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1 04:15:22来源:法律常识
记者 赵红旗
寒冬时节,站在河南省上蔡县一家百亩石榴园旁,弯弯曲曲的树干苍劲古朴,尽显干奇根异之美。11月30日,村民张某指着一望无际的石榴树信心满满地对《法制日报》记者说:“明年开春一定很美!我会年年看到美景的!”
张某是一名艾滋病人。他所在的村是个贫困村。张某周围的艾滋病人和张某一样,都是通过卖血感染上病毒的。过去,他们对艾滋病充满恐惧,没有心思去考虑脱贫的事。
“政府定期给我们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这也让家人之间能更好地进行预防,防止交叉感染,都能健健康康地活着。现在我们身边有上面派来的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工作队,他们懂政策懂法律,是我们脱贫致富的引路人、依法维权的免费法律顾问。”张某说,不少艾滋病人都有着和张某同样的感受。
这个村子的驻村第一书记是河南省司法厅办公室副主任胡楠,帮扶工作队由胡楠和河南省豫南监狱主任科员李超、河南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主任科员王浩士组成,代表省司法厅对村里进行帮扶。
“要让他们增强脱贫的信心,必须解除他们的心病,让他们看到希望。”胡楠说,帮扶工作队发挥熟悉法律的特长,及时解答艾滋病人遇到的法律问题,同时发挥与法律界人士广泛联系的优势,邀请他们到村里开展普法教育。
过去,因对病情悲观失望,个别病人有进行暴力违法犯罪行为的苗头。帮扶工作队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选择艾滋病人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对他们进行法治教育。
“并不是因为你是艾滋病人,法律就会对你网开一面。在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触犯了法律的底线,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但法律同样会保护艾滋病人的合法权益……”帮扶工作队员们的法治教育课让村民们深受震动。
“通过与他们的接触,我才相信,艾滋病是可防可治的。”张某说,帮扶工作队吃住在村,与群众打成一片,经常到艾滋病人家中走访慰问,让大伙儿深受感动。
张某坦言,他刚检测出感染上艾滋病毒时,并不知道这种病会以怎样的方式传播,更不知道要怎样治疗和预防。当时村民们不敢接触艾滋病患者,担心握握手、面对面说话就会被传染上病毒。
让其忘不了的一幕是,有一次,他买来礼物去看望一位患病的亲戚。走出亲戚家大门,他无意中回头看到自己带来的礼物被扔了出来。他含着泪默默地对自己说:“再也不去串门了!”
“艾滋病歧视是对艾滋病患者的一种严重侮辱,是对他们人格的歧视。他们本来身心已遭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折磨。若再受到歧视,他们可能从自卑、绝望到愤怒、报复,成为危害社会的隐患。”胡楠多次在不同场合呼吁,要让更多人了解艾滋病,让更多有爱心的朋友加入到关心、帮助艾滋病患者的队伍中去,关心、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防御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更有利于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生存质量。
“我们还要依法维护艾滋病人的合法权益。”胡楠说,帮扶工作队充分利用司法行政工作优势资源,按照司法部、省司法厅全覆盖打造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要求,帮助村里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
如今,帮扶工作队聘请任二涛为村法律顾问,给村民提供日常法律咨询服务。他说:“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是为提升村级自治管理能力水平而打造的法律服务平台。该平台将现场服务、热线咨询与网络互动结合起来,注重将法治宣传融入公共法律服务全过程,逐步提高村民学法、懂法、用法意识。”
如今,艾滋病人和其他村民遇到问题,都会去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咨询,休息时间会拨打任二涛的手机。不少艾滋病人遇到农产品经销等方面的问题,都会就风险问题咨询任二涛。他们高兴地说:“身边有了免费法律顾问就不会走弯路。”
“我们帮助村里开展‘法治文明村’创建活动,着力打造成民主法治示范村、平安村、文明村。有了良好的法治氛围,艾滋病人脱贫的信心更足了,全村脱贫攻坚的步子也加快了。”胡楠说,今年以来,帮扶工作队邀请省林科院果树专家对村里130亩石榴进行了实地查看和技术指导,帮助修建村间道路2.4公里、温室大棚15个、文化活动广场两个,村民们会更有精气神,生活上也会更富裕。
编辑: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