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女子将信用卡借给他人用,两个月内负债30万余元

时间:2022-11-12 12:11:21来源:法律常识

小张和小熊在杭州同一家公司上班,两人职务一样,每月领的工资也一样,可是最近,小张却发现家境一般的小熊经常购买各种大牌化妆品和包包,日子越过越精致。

小张非常羡慕,同时也很好奇。在小张的再三追问下,小熊将自己的“致富法”告诉了她:将自己的信用卡借给他人使用,在信用卡还账日之前由借卡人把账单还上,而小熊每月都能从中收取信用卡的使用费,按每10000元每月收取200元算,只要办理4、5张卡,信用额度就有100000多元,一个月轻轻松松就能赚到2000元“好处费”。

“自己不用还款,还能收使用费?这也太好了吧!”

“是啊,赚点小钱花花没问题。”小熊的话让小张更加心动了。

在小熊的牵线下,小张把自己的3张信用卡出借给了男子陈某。陈某也很爽快,立马便将第一个月的“使用费”转给了小张,于是,为了赚得更多,小张又陆陆续续办了9张信用卡,并且都借给了陈某......

陈某花钱如流水,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小张的信用卡就产生了30多万元的账单。眼看还款日期将近,小张害怕陈某“跑路”,便让小熊联系陈某催其抓紧还款。陈某回复说:“不用担心,会尽快归还。”

可是,一个月过去,陈某还是没有把账单还清,等小熊再帮忙催讨时,陈某就彻底“失联”了。

一边是联系不上的陈某,一边是30万元高额债务,小张害怕长期不归还会影响到自身的信用,只能硬着头皮通过微粒贷及银行贷款等方式自行把30多万的账单还上了。之后,小张每个月工资的大部分都用于还银行贷款。

“好处费”没赚上,还倒贴了30万?这事小张怎么想也气不过。为了要回借款,不久前,小张把小熊和陈某一起告上了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要求小熊和陈某归还所刷信用卡款项并支付上述款项利息损失。

法院审理后认为,个人信用卡系个人的财产,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合法使用信用卡来实现正常的收益。在本案中,小张通过借用自己的信用卡给陈某使用,并从中收取一定的使用费,这种行为是对个人财产权利的处分,双方借款合同关系已经成立。

同时,双方约定每10000元收取200元使用费,符合民间借贷案件中关于利率的规定。陈某未及时还款已构成违约,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法院最终判决陈某归还小张借款30万余元,并支付逾期付款利息损失。

法官提醒:赚快钱的“套路”中往往存在着风险,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贪图小利,以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来源:杭州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