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裕华区代理合同律师哪里找,一顿操作猛如虎,TST庭秘密还有救吗?

时间:2022-11-26 03:45:05来源:法律常识

友情提示:此文较长但无尿点,请先上厕所再行观看,精彩在最后。

一个诚惶诚恐的声明

2022年5月26日晚10点过,中国台湾明星、知名微商品牌TST庭秘密创办人张庭在年内首次公开发声称:“达尔威公司遇到法律纠纷,寻求法律保护,充分证明达尔威公司尊重并相信祖国法制的环境。”该条微博同时转发了上海达尔威贸易公司当天早些时候发布的官方声明,该声明谴责“少数人试图离间台商对大陆的感情,动摇台胞对大陆投资和法治环境的信心”,并表明“作为台商企业,我们始终对大陆法制和投资环境抱有信心”。

一顿操作猛如虎,TST庭秘密还有救吗?

有好事者发现,张庭在发布此条微博的时候,还经历过一次将文中“大陆”改为“祖国”的编辑记录,诚惶诚恐之意溢于言表。

一顿操作猛如虎,TST庭秘密还有救吗?

为什么张庭和达尔威急着半夜字斟句酌来发这个声明?源于这两天TST邀请律师团队上阵开怼石家庄市裕华区市场管理局,以及相关团队为这件事的各种制造舆论工作。在这个过程之中,TST方试图采用找问题、戳要害、扣帽子、带风向的方式引导舆论,但这些操作逐渐也产生了某些不受控的现象,完全有可能反噬自身,因此才有了张庭的半夜紧急发声。

要知道,张庭和达尔威公司的上一次公开发声,已经是去年的12月29日。当时达尔威公司声明称“目前公司运营一切正常,公司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工作”,而张庭本人转发时只字未发。

为什么两次发声之间态度发生了如此大的转换呢?因为第一次和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谈好了,认罚2097.99万元。而这一次显然和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没能达成一致,可能双方诉求差距巨大,TST方于绝望中直接翻脸提告公堂。

本刊带大家详细梳理一下本次事件中的各种现象,并总结光怪陆离的TST涉传案件背后的真相。

一条人微言重的微博

TST涉传事件再次引发滔天巨浪,是从一个身份认证为“上海达尔威贸易有限公司经销商”、ID为“清秋明月”的微博账号开始。

一顿操作猛如虎,TST庭秘密还有救吗?

5月25日中午13:31,该账号惊爆“张庭林瑞阳夫妇正式聘请国内著名法学教授何兵等多名律师代理‘张庭林瑞阳传销’案件”:“据律师表示,河北石家庄裕华区市场监管局对该案并无管辖权,并且违法查封冻结财产将近一年,公司不断与有关部门沟通,希望石家庄裕华区市场监管局主动纠正违规违法行为,但始终无果,无奈于今年5月中旬向河北有关部门控告石家庄裕华区市监局、裕华区法院,并向该法院提起复议。”

一顿操作猛如虎,TST庭秘密还有救吗?

该账号进一步说明,“张庭、林瑞阳花了很大的勇气才决心维权,他们不仅是台商,也是公众人物,此前一直相信并等待有关部门公正处理。然而,公司所在地上海正处于疫情严控之下,违法查封冻结长达近一年,导致公司经营困难,结案又遥遥无期,他们这才无奈维权,对趋利执法说不!”

该账号发文的同时晒出了三位控方律师专为此案发出的朋友圈,也@了“裕华区官微”“石家庄裕华法院”“石家庄市裕华区检察院”和“石家庄发布”等当地各关联部门官方账号。

本刊记者看到,代理此案的何兵律师在微信朋友圈发文质疑:“如此重大影响的案件,裁定竟然一地鸡毛!”杨帆律师惊呼:“裕华区法院出具的三份保全裁定书把我们都惊呆了。研究行政法二十年,在法院工作十年,闻所未闻!”陈旭艳律师则就裕华区法院的保全裁定罗列了六大质疑,表示“在法院工作十多年,给我整不会了”。

一顿操作猛如虎,TST庭秘密还有救吗?

介于这些内容是该三位律师的朋友圈截图,且该三位律师均没有披露“清秋明月”所发布的文字部分内容,而此前网络上也没有这类内容发布。一个合理的猜测是,这位自称达尔威经销商的“清秋明月”似乎担当了一个专门发言人的角色。

一群先声夺人的律师

这一次,TST的律师团队来势汹汹,因为他们的背景可不简单。

代理达尔威有关石家庄市裕华区市场监管局案子的律师事务所是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该所出资5500万元,自称“是目前业内出资规模最大的律所之一”,曾上榜“北京市十大律师事务所”第五名,在全国拥有15个分支机构,律师多达上千名。该所为TST派出的律师阵容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中闻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何兵,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博士后、中闻律师事务所专家顾问杨帆,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法学硕士、中闻律师事务所专家顾问陈旭艳。

一顿操作猛如虎,TST庭秘密还有救吗?

领衔律师何兵曾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主任,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宪法等,著有《行政诉讼法》等教材,他也是中闻律师事务所行政诉讼研究院院长,该研究院的成立曾开创了全国律所先河。同时,何兵也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律师,他以中闻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的身份参与到很多大案要案的辩护之中,其中包括曾经轰动一时的杭州保姆纵火案,他也获得被告父亲同意授权为辩护律师,但最终因为被告自行放弃未能上庭开展辩护。

一顿操作猛如虎,TST庭秘密还有救吗?

何兵还不是一个普通的教授和律师那么简单。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制新闻网上对何兵的介绍是:“从青年学生、乡间律师到学界名家、央视名嘴、媒体快笔,何兵一路走来。”可以说,他还是个著作等身的“网红型”法律专家,频繁在诸如《南方都市报》、《法制日报》等发表关于社会法制热点的评论文章。因此,他对网络舆论的了解和把控也非同一般。

TST针对裕华区市场监管局的焦点就是行政执法上的各种瑕疵,因此,聘请何兵当律师也算是找到了业界天花板。毕竟,TST案事关重大,涉案标的惊人,张庭夫妇必须尽其所能,不容有失。

从这一次网上有关案情的频繁内幕披露来说,已经够让裕华区市场监管局头痛了。显然,这一轮博弈,TST方已经取得先声夺人的效果。

一篇大扯虎皮的文章

5月24日下午18:15,微博账号“清风明月”再次发文,直接声称“诈骗犯李颖、朱晔夫妇,李旭反传销团队和裕华区市场监管局尤建英,导演了TST被全网网暴事件,有关部门应严厉惩处”,不但晒出三位律师微信朋友圈,还晒出了一个名为“北京高界济南律师事务所”的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部分截图,该部分截图披露了部分TST涉传案相关的“内幕消息”,并在文末追加@了“人民网”和“检察者网”。

一顿操作猛如虎,TST庭秘密还有救吗?

本刊记者查到北京高界济南律师事务所所发原文,作者在该文中表示一直在关注“TST 庭秘密”涉传案件,并“不断发现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质疑“没有管辖权的裕华区市监局的行政执法行为,到底是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还是借机割肉?裕华区市监局的行政执法行为,是保护社交电商环境的持续发展,还是阻碍法治的进步?”并表示要“以客观事实来呈现整个事件的对与错”。

一顿操作猛如虎,TST庭秘密还有救吗?

该文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标题为“‘TST 庭秘密’在石家庄裕华区市监局遭遇了什么?”,并罗列了裕华区市监局违规争夺TST涉传案管辖权、申请法院查封冻结TST资产没有法律依据、违反“一事不再罚”的行政处罚原则等三大质疑;第二部分标题为“案件背后可能有一只阻碍社交电商发展的手” ,质疑实名举报人李颖动机不纯、“李旭反传防骗团队”与裕华区市监局关系不同寻常、裕华区市监局负责该案人员行为多疑。文章最后认为,“本案或许确实存在着一只无形的手在阻碍社交电商发展。依法行政是社交电商法治营商环境的最基本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该文发表的标题为《新华网评张庭事件:保护社交电商环境持续发展》,让人以为这是央媒新华社对此案的关注评论。但本刊记者经此原文核实发现,该文与新华社和新华网本身并无关系,该稿件仅仅是来源于“新华网客户端”的一个“新华号”用户。新华号是新华网客户端旗下融媒体平台,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级组织机构以及各领域优质内容创作者,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全媒体内容上传发布和全网信息分享的一个自媒体,符合条件的组织和个人都可以申请注册并自行发布符合规范的内容。本质上,一个新华号和一个今日头条号或微信公众号是一样的。事实上,该文章的最后也有新华网客户端的统一格式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顿操作猛如虎,TST庭秘密还有救吗?

这篇文章不只获得一个律师事务所微信公众号的转发,还有一个名为“一帮律师”的公众号在转发中稍显“离谱”,不但将来源直接标注为“新华网”,后面的备注竟然还有“新华网评张庭事件”的字眼,甚至还把文末自身团队的简介标题也打成了“新华网团队简介”,让人大跌眼镜。虽然律师圈的互助精神可嘉,但这种尴尬操作着实有些打脸。

一顿操作猛如虎,TST庭秘密还有救吗?

一个低调高效的网站

这篇发表于新华网客户端的文章明确标明,该文由一个名为“中国食品工业”的新华号发布,文章来源是“大众生活网络报官网”。

一顿操作猛如虎,TST庭秘密还有救吗?

本刊打开大众生活网络报官网发现,该文发布于5月23日10:06,其源头则是豫南晚报网。

一顿操作猛如虎,TST庭秘密还有救吗?

本刊记者在豫南晚报网上看到了标题为《长江黄河不能倒流 保护社交电商环境持续发展》这篇文章,该文于5月23日9:51分发布于豫南晚报网“旅游”板块,来源标注为“网络”,但本刊记者暂未发现该篇文章在网络上有其他更早的发布来源。

一顿操作猛如虎,TST庭秘密还有救吗?

一顿操作猛如虎,TST庭秘密还有救吗?

有个意外收获是,本刊记者同时发现该网还发表过多篇有关张庭和TST的文章,其中有两篇也与TST涉传案密切相关。此两篇文章都发表于豫南晚报网“社会”版块,且来源都标明为“豫南晚报网”自行发布。看来,豫南晚报网是近期TST涉传案中集中体现TST方观点的一系列文章的真正源头。据了解,豫南晚报网是河南省南阳市、驻马店、信阳市、邓州市、固始县、新蔡县等地区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第一篇是发表于4月28日10:12的《一事可再罚?监督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重要性》,该篇文章重点质疑在保康县已经做出处罚之后裕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何来管辖权,认为裕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存在“超额、超标查封上海达尔威公司名下财产”和“不正当公开案件信息造成社会舆论风波”的不规范行为。该文还披露,TST相关方曾为此案聚集了包括应松年、王锡锌、李洪雷、张红、赵鹏等我国行政法领域的权威专家会诊,并得出了以下专家意见:“1.石家庄市裕华区市场监管局对本案没有管辖权;2.石家庄市裕华区市场监管局若再次作出行政处罚,将违反‘一事不再罚’的法律规定;3.石家庄市裕华区市场监管局申请法院冻结、查封行为违法;4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法院对上海达尔威公司及案外公司、个人实施冻结、查封的行政强制措施,违反法律规定的条件、程序,属于违法行为。”该文最后还委婉奉劝裕华区市场监管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一顿操作猛如虎,TST庭秘密还有救吗?

一顿操作猛如虎,TST庭秘密还有救吗?

显然,这篇文章并未起到什么效果。5月16日10:39,另一篇名为《张庭事件:惊天逆转,真相曝光》的文章又发表了,集中揭露了该案“神秘举报人幕后的系列操作”“没有案件管辖权、查封冻结涉嫌违法”“裕华区市监局拒绝媒体采访,回避焦点问题”等所谓“真相”,并质问“如石家庄市裕华区市监局违法行政、有错不纠,损失谁来承担?”

一顿操作猛如虎,TST庭秘密还有救吗?

这篇文章显然也没有溅起太大水花,直至5月23日,《长江黄河不能倒流 保护社交电商环境持续发展》一文出台,该文经由一系列网络转发和律师朋友圈的加持迅速在网络发酵。

一场隔岸煽火的大戏

但真正让达尔威和张庭站出来辟谣的,还是对岸的媒体。

一顿操作猛如虎,TST庭秘密还有救吗?

24日开始,中国台湾各大媒体纷纷打出类似《张庭林瑞阳不忍了!提告中国官方、追88亿资产》的文章标题,表示张庭与林瑞阳夫妇已经找好律师,以所属公司上海达尔威的名义控告石家庄裕华区市监局和裕华区法院重复立案的趋利执法乱象,并对裕华区法院提出行政复议,想要将之前被冻结的将近20亿元(台币88亿元)财产要回来。

一顿操作猛如虎,TST庭秘密还有救吗?

据台媒爆料,张庭、林瑞阳夫妻自被曝传销后一直呆在上海,最近因上海疫情在家隔离。台媒还称他们被查封房产后财务状况吃紧,现在公司还要研发新产品,又要运营管理旗下的员工,日子肯定举步维艰,只能寄希望于将被冻结的财产要回来。还有消息称,张庭旗下公司开始正常营业,有网友拍到办公楼外依旧悬挂着张庭的照片。

一顿操作猛如虎,TST庭秘密还有救吗?

当然,这些媒体来自张庭的“娘家”,其中又不乏《自由时报》这样的绿媒,各种煽风点火和带节奏是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的。于是,批评大陆营商环境的有之,嘲笑张庭夫妇“自投罗网”“活该”的有之。这一切,也许已经超出了TST方面可控的预期。

5月25日晚,此事引发《环球时报》关注并发布《台媒曝张庭夫妇反告大陆官方》一文,称“对于这一消息,台媒将其解读为‘猪养肥了该宰’、‘割韭菜’,并无端指责大陆营商环境险恶,对台商十分不友善。这些媒体还提到,不少台湾网民嘲讽张庭夫妇是‘自投罗网’,并将二人被处罚称为是‘投奔祖国的下场’”。该文表示,早在去年12月29日案发时,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曾对本案作出明确回应,“从有关部门发布的公告来看,这完全是一起涉及商业事件,与两岸关系无关。我想强调的是,任何人在大陆经商、创业首先也必须应该依法依规。”

或许,这些就是一直躲在幕后观察的达尔威公司和张庭本人不得不赶紧站出来发表声明肯定大陆营商环境的重要原因。

关于TST涉传案的15个真相

1

本刊早前曾经报道,早在2021年9月,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就认定达尔威公司的红卡会员执行的奖金制度属传销行为,该公司作为传销行为的发起、组织、策划、管理者,构成组织策划传销违法行为,并对达尔威公司进行了罚没总计2097.99万元的行政处罚,还勒令立即停止传销违法行为。

据台媒报道,达尔威公司一直表示对保康县的处罚虚心接受,并在第一时间递交了整改报告完成整改,还称“公司不是怕被查,但如果保康县查完裕华区查,那么,是不是其他几百个县市区都可以排队查,轮流罚一笔钱?”

第一个真相就是:中国有很多社交商业企业,特别是不少直销企业,都被以涉传违法的同样问题在不同地方多次罚款。

2

表面上,TST因为抓住了裕华区市场监管局行政执法上的瑕疵,以此卖惨,让大家觉得它因为被重复罚款而委屈。其实,背后真正的原因在于,双方其实都曾想快速解决这个问题,只是没谈拢而已。

读者可以转换身份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市监局,冻结了企业20亿以上的资产,罚多少才合适?如果你是张庭、林瑞阳,你前面已经被罚了2000万元,这一次还能接受多少?是不是你自己和自己都很难谈拢?

因此,不要轻易质疑TST的做法太菜鸟。

一顿操作猛如虎,TST庭秘密还有救吗?

3

此次TST案,从5月23日开始,明显有一种带舆论风向的操作。但本刊记者在网络搜索《长江黄河不能倒流 保护社交电商环境持续发展》一文,结果竟然屈指可数。倒是被律师事务所工作号加上“新华网评”字眼之后,又多了几条。为什么这么一篇看似义愤填膺、有关营商环境的文章没有得到广泛推广,不但精英大V们没有来推波助澜,连普通自媒体都似乎没有兴趣呢?

原因很简单,这次受伤的是号称缔造了千百个“百万富翁”、坐拥价值“17个亿房产”、不断“高调秀恩爱”还“涉传”的“明星”“微商”“大佬”——张庭和林瑞阳。在强行把所有人的话语权都尽量拉平的网络世界,这句话里每个引号里面的词汇都会引发羡慕嫉妒恨。

因此,TST或许在商业世界内部可以获得足够多的惺惺相惜,但是要在网络上获得广泛同情是不大可能的,这从各种留言的风向就显而易见。

以至于,这次TST的网络节奏没能带得起来,给相关市场监管局施压的目的将大打折扣。

4

很多人都在疑惑,为什么TST目前的一切操作目的都在于把被冻结的资产要回来,毕竟除了这个问题,TST未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但有业内人士表示:某种程度上,对张庭和林瑞阳来说,钱才是最实在的依托,TST未来怎么样,还面临什么样的问题,都没有赶紧将钱拽在手上更具安全感。

5

本次事件中,TST方通过几篇文章不断抛出“真相”和猛料,似乎要将对方“将”死了,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的看法。哪怕TST搬出行政诉讼法的泰斗级人物,也不意味着小小的裕华区市场监管局就会翻车。从过往的涉传案件相关经验中,TST这次反诉市场监管局和法院被很多业界人士认为是有些“不按套路出牌”。

涉传案件中不按套路出牌的企业结局大都比较凄凉,比较有名的事件是老板公开揭露永州警方的善心汇,结果是相关警员被惩处,但善心汇也加速灭亡;还有更早期的精彩生活网,当年也是召集了一大批法学泰斗出意见,但最终也并没有在审判中起到什么实质作用。

6

当然,就涉传来说,善心汇和精彩生活网的性质比TST还是严重很多,都是一开始就涉嫌刑事犯罪,而TST目前仅仅是涉及行政处罚的层面。

总的来说,TST是微商界的翘楚乃至榜样,TST存在的问题其实就是微商界普遍都存在的问题:A.化用直销倍增机制形成的分销模式涉嫌传销;B.普遍由低层本委托加工得来的产品质量不一定完全有保障;C.草根管理之下的财务缺陷和税收漏洞。

这三个问题中,后面两个问题是可以通过慢慢调整规范实现解决的,但第一个问题是根本无解的。你要做社交商业,要采用倍增机制,无论是直销、微商、社交电商还是新零售,统统涉传,不可避免。

一顿操作猛如虎,TST庭秘密还有救吗?

7

为什么社交商业无法避免涉传的魔咒?因为2005年出台的《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禁止多层次和团队计酬,原因是让所有企业头上都悬着一柄达利摩斯之剑,方便监管。结果就是几乎所有相关企业都面临涉传的风险。

事实上,任何企业的人事架构,以及任何市场行为的架构都是金字塔型的,但“金字塔”一旦被用来形容直销模型之后被当成了洪水猛兽。

其实,大量传统企业的激励机制都是多层次和团队计酬——不同级别的人有不同级别的工资,以鼓励人上进;不同的团队负责人可以根据绩效获得不同的奖金,这就是基于团队业绩的奖励。直销模式是将这种激励机制最大程度的精细化和量化了,完全可以称作员工激励机制的一种科学化和进化。但是,这种进化被人为塞进一个“多层次”和“团队计酬”的概念中,并妖魔化了。

8

面临如此不利的现状,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坚持要做社交商业?自然因为社交商业有其独特的魅力,其中最突出的还是其基于社交的倍增机制。

社交商业为什么在电商之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为直销就是最早的社交商业,直销的模型就是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网络,而这也可以看做是互联网的雏形,以前是人与人在不同的地点连接,现在是人与人在不同的网络空间连接,本质是一致的。正因为直销的属性与互联网非常契合,所以基于直销倍增机制的社交商业才能突然间发扬光大。因此,互联网并不会消灭直销,反而是进一步发扬了直销模式的精髓。试想一下,最初的拼多多如果没有社交机制的加持,其实没有可能在短时间与淘宝、京东并驾齐驱。

9

社交商业的未来与健康发展取决于《直销管理条例》何时修改,尊重直销的核心——倍增机制。甚至,现在已经不是简单的修改直销条例就能解决问题了。因为,依附于该条例生存的中国直销行业已经集体在这种涉传阴霾中纠结挣扎了17年,几十家颇具一定入门条件的直销企业还比较可控,但现在这个条例遗留的问题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社交商业企业,这种原来仅限于直销行业的监管窘境已经逐渐蔓延到整个社交商业领域,前景令人担忧。因此,未来的管理法可能需要将包括直销、微商、社交电商等社交商业打包起来通盘考虑,不用再纠结于“直销”的字眼。

10

很多商业人士看了TST的血泪控诉可能都会同情TST,但有帮人却对此嗤之以鼻,那就是中国的直销人。

可以说,直销企业是所有社交类型企业中最冤枉的冤大头。想申请成为直销企业需要具有8000万元以上的实缴注册资本,并需要缴纳至少2000万元的规范保证金,然后成功者还极低,至今中国还只有89块直销牌照。但是,其他社交商业类型企业开始运作没有任何门槛,可以随时开张、关门,采用一样的制度,面临同样色涉传风险。而且,直销企业因为属于各地市场监管局监管,像一个个有着严厉婆婆的小媳妇:疫情一来,首先要求直销企业不能开会;遇上质量检查,也首先检查直销企业产品的规范问题。而其他类型的社交零售企业由于没有指定的监管部门,往往处于无人管的状态,自由发展,直至酿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看了这一段,是不是目瞪口呆?

11

直销企业花大力气申牌,结果请回来一个“紧箍圈”戴在头上,方便监管部门念紧箍咒。据说曾经有90后微商老板问一位直销老板:“你们企业都那么有实力了,干嘛还要去拿牌做直销呢?”竟让人无言以对。

因为好企业和坏企业在涉传上面没有明显界限,因此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怪相。越离谱的短视制度,越具欺骗性的说辞,越能吸引更多人的参与。某种程度来说,没有严肃可行的监管标准,加速了社交商业领域的乱象。

12

直销人现在对TST这件事异常关注,但是内心也很纠结。有的人幸灾乐祸,毕竟TST是直销牌照都没拿的企业,采用差不多的模式,做那么大才遇到被控“涉传”,相对于直销企业来说简直幸运太多了。何况,微商有段时间专门挖直销公司墙角,是直销行业发展减速的罪魁祸首之一。

但另一方面,更多的人则怕TST事件发酵成为整个社交商业领域的大祸,毕竟这个企业是标志性的,现在直销两个字都不好提了,社交零售也成了敏感词了,微商本来都给人很厌烦的感觉了,再出官方的不利论断,显然对整个产业都是有一个沉重打击。

13

TST事件的未来很难料,有一种可能,石家庄裕华区市场监管局在重压之下退一步海阔天空,TST以较小代价获得一条生路。

另外一种,就是对簿公堂,看律师和监管部门的较量。

但更多的“过来人”认为,TST律师的这翻“骚操作”将协调解决本案的路子彻底堵死了,一切都只能公事公办。而市场监管部门在巨大压力之下,也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将此案做牢做铁,甚至有可能上升到刑事犯罪的层面,不然没法交差。因此,这样做反而可能会将TST害了。据本刊内幕消息,石家庄市裕华区市场监管局已经掌握TST微商平台的后台数据及市场网体关系。

还有一个可能,此事因为涉及到台商的敏感问题,TST又成为了标志性的企业,作为基层的裕华区市场监管局可能无法控制这个案子的未来走向。

14

对于何兵教授和他的中闻律师队伍,大家的看法也很分裂。一方面,涉传案件有很多固有案例在前,翻案的几率较小,特别是采用这样高调又不按常理出牌的方式。当然,也有很多直销业界人士暗中期盼,希望这位著作等身的中国政法大学大拿,能够通过这场官司在涉传案件领域掀起一股滔天巨浪,站着把官司打赢,为直销和社交商业企业的涉传阴霾找到一个可行的突破口。更或者,此案能为监管方下定决心修订《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对所有企业来说也是一桩幸事。

毕竟,现在社交商业领域面临政策的固有天花板,只要对此做出突破性尝试都是对产业未来发展有益的。

15

当然,以上讨论的都局限于TST的涉传问题。如果TST相关利益方还涉及其他违法乃至犯罪活动,不在本篇文章讨论之列。


文-《知识经济》杂志原创

作者-黄永建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刑事案件 拆迁人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