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5 02:56:44来源:法律常识
青少年是实现我们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把宪法法律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从小掌握宪法法律知识、树立宪法法律意识、养成尊法守法习惯。”
用法治阳光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作为唯一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全过程的政法机关,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落实“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的要求,联合教育部开展“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覆盖10.8万所学校和8050万名师生。
这其中,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是一张闪亮的名片,被越来越多师生家长熟知和喜爱。
从领导带头到全员参与
法治副校长队伍进一步壮大
最高人民检察院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积极推进法治副校长工作。
2021年开学季,北京市第二中学的师生再次聆听了他们的法治副校长——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精心准备的法治课,这是自2018年9月1日张军检察长接过聘书成为该校法治副校长后第四次开讲“开学第一课”。首席大检察官亲自手写教案、认真备课,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传递法治精神。四年来,随着普法的深入,该校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加入法律社团,与法为伴。
“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每个检察人都责无旁贷。
在张军检察长的率先垂范下,院领导和各业务厅局负责同志都担任了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最高检党组副书记参加了教育部举办的“宪法晨读”活动,为30余万所学校的6000多万名学生讲授法治课。最高检党组成员邀请北京理工大学附中的师生们走进最高检,开展“赓续红色血脉,弘扬法治精神”主题活动。
此举产生的示范效应,让各级检察机关检察长纷纷走进了校园,来到了孩子中间。2021年9月开学季,全国23个省级检察院检察长到校讲授法治课。
越来越多的检察官加入了法治副校长队伍。内蒙古检察机关打破未检部门单打独斗局面,将其他部门检察官纳入法治副校长队伍。检察机关各业务条线检察官结合本职工作为学生们带去了不一样的法治课:刑事检察部门注重多发、新发犯罪类型的宣讲;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部门普及“两法”、民法典等法律条款……
截至2021年9月底,全国检察机关共有3.9万余名检察官在7.7万余所中小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实现了四级检察机关担任法治副校长全覆盖。
从各自为政到均衡派设
通力合作促校园普法常态化
2003年,中央综治委、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教育部、司法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兼职法制副校长职责和选聘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从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政法部门中,选聘干部到中小学任兼职法制副校长。”
此后,各地开始为学校配设法治副校长,但也出现了普法内容重复、任职学校集中等问题。多年来,检察机关一直着力推动解决普法活动中存在的多头普法、扎堆普法、普法资源旱涝不均等现象。安徽省检察院与省高级人民法院、教育厅、公安厅等部门会签文件,均衡派设法治副校长。河南省许昌市检察机关推动市委成立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检察院,促进法治进校园工作常态化。
“我们‘四季花’团队有一位‘明星’宣讲员,从紧张到说不出话的‘小白’,到侃侃而谈的‘孩子王’,他多次向学校老师请教、一页页抠课件、反复对镜演练。”山西省长治市检察院检察长李峰表示,如何讲好法治课,是每个法治副校长都会面临的难题,把经验推广出去,就能帮助其他法治副校长少走“弯路”。
2021年5月,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检察院举办“如何讲好法治课”业务培训,全国法治进校园巡讲团成员张洋就未检工作的职能、法治课堂授课内容的设计等进行了授课。
重庆市检察院联合市高法、教委、公安局、司法局、普法办开展全市中小学兼职法治副校长培训视频会,该院未检干警向全市法治副校长讲授了“如何讲好法治课”,进一步提升了法治副校长法治宣讲能力,为优质、高效开展“法治进校园”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从局部先行到全面覆盖
一个孩子不能少
当前,检察机关将更多优质的法治教育资源向偏远乡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边境地区等重点区域倾斜。这样的全覆盖之势,正在席卷全国。
在河北检察机关2020年12月份组织开展的普法专项活动中,法治副校长、法治巡讲团成员深入188个乡村、41个社区开展法治巡讲,衡水市检察院12名新聘的法治副校长均赴乡镇或偏远地区任职。
但法治副校长的普法足迹并未止步于此。近年来,为让每一个孩子都沐浴在法治阳光下,各级检察机关积极探索,步履不停。
心有千千结,便无惧山高路险。法治副校长们走进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走近低龄儿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以“一个不漏”的态度为未成年人撑起法律“保护罩”。
西藏检察机关“卓吉未检工作室”通过实地了解残疾儿童法治需求,将精选的法律故事翻译成盲文法律宣传手册送入特殊学校;在发现一些行动不便的残疾儿童普法最后一公里并未打通后,重庆市綦江区检察院法治副校长上门“一对一”进行普法教育。
四川泸州古蔺县检察院创办纳爱纽扣课堂,邀请手语律师为特殊学校的孩子讲授手语法治课,为无声世界的孩子们带来法治的温暖。
从学生到老师家长
授课对象不断增加
“赖老师,你要是早来两个月就好了,这样我就能用你教我的方式教育孙女,她也不会离家出走了。”面对一位老人的遗憾与悔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永福县检察院法治副校长赖家明心中无限酸楚。17年的乡村普法经历,让赖家明看到了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为强化法治教育效果,各地检察机关探索将授课对象由学生向老师、家长等延伸。安徽省芜湖市检察机关法治副校长为各中小学校长及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授课;河南检察机关为教职工、家长、社区工作者制作专门课件进行普法。
“我校一女生疑似遭受性侵”,2020年9月,山东省某县中学教师报告了这条线索,法治副校长立即指导固定证据并报警,犯罪嫌疑人被依法严惩;接到离异家庭学生疑似被父亲家暴的线索后,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联合公安机关对父亲进行训诫,并支持母亲向法院提起变更抚养权诉讼……
多地实践证明,老师、家长等被纳入未成年人“普法圈”,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同时在未成年人犯罪中产生关键的“纠偏”效用。
从独自摸索到形成体系
法治课程更加科学
“刚开始,法治副校长们是没有教材可以参考的,给孩子们讲什么、怎么讲,需要请教学校老师后自己撰写教案。”最高检第九检察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以来,最高检先后出版了《大检察官法治课》《大检察官法治课2》《法治进校园精品课程》等法治副校长授课教材,供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学习参照。
为把法治课讲好,各地检察机关也在持续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课程研发力度,创设了一批精品课程,内容随法治热点、社会热点不断更新。
浙江、江西、河南、重庆、云南等省级检察院组织开展了全省优秀课件评比,形成全省(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标准化”课程库。上海市检察院联合市教委推出7大主题21门精品课程讲义,并将课程目录发放给学校选择授课主体。江苏省扬州市检察机关分类研发“学生预防版”“教师警示版”“家庭教育版”课程库。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检察院“卓·吉”未检宣讲团推出系列双语“法治精品课”。
部分地区检察机关还推动搭建了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平台,积极探索资源共享方式。云南省昆明市检察机关创作的法治教育读本在全省检察机关、教育部门推广;黑龙江省伊春市检察机关设立共享讲义邮箱;天津市检察机关研发了“天津检察”App“未检护苗”专栏,并与市教委探索推动检察机关App与教育系统“三通两平台”、未检云媒体与学校教室多媒体互联互通,实现检察机关法治副校长普法宣传教育对全市学校全覆盖,打造“全时空”青少年法律服务产品。
从定点授课到形式翻新
孩子们越来越爱听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法治教育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转变为“好不好”。针对这一深刻变化,各地检察机关不断丰富法治课的内涵与外延。
“欺负同学是不对的……”就读于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的小张,最近参加了一堂关于校园欺凌的法治课。扮演“施暴者”的他,和扮演“旁观者”“保护者”“受害者”的同学一起现身说法。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大家掌握了远离校园暴力的“巧计妙招”。
课堂上,法治副校长们通过情景剧、知识抢答、以案释法等形式,寓教于乐,还为不同年龄段的同学量身定制了不一样的法治课程,让大家学的通、弄得懂、用得到。
一些法治副校长还将课堂搬到了校外,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感悟法治内涵。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检察院联合学校组织公益示范林实地观摩活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检察院联合区法院开展庭审观摩活动,邀请学生现场旁听少年法庭庭审。辽宁、山东、湖北、广东、新疆等地检察机关依托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开启“沉浸式”法治体验。这种把法治课堂搬到校外的普法方式,渐渐成为了学生们的“心头好”。
2021年国家宪法日前夕,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副厅长李峰通过直播平台,为北京市100余名中小学思政教师讲授法治课,颇受欢迎。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纷纷发力,将线下普法与线上教育有机融合,让学生随时随地走进法治课堂。
而今,网络已成为法治副校长们的另一个“战场”。为更贴合孩子“阅读习惯”,让法治教育“不断档”,重庆市检察院联合市教体委开设“战疫”云课堂,先后在2829所学校播放,覆盖300多万人。浙江省杭州市检察院联合支付宝推出四十余期“未来说法”系列网络法治课。辽宁、广东、新疆等地检察机关也利用“抖音”等网络直播平台为辖区内的师生及家长送上了线上法治课。
从专门普法到全面履职
推动平安校园建设
校外未成年人拉拢校内学生做内应,多次进入学生宿舍抢劫,搞得校内人心惶惶,学生不敢正常到校学习。山东省巨野县检察院在办理这样一起案件时,发现涉案学校法治教育缺位,存在管理漏洞,于是安排法治副校长“到任”,在讲好法治课的同时,协助学校解决安全隐患。至今,该校再未发生一起违法犯罪案件。
在推动法治校园、平安校园建设这件事情上,法治副校长最有发言权。
对内,法治副校长以督促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为抓手,推进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制度、强制报告制度等落地落实,开展临界预防,积极指导学校依法处理校园欺凌、校园纠纷、家校矛盾等“疑难杂症”。河北省检察机关与学校共同制定职责清单、列席学校校务会议。上海市普陀区检察院联合区教育局、相关学校创建“检校问诊室”,对学校反馈问题第一时间“上门问诊”,成功协助10所学校化解涉校矛盾12起。
对外,法治副校长聚焦安全问题,通过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等方式,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安徽、青海等地检察机关联合市场监督管理、烟草专卖等部门开展专项检查监督活动,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且无法整改的学校食堂、配餐企业、校园周边小商铺责令停业。上海市青浦区、长宁区检察院创建“公益诉讼观察员”“宁萌卫士”等工作机制,对校园周边违法设置经营性娱乐场所、网吧、烟酒售卖点、彩票店等进行监督,推动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治理。
孩子的伤是全社会的痛。在为未成年人打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之事上,检察机关步履不停且永无止境。
从单打独斗到形成合力
推动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
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
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与教育部联合发布《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的履职内容、履职方式、任职管理和保障等,为检察机关开展法治副校长工作提供了规范指引。
全国检察机关以法治副校长为纽带,从省级、市级层面上,协同其他政法单位、教育部门等印发了兼具各地特色的法治副校长管理办法。
江西省检察机关会同团省委等单位,出台了全省法治副校长管理规定,将法治副校长工作纳入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考核内容,推动形成平安办、预青组牵头,司法+教育+社会团体的一盘棋工作格局。贵州省湄潭县检察院争取政法委支持,组织教育局、司法局等单位召开座谈会,重新整合了法治副校长人才库。
检察机关还统筹发动社会力量加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江西省检察机关借助教育部门“班班通”等新媒体平台,充分调动基层妇女法律明白人、校园联络员、社会志愿者等,推动实现法治教育教学点全覆盖。河南省检察机关先后吸收1700余名德育老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志愿者担任法治宣讲员。天津市河北区检察院联合区预青办,组建“津北护航”普法志愿者担任法治副校长。
细细梳理不难发现,各地检察机关在探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合力上亮点纷呈,有的思路很超前。以上海为例,2019年4月,上海市检察院联合市委政法委等15家单位建立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从业限制制度、制发全国首个省级家庭教育指导规范性文件,相关实践均被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所吸收。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为每所学校配备法治副校长,既是法治建设的要求,更是时代所需。让法治精神真正抵达孩子们的内心,需要法治副校长们持之以恒、深耕细作。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炼出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也是引领未成年人工作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相信在检察机关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小学校会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新时代小公民,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
(作者:史兆琨 郭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