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30 11:05:37来源:法律常识
选情紧绷,民进党虽拥有“执政”优势,却选得辛苦。各级官员都“撩落去”(闽南语,指豁出去)辅选了,“悲情牌”、“恐吓牌”都用尽,还是不见起色。尚未待选举结果摊牌,外界已经在盘点谁应负责,民进党内许多矛头都指向蔡英文一人。有媒体观察者说,几乎有点“同情”蔡英文了;也有人批评,情势至此仍不知反省,蔡英文是否有“自恋情结”。
对于民进党如果大败蔡英文难辞其咎的说法,民进党秘书长洪耀福昨天表态,要对最后的选举结果负责,引发“护主说”。 图片为资料图
叫“自恋”太沉重,但社会不满情绪决堤,证明民心思变。蔡英文却仍兀自标榜所谓“改革”成绩,甚至把民调低迷解释为改革的“代价”,又声称“绝不走回头路”。对照马英九当台湾地区领导人时一挨骂就道歉,显然蔡英文决心一意孤行到底。
蔡英文说“绝不走回头路”,果真是诚恳反省了吗?
首先,回顾过去两年半,蔡当局宣称要改革却又走了回头路的例子,其实已不胜枚举。例如躁进的“一例一休”政策,甫“立法”又“修法”,以发夹弯退了回去;例如支持“同性婚姻”却半途而废,以致民间团体另辟“公投”战场;例如当初不顾舆论反对执意要盖深澳电厂,后来却发生“观塘换深澳”的大甩卖。以上事例,都证明蔡英文“不走回头路”的宣示,已无法自圆其说。
其次,以当前台湾社会气氛,“给民进党一点教训”的声势壮大,显见许多民众已受不了蔡“政府”治理之威权霸凌。不仅如此,人们亲眼见证“台湾民主”之倒退,厌恶“政府”之滥权,才集结于“讨厌民进党”的旗帜之下。蔡英文若回顾两年多来自己施政的种种,得到几乎是一片“倒行逆施”的评语,她会不会有一丝“我们做对了吗”的犹豫?
这里且举出十个例子,就教蔡英文:如果有机会回头,还会像当初一样蛮干吗?
例一,“拔管”事件。只因讨厌“老蓝男”,蔡“政府”弄出史无前例的“台大无校长”事件,如此干预大学自治,“历史会记住”。如果能回头,蔡英文仍坚持让潘文忠、吴茂昆、叶俊荣三“教长”扮演马前卒吗?
例二,“台北故宫闭馆”事件。陈其南院长虽已改口称不闭馆,却已掩不住“文化人当政治犬马”之劣行。民进党觊觎“故宫国宝”的传言满天,任用满身政治味的假文化人管理文物,居心何在?
例三,不负责的能源政策。不缺电已是空话,“干净的电”接续不上,反因燃煤加重空污。“观塘换深澳”,说明能源政策已进退失据,也证明民进党“选举至上”。
例四,破坏法治与法制。“党产会”、“中选会”、“促转会”、“金管会”等皆知法玩法,或于行政诉讼屡屡败诉,或公然蔑视法院命令,得到“法律人目无法纪”之评语。蔡英文夸夸其言司法改革,却造就“大法官不释宪”现象,法界同哀。
例五,党政不分。从“立院立法”到“促转会”的“东厂”事件等,民进党“公器党用”的手段已无下限,“政府”独立机关皆变成“执政党的附随组织”。这是民主进步的指标吗?
例六,不顾企业生存。“一例一休”的愚顽“修法”,造成新电商、旧产业和基层劳工三输,两岸政策的僵固更让许多观光服务业难以为继。
例七,打压言论自由。蔡英文称言论自由是“台湾人拼命争来的”,如今却沦落到“安全局”监控脸书,“NCC”(“台湾通讯传播委员会”)为选举而约谈电视台主管,台法务部门修“通保法”加强监听。
例八,撒钱救经济。高雄人“北漂”,岛内青年“西进”;“政府”却任意撒钱推“前瞻”及补贴“新南向”,这是台湾经济为二十年来“最佳”的真相。
例九,用人唯私。为讨好“独派”而提名意识形态偏颇者如陈师孟,为了讨好派系又大量进用赖清德、陈菊人马,把权力当成自家的。
例十,酬庸年薪二百五十万新台币的“最贵实习生”吴音宁,结果造就了今日的韩国瑜。
左一陈师孟 左二 吴音宁
类似的例子俯拾可得,这是“讨厌民进党”变成“台湾最大党”的主要推手。以上述十例请教蔡英文,答案若仍是“绝不回头”;那么,选民还要手下留情吗?
本文摘自台湾《联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