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凭手机号和身份证号便可查询关联互联网账号数量,不过当前该服务只覆盖11个应用。

6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旗下微信公众号“一号通查”曾推出手机号“一键解绑”服务,可解除持有手机号与互联网账号之间的绑定或关联关系。该功能覆盖微博、淘宝、抖音、今日头条、美团、大众点评、小米生态等。但几日后服务暂停,信通院表示“该服务处于试运行测试期间,系统功能和性能仍需进一步迭代完善。”

频繁被催债?车费未结清?“二手”手机号如何抹掉“前任”痕迹

今年6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旗下微信公众号“一号通查”曾推出手机号“一键解绑”服务,但几日后,该服务暂停。

一些平台也正尝试建立沟通机制。抖音相关负责人表示,会根据运营商提供的信息,为二次号提供账号解绑服务。对部分运营商没有提供信息的二次号,用户可自助申诉解绑。“通过二次号解绑来避免新号主登上老号主的账号,同时系统会提醒老号主换绑手机号。”

此外,用户方面也应更主动。如因使用二次号遭短信骚扰,付亮建议,可向运营商申请类似安全服务操作,对拨入电话进行拦截。

朱巍认为,从用户角度看,如果遇到二次号带来的骚扰,可理解为用户的“私人生活安宁”被打扰。《民法典》将“私人生活安宁”纳入隐私权,接到骚扰电话、短信或朋友圈被微商刷屏等行为均可能构成对公民私人生活安宁的侵犯。“新号主可要求运营商采取必要措施,也可到法院起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土地 房屋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打官司 债权人 公司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找律师可靠吗 合同 刑事案件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补助费 工资 债权 律师办理建设工程法律业务操作指引二 伤残 程序 北京十大房产纠纷律师事务所排名 鉴定 条件 北京房产纠纷最好的律师事务所 律师自己打官司是不是不用找律师 拆迁人 北京房产纠纷律师事务所排名前十名 期限 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