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8 17:34:07来源:法律常识
面对工作,他甘当革命的“一块砖”,只要是为老百姓服务,无论身在什么岗位,都敬业奉献,追求极致;面对利益,他坚守内心的“一把尺”,不吃请,不收礼,勇做忠诚、干净、担当的人民公仆;面对亲朋,他犹如闪亮的“一盏灯”,尽自己的所能,帮助他人、回报社会、温暖人民。
他,就是襄州区检察院因公牺牲干警——梅华明。2022年1月13日零时48分,54岁的他倒在了夜间例行巡楼的路上,他对工作、对同事、对亲朋的一片“赤子之心”,令人动容,让人泪目。
自2001年转业至襄州区检察院工作以来,梅华明先后荣获襄阳市模范军队转业干部、襄阳市争当“六型”检察官(检察人员)优秀个人、襄州区政法系统先进个人,连年被区检察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或先进工作者。2022年被省委宣传部追授为“荆楚楷模”,被市委追授为“襄阳市优秀共产党员”,被市委政法委追授为“全市优秀政法干警”。
“为老百姓服务,组织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1968年出生的梅华明,1985年参军,2001年转业至襄州区检察院工作,先后就职于纪检、监所、控申、案管等部门。只要是为老百姓服务,他从来都是“组织让干啥就干啥,不讲条件不谈价钱。”
2013年,襄州区检察院控申与案管两项业务分家,考虑到梅华明已经45岁了,控申部门负责人劝他留在熟悉的岗位上,建议他去找找院领导,梅华明却淡然:“听组织安排。”后来,他被分配到案管部门,面对新的工作内容,梅华明没有一句怨言:“到哪个岗位,都是在为人民服务!”
案件受理审查、登记分流、统计报表、案卡审核……案管工作琐碎复杂:四大检察、十大业务、700多项验证规则、430多种案件流程、1700多项报表项目,梅华明加紧学习,做到烂熟于心。每天上百页的案卷一面面翻看,成百上千项的数据一条条核对,办案检察官的电话一个个拨打,错过饭点、假期加班,成了常态。
2021年一个周五的晚上,案管部门接到通知,一份3000多人的审查名单,要在周一前完成犯罪记录查询。按照常规,1分钟可以查询2人,3000人需要1500分钟,也就是25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连轴转才能完成。
梅华明不抱怨!周六清早,他就赶到办公室开工了。担心工作量大,同事要来帮忙,他摆摆手:“我都查过1万多人了,业务熟得很!”周日,同事不放心赶去办公室,只见梅华明一手拿着包子一手敲着键盘,旁边一堆外卖饭盒。为了尽快完成工作,他连续吃了三顿外卖,为了节省时间,他干吃包子不喝水,“水喝多了要上厕所。”
凭着这种敬业精神,八年来,梅华明共受理、分送审查逮捕类案件2700余件,审查起诉类案件1000余件,审查案卷材料8000余册,审核业务报表19000余张,无一例出错。
“不吃请不收礼,人民公仆就要忠诚干净!”
2002年,襄州区检察院开展工程建设,院党组指派梅华明负责监督协调相关事宜。“一袋水泥、一车砂、两车石头”,梅华明一双“鹰眼”紧盯着工人按比例配制混凝土。包工头被他“盯”得发麻,私下想请他吃饭,却被梅华明一口回绝:“这个饭我不能吃,这是原则性问题,你必须保质保量竣工,到时我请你吃饭都行!”
2017年,一位工友在河南某建筑工地因公伤了腿,用工方却拒不负责。索赔无路的工友辗转找到精通法律业务的梅华明,梅华明热心为他出谋划策,为工友指明了维权的方法和渠道,帮他讨回了一万元医药费。事后,工友拎着几只土鸡向梅华明道谢,却被“撵”了回去。
不管是“有所暗示”的一顿饭,还是满怀感激的几只鸡,梅华明严守底线,身清气正。“我是在为人民办事,身为人民的公仆,就要忠诚干净!”
在梅华明住了20多年的家中,必备的家具只有几件,柜子、房门早已脱皮掉漆,他从未想着装修一下。在梅华明坐了8年的办公室,一张办公座椅使用多年,扶手和坐垫处,已经磨掉了皮,同事曾提醒他换一把,他却说:“不碍事,能用就行。”
身居陋室,惟君德馨。衣服褪色了,廉洁奉公的党性永不褪色;墙壁斑驳了,朴实无华的本色永不斑驳。直至梅华明入殓时,家人翻遍衣柜也没找到一件像样的衣服,只好给他穿上了生前挚爱的检察制服……
“是党培养了我,我要在感恩中回报人民!”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只想给他那碗砂锅面里加上一个荷包蛋。”这是襄州区检察院干警曾静最大的遗憾。梅华明离开的前一晚,因帮着曾静的案子上系统,加班到了6点多。曾静邀请他一起吃个加班餐,想着当晚要值班,也不想同事破费,梅华明点了一碗7元钱的砂锅面,连鸡蛋也没要。
这样的加班,不论是周六、周日还是“五一”、“十一”,只要同事有需要,梅华明总是随叫随到。楼层安全巡查、接听群众来电……夜间值班休息不好,梅华明总是主动请缨,从不推辞。担心有人忘关空调,他每晚都会将电闸拉下再推上,不浪费电的同时让加班的同事有电可用,这个简单的动作,他已不厌其烦重复操作了上千次。
不仅对同事热心,对群众、对战友,梅华明更是一片赤诚。2015年,一位情绪激动的老人来到襄州区检察院,对一起正常退查的案件讨要说法。释法说理中,老人突然掏出农药瓶,梅华明一个健步上前夺下药瓶,挽救了冲动的老人。他又自掏腰包买来牛奶和面包,温声细语地平复了老人的情绪。
在梅华明遗体告别仪式上,战友余锐托人转来了22000元钱,受疫情影响,跑货运为生的余锐收入骤减,梅华明多次借钱给他,从未催要。清贫的梅华明总是说,党培养了我,我应该感恩,有能力帮助他人,我很知足!
在案管部门工作八年来,面对辩护律师复印卷宗和嫌疑人家属询问案件办理环节等请求,梅华明都会给予帮助,先后为律师、被害人、嫌疑人等案件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提供工作服务300余次,多次帮助文化水平较低且没有聘请律师的案件当事人代写谅解书,向群众传递着司法温情。
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梅华明毕生的价值追求。他以自身“赤子之心”,书写出“为民深情”的壮丽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