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5 13:34:57来源:法律常识
记者 | 席小丹
编辑 | 翟瑞民
2021年6月25日,在“6.26国际禁毒日”到来前夕,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发布毒品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四川男子将新型毒品伪装成饮料销往多地娱乐场所获利超千万一案,被同时列入“两高”案例名单。
被告人王飞,男,汉族,1979年6月2日出生。王飞于2013年7月在成都注册成立了陆柒捌公司。2016年起,他以公司的名义多次购买γ-丁内酯(编者注:在国务院发布的《易制毒化学品的分类和品种目录》中,γ-丁内酯被列为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将其与香精混合,命名为“香精CD123”。
后王飞委托广东康加德食品实业有限公司为“香精CD123”粘贴“果味香精CD123”商品标签,又委托裕豪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按照其提供的配方和技术标准,将水和其他辅料加入“果味香精CD123”,制成“咔哇氿”饮料。他将饮料出售给总经销商四川玩道酒业有限公司,由该公司销往深圳、贵阳、广州等地的娱乐场所,各级经销商亦自行销售。
至2017年8月,王飞购买γ-丁内酯共计3575千克,裕豪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收到“果味香精CD123”共计1853千克,王飞销售“咔哇氿”饮料共计52355件(24瓶/件,275ml/瓶),销售金额逾1158万元。
2017年9月9日,公安人员将被告人王飞抓获。经鉴定,从裕豪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提供的“果味香精CD123”、在王飞家中和仓库查获的以及召回的“咔哇氿”饮料中检出含量为80.3ug/ml至44000ug/ml不等的γ-羟丁酸成分。γ-羟丁酸又俗称听话水、迷奸水,同样为国家管制的第一类精神药品。
2020年6月22日,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法院以贩卖、制造毒品罪,判处王飞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427万元,依法没收被扣押在案的两套房产及违法所得、收益、孳息人民币643万余元。
据最高检第二检察厅厅长元明介绍,近年来,受全球毒品形势影响,制贩、滥用新型合成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案件增长迅速,一些娱乐场所和特定群体滥用情况突出,社会危害性大。
在最高法公布的另一起新型毒品犯罪典型案例中,出现了多名诊所医务人员向吸毒人员出售精神药品的情况。
2020年,福建省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被告人张月东在内的14人非法贩卖管制药品一案。52岁的张月东是一名乡村诊所经营者和医生,2016年至2017年9月间,张月东在其经营的福建省平和县文峰镇文美村“文美卫生室”,向后来成为被告人的周桢淳等吸毒人员出售奥亭牌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共计375次,得款110957.8元。
2015年底至2018年3月间,郭和聪等11名医务人员分别在福建省漳州市城区、乡镇、农村各自经营的诊所内,向周桢淳等吸毒人员出售可待因口服液,次数为4次至267次不等,得款在2150元至82812元之间。
目前,该案相关人员均已获刑。最高检表示,国家列管的药用类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具有药品与毒品双重属性,长期服用会形成瘾癖。近年来,该类药品流入非法渠道、被作为成瘾替代品滥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在一些农村地区尤为明显。
界面新闻注意到,此前引发关注的高校教师沈立功吸毒杀妻案也入选了最高法典型案例。
2019年12月13日傍晚,高校教师沈立功因吸食大麻产生幻觉,持羊角锤等工具击打妻子赵宝玲的头部,导致妻子严重颅脑损伤死亡。此前,沈立功已有多年大麻吸食史,2018年,他因吸食大麻导致精神障碍,需要妻子赵宝玲留守照顾。照顾期间,他仍在吸食大麻。
杀害妻子后,沈立功毁坏了她的尸体,又以割腕、跳楼等方式自杀,但未果。12月16日,沈立功在住处请人帮忙报警,后被公安人员控制。经鉴定,沈立功在作案期间患有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最后判决沈立功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同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最高院表示,吸毒会引发神经系统损害,甚至会造成精神障碍和精神疾病,不仅损害身心健康,还易导致行为失控,诱发杀人、伤害、交通肇事等次生犯罪。
最高检第二检察厅厅长长元明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发现新精神活性物质9大类317种,近3年就新发现50余种。长远明称,“聪明药”“神仙水”“邮票”等各种新型毒品形态各异,极具伪装性、隐蔽性和迷惑性,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迎合青少年好奇、追求刺激、群体化的特点,极易对青少年产生引诱和危害。因此,对新型毒品的有效惩治、强化综合治理刻不容缓。
据介绍,2020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67622件,判决生效90173人,延续了自2015年以来毒品案件数量和判决生效人数的下降趋势。2020年毒品犯罪案件重刑率为25.7%,今年1至5月重刑率达26.5%,均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十几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