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1 10:13:50来源:法律常识
执业了之后,某些方面胆子变大了,比如出去刷脸,四处加人微信;比如磕磕绊绊地录视频,没戴面具没用什么挡脸特效,甚至连美颜都没开,真人大脸出镜。
某些方面胆子却变小了。比如说话,比如贸贸然地用yes or no回答一个看似非黑即白的问题。
第一眼看到这个问题,第一反应的回答是:是。
先来回顾那个著名的笑话:5000元的司机招不来,2000元的会开车的实习律师遍地都是。
所以一个预算不足的小律所假如要找个司机,你说他会怎么选。
推而广之,他要找个人负责律所运营推广,找个人负责拉案源,到市场上一看,市价5000起,多个岗位多个人,成本是要从律师费里切的,而收益却不确定,这种性价比不好估计的事很让人讨厌,尤其是律师,算得精着呢。
转念一想,都是大学生,为啥我不找个实习律师,2000块钱——补贴,就把这些事做了?
所以很多时候,不是律所缺个助理,缺个干活的,而是缺个岗位,但是又不想市场化的招人,所以就招个实习律师吧。
这里面还有个悖论。一般实力雄厚有资源的牛大强律所因为创收好,流程规范,所以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些岗位还都有。动不动琢磨实习律师的,常见是啥都缺就趁律师的小所。
所以后勤支持?营销资源?欠奉。赶紧自己买个车跑案源去。
你问:油费报销不?
你在搞笑么?
另一方面,实习律师跑案源,先天不足。
既不能像执业律师一样,说话时底气十足——你说啥不算,怎么着人家也得问问正经绿丝;接案时拍胸脯这个案子我跟了,负责到底——别说开庭,你连现场立案都不一定能立了,网上立案还得借执业律师的账号。
又不能像那些没证的兄弟们放飞自我满嘴跑火车,为了成交啥包票都敢打——你还是归律协管的。
可能有强人天生社交技能点满,在掌握好分寸的情况下还能让人服服帖帖地进律所委托交钱。反正我在实习阶段还是挺弱的(当然现在也很弱)。
既信心不足,又患得患失——战战兢兢,少说怕人跑了,多说怕证废了。
但是,这里有但是了,这不是胆子小了,想的多了,说话要有分寸了么。
是坑——思考了半天,踌躇了一晚上,想着要怎么说?四六开三七开?分情况讨论?正反方观点都说一下?
还是这个结论。
但是,又要但是了:
只要你做律师,这个坑会一直存在。
如果刚刚毕业的你对于律师行业的认知仅仅来源于电视剧和综艺,那么这是一个祛魅的过程,会让人早早地面对现实,思考未来以及自己与这个行业的适配度,在作选择的时候,更加理性。
如果你早就了解真相,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觉悟和企图心,甚至已然在暗中蓄力。那么是不是坑,也就不重要了;如何作选择,更不用人多说。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我们讨论的并不是战士是否应该上战场——答案毋庸置疑;而是过早地把没准备好的新兵扔进修罗场是否过于残忍,以及,他准备好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