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9 23:54:28来源:法律常识
前言
开号以后第一篇,谈谈这个很常见也看似很简单的事情。
我工作中经常性的事务,就是接待对法律问题的咨询。咨询人士多种多样,有素不相识到律所咨询的,也有亲戚朋友或亲戚朋友介绍的人员进行的咨询,还有曾经的委托人或委托人咨询的,酒桌上刚认识的酒友咨询的,高铁飞机上邻座咨询的,打车时开车师傅咨询的,景区游览的同路人咨询的,等等。咨询方式也多种多样,当面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等,我相信任何任何一位同行或专业的法律人都有过为数众多的被咨询经历。
综合起来,咨询人士的素养、身份、表达能力、法律认知程度等差别很大,而且我发现这种差别与学历高低、收入状况、年龄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也很难总结出什么规律。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咨询人士对所提出的问题,最终都期望得到明确的、准确的、还要能懂的答案。
还有不懂的答案?是的,有些法律问题的答案,非专业人士就不懂,或者说很难懂。
个人体会,向律师咨询高度类似于我们去看医生(明明是被医生看却偏要称为“看医生”,殊难理解)。看医生,是针对存在的症状,诊断病情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咨询律师同样是针对存在的法律疑惑进行定性,并确定采取应对措施。尤其病患与医生、当事人与律师在互动的方式,也存在高度的类似。
很多人没有向律师咨询的经历,但有看医生的经历,所以拿看医生来打比方更容易理解,下面很多地方我都会拿这个来作比较。
当然了,水平不同的医生或律师在与对方的互动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对于问题的解决也有绝对重要的影响。这次不议论评价我们本行的水平或行为,只是从普通人角度谈谈如何与律师沟通。
谈这个话题不光是为了普及什么知识,也是为了我们众多的同行(突然感觉主题升华了),我相信同行的工作都很忙,除非某位同行在某天难得闲着,或者他(她)对你或你的话题很有兴趣,你才能和他(她)扯上两三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否则一次咨询的正常时间不会超过一个小时,换句话说,一个小时解决不了的事情,两三个小时也解决不了,要需要两、三次或或更多次才能解决。
这里要声明一下,我们非常不喜欢突然的、临时性的咨询。我们的工作时间一般是提前安排好了,一个事情接着一个处理。不是我们自己端架子说咨询需要预约,实在是受不了或没有办法接待突然的咨询,因为接待了你的咨询会打乱我们的工作节奏,更会耽误其他人的事情。
铺垫了这么多,我们言归正传,现在开讲。
字数限制,以下内容等本片审核通过后再发。如有同行进来,欢迎提意见,我脸皮厚不怕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