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5 09:29:00来源:法律常识
犯罪人在定罪量刑后如果是被判处拘役是不能进行假释的,因为假释只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罪犯,他们在服刑一定时期后,才可以进行假释。而拘役的刑期是一个月到六个月,就算是数罪并罚也最多1年,在本质上也既不属于有期徒刑也不属于无期徒刑,所以不能进行假释。
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就近实行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是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一种较轻的刑罚。拘役刑期短,是对犯罪分子予以关押、实行强制劳动三种剥夺自由刑中最轻的一种。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所以,假释只适用于刑期较长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拘役则不能适用。
我国《刑法》第81条规定的假释,指的是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对其提前释放。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以上执行刑期的限制。根据司法解释,这种特殊情况指的是有国家政治、国防、外交等方面特殊需要的情况。
1、“特殊情况”应包括如下情形:
(1)罪犯在服刑期间有重大发明创造或突出的立功表现;
(2)罪犯已经基本丧失活动能力,并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会再危害社会;
(3)罪犯有专门技能,有关单位急需使用;
(4)罪犯家庭有特殊困难,需本人照顾,请求假释的,在司法实践中,须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证明。但对犯罪集团的首犯、惯犯和罪行特别严重的罪犯除外;
(5)为了进一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执行对未成年罪犯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对犯罪时未成年,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6)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对某些具有外国国籍或不属于大陆籍的罪犯而适用假释;
(7)其他特殊情况。
2、犯罪分子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情形的,应当认为“确有悔改表现”:
(1)认罪伏法;
(2)遵守罪犯改造行为规范和监狱纪律;
(3)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
(4)积极参加劳动,爱护公物,完成劳动任务。
3、对下列罪犯也可适用假释:
(1)对犯罪时未成年的罪犯的减刑、假释,在掌握上可以比照成年罪犯依法适度放宽。符合《刑法》规定的可以假释;
(2)对老年和身体有残疾(不含自伤自残)罪犯的减刑、假释,应当主要注重悔罪的实际表现。除刑法规定不适用假释的犯罪外,有悔罪表现,丧失作案能力或者生活不能自理,且假释后确有着落的老残犯,可依法予以假释;
(3)对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后,符合刑法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的,可以假释。
假释虽然可以减少犯罪分子服刑时间,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犯罪分子都可以适用这种制度的,只有那些认真悔过、积极改造并且保证不会再犯,还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的人员司法机关才可以选择适用假释。实行假释制度是可以促进犯罪人员进行自我改造,自我反省,有利于帮助他们改过自新。
如果您有法律问题想要咨询,可关注我们的头条号律师365,私信咨询。也可以直接点击文章末尾左下方的“了解更多”,即刻在线免费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