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4 21:40:15来源:法律常识
《一代宗师》电影海报 豆瓣图片
写在前面:关于年轻律师猝死、自杀的消息时有出现,但随之而来的讨论却总是让人有更多遗憾。许多年轻人本就对律师职业缺乏应有的认知,在混沌和误导之下,我们更需要强调——不对所谓弱者滥情,不对所谓强者污名。在事理中讨论,在情理中反思。
师父有的骂人资本,老板却未必有。
因为师父与徒弟是共同成长的,老板却未必是,老板更关心业绩增长。
但是,如何区分是共同成长,还是被画饼?
毕竟,世事变幻无常,常有情势变更,未能实现的不能都归结为画饼。
所以,在结果之外,更要看共同成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是否是共同成长的方法。
那就是——在工作中,你是否愿意讲出心里话?
如果有让人愿意讲心里话的氛围,才能让人感觉到是在共同成长。
成长是对自己越来越了解,是越来越能接纳自己,敢于做自己。
而人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我们容易陷在既有的认知框架里。
师父的骂,更多的不是指向知识技能,而是思维格局。
比如说,有位刑辩大咖骂弟子,“活案子被你们做死了,死案子被你们做绝了”。
这是在启发,如何思维破局,而思维格局上的反馈我们不常有。
知识技能上的反馈,不用老板骂,我们也容易获得。
老板的骂,更多的是否定而不是启发,他在以此强调他的优势地位,或者他以为的权威。
师父也会重视权威,但他强调的是认同式权威。
当师父发现有的徒弟三观不合,师父就不会再骂了,因为失去了认同的基础。
他们有的选择退一步,去做一个师傅,只讲知识和技能,不讲思维格局,更不讲精神和意义。
或者连师傅都不做了,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有时我们倒想着被师父骂一骂,不是因为生的贱,而是看到师父失望无语的样子,比挨骂更难受。
师父积累骂人资本的过程,也是一个在不断关注,不断推动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辛苦自不必说。
所以,我们强调用“以教为学”的方法培养年轻人,就是让他们学习做师父,学习换位思考,从而快速教学相长。
要快速成长为师父,并非易事。
因为,要做师父,要具备师导能力,既需要有能力发现随时随地教育的契机,更要有有教无类的包容心态,有前后相随,陪伴共同成长的理念。
对于师父而言,业绩只是指标,不是目标,意义才是目标。
而对有的老板而言,完成业绩目标就是意义,毕竟,有的人除了赚钱,会的也不多。
千里马如果只问业绩不问意义,那相当于自蒙双眼。
千里马不常有,伯乐也不常有,他们是互为杠杆,互相成就的。
千里马之所以是千里马,应该有相当的眼光,有选择的能力、勇气,因此也会有自由。
自由,就是摆脱社会的惯性。
他能识别谁是专业的好手,谁是行业的精英,谁是事业的舵手。
他们并不会在所谓专业或者行业精英面前匍匐在地,也不会因为一两次”遇人不淑“,就简单归因,将错记在职业头上。
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他们会继续寻找,千里马和伯乐都是在互相寻找、互相成就。
网络图片
参考文献
徐岚:《师父、师傅还是老板——从教师角色看研究型大学师生关系》,《高校教育管理》201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