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1 07:55:11来源:法律常识
车辆轻微剐蹭不知情的情况下肇事者自行离开不算交通肇事逃逸。事故处理的方法:如果无法恢复事故现场,事故责任明确、损失不大,交通队一般会让肇事双方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让交通队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签字后,就可以领回肇事车辆。如果不服,可以凭认定书去法院起诉解决。
网友询问:
车辆发生剐蹭,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开走了,是否构成犯罪?
广东长乐律师事务所曾利城律师解答:
1、车辆轻微剐蹭不知情的情况下肇事者自行离开不算交通肇事逃逸。
2、轻微交通事故处理期限最长是5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暂扣车辆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40日,责任认定轻微事故期限在5日内,一般事故15日内,重大、特大事故20日内。
3、因为赔偿责任是以承担的事故责任为主要依据的。具体要先让交警出具责任认定书,再去根据相关情况进行损失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肇事逃逸主观目的是逃避法律追究,可见肇事逃逸必须是在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为了逃避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而故意逃跑的行为。在认定交通肇事逃逸时,首先是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这一主观前提条件,这就要求发生事故时肇事司机明知发生交通事故,在不知道自己发生交通事故时,肇事司机不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要件,不能认定构成交通肇事逃逸。但肇事司机以不知道发生交通事故抗辩时,交通事故本身理应轻微难以发觉;其次最好佐证行车记录仪或事故现场监控录像记载到事故过程,例如几乎没有任何声音,车辆行驶也未发生较为明显的停顿。
广东长乐律师事务所曾利城律师解析:
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无重大财产损失的,是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不构成交通肇事罪那就不能被认定具有“肇事后逃逸”情形。
其次,肇事逃逸的主观目的必须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如果肇事方没有此目的,也是不能认定具有“肇事逃逸情节的”。当然,何为“逃避法律责任”,表现上有多种形式,法律上也有多种认定,具体认定需要结合案情和证据才能得出。
曾利城律师补充:
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以上八种行为可以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行为,并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追求肇事者的刑事责任
曾利城律师简介
我是广东长乐律师事务所的专职律师,在执业一年多的时间里接触了大量的案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