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2 18:08:55来源:法律常识
小胡红着眼眶握着调解员的手,“多亏有你们调解。”
这背后发生了一件挺伤心的事——前不久,小胡一家接到一个噩耗,他的父亲在公司提供的休息场所突然死亡,而公司愿意支付的死亡补偿与他们的预期相差甚远。
当下,小胡觉得自己只能求助于信访。之后,信访很快就启动了“访调对接”程序,将他的信访件移交给了江干区访调对接工作室。工作室律师和调解员为小胡一家和他父亲的公司搭建了调解平台,通过释法析理,仅仅两天,双方就补偿达成了一致。
“访调对接”是什么?
江干已经搭建了“区、街道、社区(村)+专业调委会”“3+1”联动工作机制,建成街道以上“访调对接”工作室有9个,区访调对接工作室6名调解员工作日全天轮流坐班接待咨询,承接、参与和协助信访案件调处。
通过整合律师、交警、法官、和事佬等不同层面的人民调解资源,创新“融调解”工作机制,着力攻坚化解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的矛盾纠纷,成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基层社会治理抓深抓细抓实的一面新旗帜。
调解在基层,大事不出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建立了江干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承担全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枢纽作用。中心设立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以及信访综合、金融纠纷、物业建设纠纷、劳动监察、职工权益保障、行政纠纷、民事纠纷、公共法律服务9个窗口,已接待来访群众咨询37批132人,有力推进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在加强调解队伍建设过程中,江干区还总结出了一套“专家+草根”的方法。全区806名人民调解员,大部分来自民间、扎根一线,如基层司法所所长、社区的治保主任,甚至是退休民警、热心大妈……除此之外,还活跃着143位科班出身的社区律师,他们十年来每周固定半天在驻点社区坐班,为居民们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累计调解纠纷4800余件。
从警调、诉调到访调,江干区“融调解”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工作内涵不断丰富,工作成效也有目共睹……数据则是最好的说明,今年以来,江干区共调处矛盾纠纷8331件,其中,调处征迁、信访等重大疑难矛盾纠纷278件,为当地平安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