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3 05:39:18来源:法律常识
日前,上海松江荣获“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称号,连续四届捧得“长安杯”,成为上海唯一一个四次获得“长安杯”的地区。
“长安杯”是国家在平安建设领域设立的最高综合性奖项,是平安建设领域时间跨度最长、涵盖内容最多的一项综合考评。自1997年以来,松江区已连续24年荣获“全国先进”。
“平安是松江发展的战略软实力。”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说,平安松江建设,事关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是打造人民向往的松江新城的题中之义。
为商业发展保驾护航
欣欣向荣的商业,是近年来松江新城建设发力的新名片。位于方松街道的东明商业广场,是松江区夜间经济最活跃的商圈之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里各类纠纷矛盾层出不穷,夜间各类警情多,群租混租等现象屡禁不止。
转折发生在组建“平安联盟”后。紫东小区毗邻东明商业广场,有大量商圈从业者在此租房。辖区派出所民警王亮亮兼任东明商业广场党支部副书记后,首先从紫东小区着手,将居委会、物业、中介公司、房东组织起来,以公约的形式组建“平安联盟”。通过公约,中介公司主动要求租客配合社区工作,让小区的投诉、纠纷断崖式下降。
“平安联盟”探索初见成效后,范围扩大至整个东明商业广场。民警在与商铺的不断沟通中逐步形成“店所联动”机制,要求酒吧、娱乐场所等确定每日安全负责人,针对饮酒后易发生纠纷的情况,店员要在发现客人醉酒离开时跟陪送离;发现客人纠纷争吵等苗头时,要立即介入劝解,同步联系派出所到场处理,将可控类的矛盾化解在萌芽期。
商圈的变化,肉眼可见——酒后寻衅滋事的现象消失了,矛盾纠纷大幅度减少,商圈整体环境品质大有提高,居民们近悦远来。商户们实实在在感受到加入平安联盟后的效果。2020年,平安联盟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商户、物业等联盟单位主动以众筹的方式,完成方松辖区内东明商业广场等8处商圈全覆盖的智能安防建设,将其延伸到社会治理末梢,形成处置工作闭环。
“平安联盟”的探索实践,很快推广到全区。目前,松江已在27个产业集群、8个综合商业体、54个市场、771个小区成立平安联创工作室,将平安力量融入“大、中、小、微”四级4632个网格中,全面构建区域“平安联盟”,打造出全天候、全覆盖的区域社会治理网络。
得益于这张治理网,2017年以来,报警类“110”处警数、刑事案件立案数、盗窃案件立案数、入民宅盗窃案件数下降43%至93%,保持命案、抢案和“八类”案件全破,连续三年获评禁毒示范城区。
方松派出所陆浩强表示,通过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路径,一个个矛盾化解在基层,一件件纠纷解决在诉讼之前。
为实体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五年来,松江区地方财政收入“十三五”末达220.62亿元,年均增幅12.4%,总量跃升到全市前列,逆势飞扬连续70个月保持正增长。成绩背后,是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区域发展积蓄新动能。
海尔智谷、上海超硅、正泰启迪智电港、G60脑智科创基地、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先进计算中心、复宏汉霖……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慕名选择松江。法治化营商环境,成为企业选择落户松江区的重要理由。
“松江提出的‘保持对侵权假冒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等,是对企业自主创新的重大利好。”上海聚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晶表示,科创企业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多,非常需要法治化营商环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落户松江,我们选对了!”
乘着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东风,聚威公司大胆进行自主创新,在高端改性高分子材料及其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多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多项成果打破国际巨头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效化解科创企业纠纷、方便科创企业诉讼……近年来,松江出台《关于松江政法工作服务保障G60科创走廊建设30条措施》、成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法治研究中心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松法讲堂”等,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保障重大产业集群项目落地,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发展护航。
2018年以来,松江全区共审结涉及所有权确认、股东权等产权纠纷案件674件,有效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产权和利益;委托各类人民组织调解成功案件20345件。
松江区政法委表示,通过实施《松江政法工作服务保障G60科创走廊建设30条意见》,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保护,保障项目落地,高效审理纠纷,助推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据悉,松江连续两年代表上海接受世界银行测评,实现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提升15位。
让群众有参与感、获得感
在松江的社区中,平安和法治理念,正以人民群众可见、可触、可感的方式实现。
巨人网络的程序员李迎星在中山街道莱顿社区居住数年,亲眼见证着小区从“乱”到“治”的嬗变。
莱顿社区于2007年建成,是集住宅、商贸于一体综合性社区,人口过万。小区运行初期,因频繁更换物业、业委会,导致公共设施缺乏维护损毁严重,监控等技防设施瘫痪。2016年至2018年期间,社区共发生各类偷盗案件91起。偷盗类案件高发、群租多等负面标签是莱顿社区的典型标志。
2016年,莱顿社区组建由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社区民警、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共同参与的社区事务协商委员会,理顺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的关系,打通影响居社关系的“堵点”化解民怨。
引进智慧安防,提升社区技防水平,是莱顿社区大变样的关键一招。莱顿业委会负责主导建设社区智慧安防改造项目,莱顿党支部则针对居民对技防改造项目的疑问做工作。双方以社协会为平台,组织相关施工单位召开座谈会,提高项目透明度,畅通项目执行流程。最终,智慧安防在社区落地开花。
如今,群租现象在莱顿社区销声匿迹。通过自动预警电瓶车进电梯、警示网格线内停车、提醒遛狗不牵绳、抓拍高空抛物等智能化手段,使曾经让人糟心、侵财类案件高发的小区,变为如今的偷盗零案发、安全感十足的智能安防社区优秀样板。
“安心的社区环境,让我能够心无旁骛地干工作。”李迎星说,松江新城良好的治安环境,让他心生向往,准备留在这里成家立业。
小昆山镇是全国第二批小城镇改革试点镇,近年来,有13000余名的“农民”搬迁上楼成了“居民”。“农民”变“居民”,不仅仅是居所的改变,还需要治理的改变。
翔昆苑是小昆山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中,建设的第二个动迁安置小区,成立于2015年11月,小区住户为2915户。在社区任职多年的“小巷总理”沈燕红摸索出法律介入社区管理的新路子。“脱离农村的‘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相对沟通较少的城市社区,法治不能缺席。”
于是,社区为镇级层面聘请的法律顾问专门设立“法律工作室”,律师定期“坐诊”或由居民主动预约,为居民开展全方位法律援助服务。“法律工作室”的设立,成为一种催化剂,让在农村“熟人社区”中习惯了“人治”的这些新居民,法治意识一点点得以唤醒,也慢慢接受城市社区的规则意识。
从农村搬到城市,一开始,居民并不能理解,“为什么不能在楼道放上些家里不好放的杂物”,让前来做工作的居委会干部很是头疼。直到法律工作室、镇司法、消防、居委会等联合举办了一场法治论坛,主题聚焦“公共区域乱堆物”。
“我们要上门三、五次才能解决的老问题,律师和司法同志三、五句话就解决了。”做了7年居委会工作的沈燕红说。
为根本上破解这一社区治理难题,社区工作者还实施“板凳课堂”微改造项目,根据楼道尺寸放置美观的长凳。从此,楼道成了社区居民协商议事的重要平台和阵地。
如今,翔昆苑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称号,探索出小昆山城镇化新社区治理的新路径,也做好了农民上楼后的“下半篇文章”。
栏目主编:黄勇娣 文字编辑:李成东
图片来源:松江区,姜辉辉 摄
来源:作者:李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