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转行找律师有前途吗,司法转行找律师有前途吗知乎

时间:2022-12-06 22:59:39来源:法律常识

嘉宾简介

H学长,华政22届毕业生,券商法律合规岗上岸。有律所、大厂、金融机构、监管的笔面试和实习经历,可以为小伙伴分享一些实习和职业选择体会。

C学姐,中山大学21届毕业生,目前就职深圳律所从事诉讼业务。有过检察院公诉科、仲裁委、律所的实习经验,有超过一年的诉讼实习经历和近一年的正式工作经历,可以为小伙伴分享一些律所求职的经验以及诉讼业务的日常和感想。

L学姐,一不小心学了七年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22届毕业生,律所互联网大厂VC投行律所,中间还在一家法务社群组织兼职了一年,最后选择入职一家法律科技创业公司。互联网一线冲浪人,小宇宙常驻人口,思考无限、体验无穷,希望为大家带来一些法律人职业发展无限可能的新维度。

T学姐现某供职于某人民币私募VC。有非诉律所、公募基金、私募VC/PE/PRE-IPO基金的实习和工作经历,可以为小伙伴分享一些私募基金职业选择的感想。


H学长部分


Part 1法学打工人的基本素养


第一个就是专业知识。

如果是研究生的话,基本上要默认是通过法考的。在专业课的学习方面,绝大部分可能还是比较关注民商法的学习,如果能有一些课程4.0,比如民法总论,写出来可能还是比较亮眼。由于学生可能没有实务经验,在面试时基本功的考察往往会成为重点。同时需要关注一下热点问题,比如最近比较热的一些法律事件。如果我是面试官的话,我可能会比较随机地问一下,你觉得唐山这个事件,应该判几年?

第二点是英语能力

较顶尖的律所和公司,对英语有相对较高的要求,而涉外的业务工资待遇也比较好一些。

雅思7.0(托福100)可能代表着你的英语能力是合格的。但如果要在简历上形成亮点,雅思成绩可能需要达到7.5甚至8.0(托福110以上)。如果你觉得近期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不知道可以做点什么。那么花两个月准备一次语言考试,无论对出国留学或者找实习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第三点是文字功底。

无论是在律所还是公司,都离不开文件的撰写。实操层面的知识可以在工作中学习,但简洁凝练的写作方式则可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慢慢积累。若对学术不抵触,可以考虑将每个学期的课程结课论文加以打磨,寻求发表。如果你简历上的某篇文章与面试官近期碰到的某个问题紧密相关,且你能够就此问题与对方进行较为深入的交流,肯定会加分不少。若对自媒体感兴趣,也可以考虑运维一个属于自己的公众号,锻炼自己的写作习惯。一篇排版精美且阅读量可观的代表作将为你的简历添彩。若有感兴趣的领域,持续内容输出可能会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可能是认识某位大佬,甚至也可能是直接获得求职机会。若能通过一篇文章把一个法律问题研究清楚,对你的专业知识、检索能力、文字功底都是很好的体现。


Part 2实习经验分享


我强烈建议在校期间多实习。

首先,法律需要实践,实习则是在正式工作前提高相关技能的最佳渠道。

其次,多份优质实习也是对个人能力的最好背书,而相关机构在秋招时总会更青睐实习经历更丰富的同学。

最后,实习是成本最低的试错机会。你可以通过一份三个月的实习来决定是否喜欢某个领域,IPO、PE/VC、争议解决、合规等等,感兴趣都可以试试,多试几次也许才能找到你所热爱的那个方向。

同时,也许在多次尝试之后,你也可能会意识到某个职业确实不适合自己。在此时更换赛道,比换工作的成本要低太多了。


关于找实习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小点。

首先,简历可以多找几个朋友校对一下,可能会有很多小错误,包括格式的,还有title,这类错误最好不要出现。

其次,简历最好是中英双语,并且要熟悉简历的每一句话,面试官可能随时会用英文来对你进行对话。比如说你写了一个课程的名字,参加过一个比赛,或者写了一篇论文,只要简历上有的,他都可能挖很深。所以但凡要写,那必须要熟悉。

第三,投递简历的时候,注意邮件的命名,要写明正文,要加附件,这个是比较基础的要求。还是要强调一点,就是要利用好内推。如果自己投的话,想要脱颖而出,需要比其他候选人都牛逼,才有面试机会。但如果你找了一个比较硬的内推的话,可能你各方面只要合格了,没有一个硬伤(比如说没过法考),你可能至少能拿到一个面试机会,剩下就可以自己争取。

最后,面试前如果要做一些准备的话,建议可以用英文准备几个问题。比如你觉得最有趣的一个法律研究,合同无效到底有几种情形等。如果是非法本的同学的话,面试官基本上就会问,你觉得你和其他法本同学相比有什么优势,可以提前准备一下。

当然如果一开始投简历没有什么反应的话,也不要气馁,反正总会有缺人的团队,比如说IPO,破产这一类。


如果开始实习之后,我们要学什么呢?


最重要的其实是试错,我前面提到了,如果实在不开心的话,那我们还是走吧。


一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电话咨询为例,往往是客户有一个问题,你需要找答案。流程往往是:

(1)公开渠道检索相关法条和办事指南;

(2)厘清公开渠道没解答的内容;

(3)在保密的情况下向工作人员准确描述你的问题;

(4)获得想要的答案,形成文字。

说起来简单,但做得过程中往往会有各自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找不到电话、电话打不通、方言听不懂、部门踢皮球等等。但次数多了,自然也就有经验了。只有先把基础的工作(整理底稿、打印、电话咨询)做好了,慢慢地才会有机会参与到更加有挑战性的工作中去。但无论难易程度如何,都是旨在解决问题。


比如说看起来电话咨询、法律检索有一些无聊,但还是能多总结并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论,比如说以后研究法律问题都有一个固定的模板,要怎么做再怎么做,有一个自己的流程,然后保证自己给出去的交付物都还是比较好看的,这点比较重要。


二是沟通能力

学律师如何写一封得体的邮件,委婉地告诉客户这么做不行。学法务如何和业务沟通,解决问题的同时保护自己。很多人刚去律所的时候,派活儿律师的需求就只有一句话。这个时候要敢于提问,但也要避免直接说:我不会,你教教我。可行的方法可以是,先进行初步的检索,说出自己的理解,是要A方案还是要B方案,让律师做选择题。至少展示一下你已经尽了合理努力,但囿于信息披露不充分才不知道怎么做。这时候律师会更愿意给进一步出指示,此时多追问一些看似无关的项目背景,可能会更有收获。事前充分沟通往往会省去很多无用功。我一般会把对话会录音下来,并且自己会去反复的听,并把它形成文字,然后让律师确认一下。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无用功,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确认一下各个要素是否正确。比如,确定一下最后要交的时间等。包括写memo也是,我一般会先把结论写出来,先确认律师就是想要这个结论,然后再顺着这个结论去检索。如果实在检索不到的话再跟他沟通。一般我会先把最前面那部分的结论先写出来,然后再去论证。


三是软技能

软技能其实就是指各种办公技巧,看似并不“高大上”,但却是可携带性最强的技能,无论未来在哪里工作都能用上。比如WORD调格式、PPT美化、PDF编辑、Excel数据透视表、文件批量重命名、讯飞语音转写、秘塔写作猫改typo、DeepL做翻译等等。学会这些软技能会让你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也能够很好地提升交付物的质量。


Part 3工作的选择


我律所的面试其实参加挺多的,就不一个一个讲了。首先会问到相关课程、论文、竞赛或者你打过的一些辩论比赛,可能还是先准备一下。其次是实习领域相关的专业问题,比如说你之前在基金公司做过,你现在想到一个基金的团队,那那么上一份实习的每一行字,都会被问到,并且还会突然用英文提问,让你用英文回答一下。所以还是要对自己简历上的每一行字都非常熟悉。此外还有一些相关法律的基础的问题,可以提前做一个准备。


此外,我还想强调,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监管机构的秋招都是可以尝试的,律所并非法律人唯一的选择。而企业中,结构化、半结构化的面试都比较多,除了专业知识的准备外。也可以组织好友一起讨论问题、辩论等等,增加群面的经验。无论如何,要记住,无论什么面试形式,你要利用一切机会展示你和这份工作的适配度。


关于如何选一份心仪的工作。如果没有办法亲身去经历的话,建议还是充分尽调一下。最好的方法就是全部去找在那个机构工作过的人,像我之前暑期实习就纠结过,我就通过认识的人一对一地联系到了在那边实际工作的学长学姐,然后跟他们也打了电话,通了很长的电话,然后也列了问题清单,把想问的都问了一下。有机会的话,我建议可能最好还是面对面聊一下,其实应该跟那边的学长面对面吃一顿餐饭,因为有些东西在电话里不是那么方便讲。


我比较关注的点的话,第一个可能是列待遇,第二列几点下班,然后氛围可能也大概都会问一下,比如到底是国企是个什么氛围,事业单位是个什么氛围,然后未来三到五年工作的成长性,以及未来跳槽可能会去什么地方,我觉得这些可能都是考虑比较重要的点,当然这个工作内容的感兴趣程度,比如你事先能知道,觉得这东西就特别酷,那确实我觉得挺好的,但这种机会可能比较少。所以体验一下是最好的。


Part 4Q&A


Q:本科生在平时工作学习时有必要学习金融的知识吗?

A:我觉得是有必要的,像我这没有完全转行,因为我还是做这个法律合规嘛,所以还是跟法律比较多,但是你如果知道一些金融的业务知识的话,还挺重要的,最简单资金从业、证券从业。然后包括那个期货从业,你都可以试着去考一下,未来也许就会有帮助。比如说像那个我们还有一个群友,他虽然本硕都是法学,但直接就去了三中一华。我觉得如果院校背景比较好,你们有这么一个愿望的同学也是可以准备一下相关的金融知识,也许就能用得上。再退一步说,如果在IPO做律师的话,懂一些财会知识,和券商、和客户沟通也会显得你比较专业。


Q:是法学转行做券商的工作体验如何?需要做与许多法学无关的任务吗?

A:工作体验挺好的,可以有工作和生活间的平衡。然后需要做与许多法学无关的任务吗?因为我就是法律合规岗的,大部分还是相关的工作,如果像去做前台的同同学的话,可能会有挺多没有那么相关的,然后我跟他们聊天发现,财会那一块会稍微吃力一些。

C学姐部分


Part 1求职诉讼需要做哪些准备


个人感觉,无论是为法务做准备,还是为非诉做准备,还是说要去做券商或怎么样做准备,核心都是围绕着他的工作内容和客户需求去做准备。诉讼律师的求职准备则是围绕着核心的工作能力和律师的一般必备品质。

一、核心工作能力方面


主要包括说、写、读。律师一般的必备品质,则包括沟通、协调能力、勤勉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具体来说:

1、说:在校期间可以去加强的,例如辩论赛,模拟庭审

2、写:写作比赛、研究课题、律所文章、实务课题。

例如我求职的时候,我就把我自己写过的实务文章打印给面试官,或者我在求职的时候直接作为我的附件就附在邮件里面,效果目前感觉挺好的。如果参加学术课题的,也不用担心自己书写的部分会不会“太水”,因为实际上合伙人也不会非常认认真真地看你的每个字写的怎么样,但是你可以给他一些提供一些数据参考,比如我当时的这个研究课题是读了几百篇的裁判案例,然后研究了多少条的法规,得出了多少万字的一个什么课题,这样可以凸显你研究的成果。当然我们提交所有东西都一定是提交自己写的部分,然后也建议大家制作水印,从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3、读:实务+学术书籍,并尽可能形成书面记录


二、律师一般需要的一些品质


例如我们的沟通协调能力,一些勤勉的工作态度和精神。主要可以通过体现自己班干部、团队队长等履历、组织大型活动的经历、辛苦但负责的实习经历等等。最后,如何在诉讼岗位少的情况之下,去扩大自己的信息来源,我们群其实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了,在这之外我一般会做到的事,及时去关注一个市场的动态。平时多去看一看,比如说在哪个地方又新增设了一个分所,然后呢,这个所可能在当地又引入了哪个新的合伙人,有一个新的团队,一般就会意味着一个新的就业机会。


另外我非常推荐一个求职系列文章,《法律人必备求职攻略1.0版本》,来自于公众号:“郡主CoCo” ,大家求职的都可以参考一下,非常全面。


Part 2心仪律所没有诉讼坑位怎么办?


在这个情况之下,我个人认为,核心是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是想要工作和生活平衡,还是说想要一个好的title,还是要赚钱,或者说我以后想要更好地独立。通过这些真正的职业需求来判断自己的职业走向。


如果是真正想要去做诉讼业务的同学,我建议如果坚定自己想要从事诉讼业务,可以从本地大所、连锁所、精品所的诉讼岗位做起,在挂证或工作一段时间后继续向上跳槽。但注意,在以上岗位的挑选中需关注合伙人案源情况,案件承办能力,团队架构,以免踩雷。


其实我们去看红圈所诉讼合伙人的履历就会发现,他们很多人基本上都不是直接从圈所直接干到合伙人,而是从连锁所或者甚至是本地所干起来的,所以这个是不断向上跳槽,不断向上累积,也没有必要一步求成,过于焦虑。


当然肯定是向着更好的起点努力,只是我建议我们放平心态,坚持长期主义,打好自己手上的牌,最终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当然也可能部分同学就会说转着去做非诉,并且非诉转诉讼也逐渐成为就业市场的一个常态。但据我自己的观察,身边有些转行成功的,也有一些转行失败的,总体来说我觉得最需要具备的是有勇气、决心。尤其是平时如果有转行的心,就要去日积月累地做好准备了,比如说我转型了,我还是只会非诉,那老板也不可现教你现学。不然的话,我建议是一开始直接做诉讼,这样可以从一个稍微没那么高的平台慢慢开始积累和提升,相比直接跨业务转行,可能更容易实现最终目标。


Part 3诉讼律师的日常


其实律所的前辈也开玩笑说好像近几年来律师行业崇拜从非诉到诉讼了,其实我个人认为不同业务有不同的乐趣,最主要还是自己的职业喜好。因此,在诉讼律师的日常部分主要分享工作常态和个人一些工作能力提升的小经验。


诉讼律师的日常主要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正式代理之前,积极获客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我们获客之后进入的正式的委托代理阶段。


第一阶段是获客阶段,核心是在材料有限的情况下做足最详尽的分析,争取客户的信任。这个阶段的核心是提供法律服务方案,通过分析我们如何帮客户达到目标,并对客户进行风险提示。根据我们法律服务方案分析的情况,需要跟合伙人去协商案件如何收费。如果这个案子难度较低,它的收费就会较低,如果这个案子有挑战性,可能就需要采取前期固定费用+后期加风险收费的模式。所以在第一阶段其实案件代理非常重要的一步,很多律师在第一步案件评估的时候,可能没有仔细的看材料,或者形成了一个错误的法律关系认知的话,在后面正式代理阶段也很难再改过来,这对于初级律师是锻炼自己能力的一个好机会,需要在有限的信息之内进行一个非常详尽的法律检索和分析。


第二阶段是正式的代理。其实根据诉讼/仲裁程序的不同,和法律规定的流程基本一致。作为初级律师,一般需要根据审理机构的工作节点和客户需求,准备好相应的文书材料并随时保持工作跟进。


主要流程:准备授权委托文件(容易被忽视的一步,小心坑)、开发票→根据具体的程序(仲裁、一审、二审、再审)和客户的主体地位(仲裁申请人/被申请人/原告/被告/第三人)准备诉讼文书、保全、执行文书(如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向客户了解详细信息+补充材料→庭审准备→出庭应诉→庭后提交代理词(如需)→收到裁判文书、发送客户(安抚客户情况,如需)→申请执行(如需)→案件归档


总体来说,诉讼律师的日常工作说起来也没那么神秘,主要是读材料,做法律检索,写文书,以及倾听客户、法官(仲裁员),合伙人(带教律师)的意见。


Part 4Q&A


Q:是不是法律功底很强的人才能做诉讼律师呢?

A:个人认为,过于强调法律功底实际上会陷入“职业崇拜化”或者“个人PUA化”的误区。


1、“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警惕唯法律论,挖掘事实,注重证据,组织、裁剪好有利于客户的故事,才是做好案子的立根之本。最关键反而可能是我们怎么去挖掘事实,怎么去组织证据的能力,因为我们在学校期间,平时可能只是一个抽象的案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客户一口气扔过来一堆合同、聊天记录,需要我们去还原整个案件的事实,并且在还原过程中还需要敏锐地抓到材料中的某个关键信息,决定了后续法律分析的精准度,比如是担保、让与担保,还是借款等等。挖掘事实和信息敏锐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2、个人认为,做好诉讼律师,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学习动力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这也会决定我们工作所做出来的成品的程度。


3、法律功底虽然重要,但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复盘、总结进行强化,没必要为此自卑甚至焦虑。


Q:口才和对抗性对诉讼律师很重要吗?

A:(一)关于口才

1、在我们中国目前庭审法官主导之下,律师的口才是加分点,但并不是100%逆转的武器,更重要的是庭前的周密准备和庭审中获知法官态度的信息抓取能力(为写代理词做准备)、临场反应能力。

2、口才可以锻炼,重点是找到自己口才不好的症结。比如是现场过于紧张难以组织语言、口头语太多、还是发言啰嗦、没有条理。


(二)关于对抗性

1、不同法官喜欢的律师说话风格不一样,娓娓道来的律师可能给法官更加舒适的感觉,对抗性强的律师可能让法官觉得过于强势。

2、强调“对抗性”的重要性,不如强调以自己为客户,设身处地、穷尽办法挖掘事实、做好法律研究的态度和决心。


Q:怎样锻炼自己开拓案源的能力呢?

A:我自己亲身经历是,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工作,保证自己的工作质量,客户会知道我们律师的能力,在这基础上,我们可以同时在进行一些人际关系的管理,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顶多就是我们独立之后的案源多少,案源质量。

目前对于我们刚入职场的同学们,倒不必过多担心案源问题,而是趁年轻脑子记忆好,行动力强,多进行知识储备和待人接物的学习(毕竟真的独立了就算有案源也得敢自己独立上手)。同时,可以适当地进行人际关系的管理(具体可以详见王一快近期视频- 什么是“人脉”?|如何积累&运用人脉|做有价值的人)


Q:如何进行知识管理?

A:(一)知识管理日常化:加入打卡群或自驱动每天阅读一篇文章、一个案例因为我们平时很容易同一阶段就同时做那么两三个案子,已经非常非常的累了。这个时候可能只局限两三个案子的法律关系里面,学不到新的法律理论方面的知识,所以个人建议知识管理一定要日常化,可以加入打卡群,然后多去群里面关注一下别的群友的提问或者发言,通过积极主动地回答,驱动我们每天学一些新知识。


(二)知识学习趣味化、碎片化:抓住学习、实习、工作的间隙进行阅读


Q:如何锻炼口才?

A:第一是主观心态,这个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敢说,其实很多刚毕业的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是非常敢发言,尤其是第一个发言。但其实我询问过面试的律师,一般诉讼面试的加分点之一就是第一个发言,因为体现了自身的勇气的主动性。


第二是要说话有条理,要分层次,分点。大家日常中可以逼自己说话之前先说一句,接下来我要说X点,来逼着自己去分解去归纳。发言比较多的情况下,注意发言的前后衔接,比如以上是我说的第一点,关于如何锻炼口才,接下来我要说第二点,如何提升我的写作技能,这个就会给听众感觉较好,即使刚刚走了一下神,也能拉回谈话内容。


Q:如何提升写作技能?

A:1、写之前一定需要明白写给谁看的,写的目的是什么,写的背景是什么。

2、写之前要列好框架。从宏观到微观,逐级补充

3、我自己提升写作的效率是先泛写再精写,也就是先大概写出来文书的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把主要的内容先确定下来,然后再开始逐步推进,各点内进行完善和细化。这样会快很多。


L学姐部分


我本硕都是学法律的,但是我最后选择的职业有些不同,一家法律科技创业公司,我的日常工作是负责我们公司产品的产品内容营销、产品打造,同时也会接触一些招聘和行政上的工作。基于本次分享会的主题,我想以我自己为例,分享在面对不同的机会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Part 1入职后接到其他offer怎么办?


首先,我们在投简历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海投,而各家单位的回复时间是不一样的,会出现已经入职了A单位之后,过了半个月,会再收到B一个回复,那这个时候要怎么去选择呢?我的想法是,首先要看这份实习是怎么来的,比如说有些人的实习是通过别人介绍,比如导师介绍,那就会有中间人的背书。这个时候结束这段实习,就要考虑到自己有没有这么强的自主性,也就是说一旦离开了这个岗位,可能会给导师或者是介绍人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入职的公司会觉得这个学生有点不讲诚信,我觉得这种情况下就没有那么自主,要去考虑到其他人的感受。


第二,如果这份实习现在是真的非常不喜欢,那就及时止损,但如果说新的实习没有那么大的引力,这份实习做的也还好,那我建议还是先把这一部分按照原本的计划,比如说跟用人单位签三个月的实习协议,把它做完之后,再去考虑要不要做新的实习。


Part 2两个方向不同的实习怎么选择?


我之前是会把自己感兴趣的实习都投一遍,有一次就陷入两难的境地,一个是仲裁委,一个是互联网大厂的法务。在做出选择之前,要分析二者对应的职业发展规划是什么样的。比如说我们现在想要去红圈所做诉讼,其实是会有比较大的困难,因为用人单位都希望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此时先去到仲裁委实习是一个曲线救国的办法,因为在仲裁委实习也会接触到一些司法程序相关的工作,这样也能够为自己申请争议解决方面的工作打下一个铺垫。如果是互联网大厂的法务的话,它会接触一些最新的业务,去了解一个互联网公司怎么去运营的,然后了解一下法律在整个公司当中都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在面对这样的选择时,一定要先做信息的搜集,先大概知道这些不同的选择对应的职业发展路径大致是怎么样的,然后再去思考当下哪一个对自己的诱惑更大。


Part 3tittle大小不同的实习机会怎么选


我之前对于基金很感兴趣,因为一些机缘巧合同时申请到大公募基金和小VC这两个实习机会,对于二者要怎么取舍的?其实逻辑跟上一点是一样的,比如说大公募基金,它带来的是更加体面的工作,但它会面对的是会在一个部门里面做一些程序性的辅助性工作。相较之下,虽然小VC可能没有那么知名,但是会接触到更多,这时候就最好是多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和周围的前辈多交流,做好信息搜集之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做下选择。


比如说我在面试的时候,就跟公募基金的法务聊了一个小时,然后说自己的一些喜好,非常坦诚地跟他说自己的一些职业上的选择,我觉得作为前辈,如果很幸运的话,他们会给面试同学一些很好的建议,他们也不希望进来之后耽误了这三个月的时间。我那个时候觉得我更想要接受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所以就选择小VC,此外也是有铺垫的思路,在小VC实习后,借助积攒下来的工作经验,申请别的工作也会有机会。


Part 4实习可以提前结束吗?


这里面关乎到我们要如何实习时间的问题。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实习时间多长比较合适。

(文章内容请移步:你觉得实习多长时间比较合适?

核心要看自己通过这份实习到底要获得什么。比如说正常情况下一个月实习下来是可以发现自己对这份实习到底喜不喜欢,然后大概熟悉这份工作到底是什么样的工作内容,但如果有两个月三个月可能会有完整地对一个项目有更加全局性的理解。


实习时间长短和能否留用相关。用人单位通常会有三个月的考核期,如果只是实习一个月一般是申请不到,但是三个月左右就可以去申请留用。这要看自己的目的是怎么样的,是坚持到底是要刷履历。如果说我今天是想要有一份能够写在简历上为我下一段实习做铺垫的,那最好是有一个两到三个月的实习才能够写上来,由这个目的去论证我到底实习多长时间比较合适。


我觉得实际上会有这样一个状态,就是我站在我们实习单位的门外,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心驰神往的地方,但是当真正进去之后会觉得,可能跟自己想象中不太一样,会有落差,那如果这个时候试错成本是比较低的,如果有更好的机会,那可以去换新的。


就是从这几方面去考虑,希望通过这几点去思考自己到底是实习三个月、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还是半年或者是一年。此外一个情况是如果你已经实习了半年,但是对方还不给你发留用offer的话,那我觉得还是要做好两手准备比较好。


Part 5在实习和公考复习之间怎么选择?


在令人心动的实习机会和公务员考试复习之间怎么选择。

首先一个我觉得要看时间点,就是要有一个大致的求职规划,比如说现在已经是2022年的6月份,2022年应届同学的就业差不多已经尘埃落定了,针对那些大机构,它们的暑期实习已经开始了,比如说针对2023届同学,就要开始申请暑期实习,暑期实习之后可能还会有秋招,秋招完之后是春招,有些律所可能不会分得这么清晰,而是会轮动在招人。但是其他的互联网公司或者是国企,都有一个这样的规划。


还有一些同学会在准备公务员考试的时候,分析这个时间自己更想要去做什么,比如说就是想要考公,那就评估自己考公的能力,比如说觉得自己的应试能力比较差,但是又想要比较稳妥地上岸,那准备半年以上的时间可能是比较合适的。这个可能具体时间还是要跟有相关经验的人再进一步的咨询确定。那我们确定了自己的这个周期之后,比如说考试在12月,那大概6月份左右就要准备了,一般能够一边在律所实习,一边在公务员考试间平衡好二者是很难的。


所以如果想要在律所实习或者在其他地方实习的,可以尽量在6月之前就事先准备好,先刷了这一段履历。如果更想要先尝试一下国考或是其他选调考试的,那在6月份或暑假就应该是确定下来,然后开始准备考试。


Part 6职业选择的经验总结


首先第一点是收集信息,做好利弊分析。比如说拿到这个机会之后,有多大的能耐去跟再这些地方实习过,或者是说知道这个团队,或者是相关的、各种各样维度情况的同学去做好信息收集工作,有几个方法可以分享,比如说李狗肉这个社群,就是帮你把这个圈子铺得特别广,大家可以多去搜集一些用人单位的相关信息。


第二个就是通过二度人脉。比如说我之前有个很神奇的事情,有一次我在微博搜关键词,发现有一个前辈,写了关于我即将入职的单位的帖子,写得很详细,和他沟通后,我在入职前有了比较好的准备。


第三个是脚踏实地地干,每一段经历都有相应的收获和成长。我觉得把握当下的每一个实习机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之前我都没有想到我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但是我觉得人是一种螺螺旋性的上升,我可能一开始就觉得法律不是我一直想要做的事情,只不过因为一些外界的声音,包括一些个人优势最大化的考量,才觉得走传统法律执业路径是比较好的,但是在这个探索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去想这个环境,这个氛围,这个成长路径到底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在选择中明确自己的喜好。很多时候,可能很难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时候去做排除会比较快一些。比如我之前在某一家单位实习的时候,虽然那个单位非常的体面,但是我觉得那份工作真的太磨人了,就是非常无意义,每天就是在做一些核对性的工作,然后就是为了让简历上面能够留下那一笔,挨了三个月。所以我觉得去通过这些实习试错,发现自己不喜欢是真的很重要的。


第四个是广撒网地寻找工作机会,并在一次又一次的面试中不断地反思、复盘。在最开始的时候把自己的期待放低一些,先去各种各样的投递,就是广尝试,同时呢,可能你第一次面试会比较逊色一些,但是当每一次面试完之后,再去复盘,沉淀、反思,我相信到第三次、第四次就会做得更加得心应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成长路径。


第五个就是抓住学生期间能够试错的机会,但同时也不要觉得毕业之后就是结尾定局。比如说我们其实现在毕业才最多二十五六岁吧,那工作五年,那也才三十,我们人生至少得工作到五六十年吧,所以长远来看,我们能够尝试的事情还是很多的,虽然沉没成本会有一些,但是更多的是满足自己要去探索更大世界的好奇与欲望。我之前也跟很多前辈聊过,比如说做了两年三年的非诉,最后面还是勇于去降级,去做到诉讼,所以一定是要去明确自己的喜好,然后不要太过于焦虑。


Part 7Q&A


Q:如何寻觅猎头并保持良好的关系?

A:这个问题我觉得要分成两个,一个是如何识别靠谱的猎头。因为猎头这个市场也挺鱼龙混杂,水很深。我觉得也是机缘巧合吧,我是在一个峰会上面,认识了一个姐姐,她就是做猎头的。其实刚认识的时候,大家都是一种互相养鱼的状态,因为猎头也是需要一个蛮优质的候选人。然后在沟通过程当中,大家可以感受到猎头的性格,人品怎么样,同时也可以互相地去获取一些信息和机会,比如说我去跟猎头姐姐聊,我说为什么我从来就没有接到你们的电话,她说因为猎头需要根据他们日常的客户要求找人,比如说他们面对的更多需求是那找法总,那法总大多是律所五年级或者至少至少五年及以上,那这些小候选人们就不会成为他们搜寻的对象,所以可以更多地跟猎头聊,去了解法律就业市场怎么样,然后去聊自己在这个阶段的筹码有哪些。


至于如何和猎头保持良好关系,还跟跟前面的和前辈们保持好关系是一样的,就是保持谦卑的姿态,然后一定是利他。想好我跟他的交流能够给他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可能很多人是非常好的人,会无私地帮助,但更多的还是去思考互相能够带来哪些利益吧,虽然不是那么赤裸裸的利益。比如我开玩笑说,我跟我的猎头姐姐就是互相养鱼的状态,或许我可以被她挖走什么之类的,就是这样子。


Q:如何给自己设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职业规划?

A:首先是得针对现在自己,根据自己当前下的认知去做一个分析。比如说在去年的时候,我觉得我更想去的是交易所,因为我学经济法的,交易所感觉能够从监管的角度去看到整个是资本市场的运行情况,那我就把交易所的招聘的规则拉出来看,然后去看里面有哪一些要求,然后我把这些要求一个个排出来,它说要有律所经验,或者说最好有金融机构的实习经验,那就一步步去安排。根据自己当下的认知去确定自己的一个相对想去的地方,然后以此去规划自己。


第二个是分析职业选择时列出的短期和长期优劣势,观察行业发展。我觉得去分析一家公司,招聘JD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东西,比如我们现在做竞品调研,也会去分析对方的招人需求,看他们的整个业务情况。当一家公司发出一个招人的要求,会反映出它对于这个岗位的期待,然后以这个去判断自己现阶段有没有能力,或者未来有没有能力去申请,这个就是我们判断的最好依据。只不过说有些JD用词会比较宽泛,比如说什么有强大的自驱力,好奇心这些的,这些并不是在简历上面能够呈现出来的,所以有机会走内推会更好,因为它能够把一些软性的条件掩盖掉,接下来只要是硬性条件都差不多,比如说学历在这儿了,那其他有一个比较信任的人的背书,那就能够去申请。


Q:法学转行法律科技赛道的工作体验如何?需要做很多法师无关的任务吗?

A:工作体验的话,我觉得这个很难去直接通过一两句话描述出来,我只能说会了解到更多科技,就是怎么把法律跟科技结合在一起,会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比如说裁判文书网,法律科技公司会把裁判文书网作为一个富矿去挖掘,我们法学生可能就是简单一点,去下载,然后看,那从科技的角度就会去说,我要怎么把这些裁判文书全部都爬取下来,然后呢,再去做大数据分析,去判别,去抽取,去解构,画出他相应的部分,然后再去读取这样的信息,然后做相应的判断。这个就是不一样的思路了,这个其实就是在产品打造的过程。


至于法学无关的任务,我觉得即便是在律所也有很多法律无关的任务。实际上,一些律所根据业务方向不同,所处层级不同,法律工作的占比也会不同。如果排个序的话,律所,法务,法律科技中法律工作的含量可能是依次递减的。我现在的工作其实也会有跟法律相关的,我举一个例子,很多法律科技公司想要做合同文本的审核,那合同文本其实就是要去做语义分析的模型,那语义分析的模型会有很多的合同条款,这个时候就需要很多研究合同的专业人士参与。如果说对这份工作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私下另外交流。


最后,我想要补充的一个点是法学专业到底塑造了我们什么?我觉得法律塑造了我们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比如我去跟其他专业朋友讨论问题,我们可能会更加批判性一些。


第二个就是在面对要不要转行的时候,法学专业提供了护城河就是法考,以及我们学的这些法律专业知识。它已经将我们和其他的文科生拉到不一样的竞争维度,就比如说,想考公务员考试,如果是报考政法,干政法岗的,会相对竞争没有那么激烈,如果要是去考其他行政岗位的话,是会有开放更多的专业,那竞争程度可能是后面再加一个零。第三个是想好自己想通过两年、三年、五年的时间去塑造自己哪一方面的能力护城河,这方面一定是要去根据自己的经历思考,想好在哪一方面花同样的时间可以更大的回报。


T学姐部分


Part 1职业成长路径


充分了解就业信息以及尽早确定自己的职业规划是非常值得大家借鉴的捷径。特别建议大家根据预先设定的职业去有选择的进行实习并且打造自己简历。比如我会根据自己想去VC来合理安排不同阶段的实习经历,以便我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我想从事的行业。首先,我第一份实习是在IPO,它带给我的收获是知道整个IPO的流程,以及我学会了如何尽调;第二份实习是在律所的私募基金团队,它让我明白了红筹架构,还有如何书写投资文件,我第三份实习就是在某个TOP5的公募基金。当时做的是中台岗位,不仅学到了很多法律内容还让我懂得了很多财务知识。


我个人基本上是毕业之后就直接加入这个基金团队了,现在因为我们团队不是特别大,所以可以兼顾法律以及行研,这也是和我自己本人的职业规划非常相符的,最后权衡利弊下我就选择了这家公司,希望自己可以通过学习慢慢的从法律这个稍微偏中层的岗位转行到前台的岗位。目前经过半年的努力,已经越来越上手并且开始有自己专注研究的赛道了,在不断的尽调中,开始不断强化锻炼自己识别公司优劣的能力。


Part 2如何实现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


第一点,我建议大家尽量早一点确定自己的职业规划,以及自己长期发展的方向。

尽量从打造简历的角度来选择实习项目。大部分同学在两段或者三段的实习经历后,基本上就可以保证自己在校招或者毕业之后,直接进入自己最想去的工作岗位了。


第二点,就是不要怕前期工作有难度,有难度其实是好事。

我发现每次自己刚去一家公司,他们都会在一开始把最难的活儿交给我,这是因为他们会先试探一下你到底能做什么。所以刚刚去的时候,你会茫然又紧张地接触到很多很多东西。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即使自己这一次只是来实习体验工作氛围的,也不要有畏难情绪,尽自己最大努力去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千万不要先去请教带教或者直接告诉上司自己并不是很了解这件事。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是通过自己去检索后书写报告,再由更有经验的人来帮你批改报告。有时候我们经常想如何把认识的人变成自己的人脉,其实在你去请教别人的过程中,你就通过了这种多多走动的方式形成了互利互惠的人脉关系。


第三点,工作中不要挑三拣四。

我自己本人确实在这个事情上走过弯路,我之前在实习的过程当中有一点着急,一直希望自己不要比其他人差太多,所以希望多承担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在看到别人承担相对重要的工作心里会有不平衡和落差。但实际上,工作中就是有很多东西会比较琐碎,希望大家在实习时能把自己当作团队的成员,尽职尽责的做好每一项任务。有的时候公司基于保密考虑,肯定给到实习生的一些工作会不够核心、也不够专业,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这个事情。


第四点,入手的工作可能和你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这时候先不要纠结你做的工作跟你想象中的是不是完全一样的,在未真正走入工作时最缺的是入口,是机会。其实这一点我也有很深的感触,之前我和一个关系很好的合伙人聊过这个问题,他觉得每个人其实天赋或者能力都是差不多的,大家的区别只是有的人碰巧有机会做了这个业务而有的人没有接触到这些业务。举个例子来说,他最近接了一个半导体投资的业务,他们团队里的小朋友,每个人一周要搞懂一个半导体的更加细分的赛道,工作量不仅是非常大,而且对他们来说也很陌生。实际上,大家在日常工作中都是一样的,会面临各种未知的知识领域,只要你在现实中拥有了可以上手这个工作的机会,告诉你怎么做,团队一起讨论协同,基本上一个case下来就跑通了这个业务了。所以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每个机会。


第五点,就是做好一个年轻人的本分。

没有比VC 更急功近利的行当了,你最好是15岁常青藤大学毕业,20岁就有了5年创业经历,然后还能极度乖巧地跟着你的mentor学习一招一式,谦卑地干好安排的所有任务,适当夸赞领导,特别能干活还特别能唠嗑,这就是入行最基本的要求。并且VC要不断的聊项目,不断地见各种人,当你面对一个比你爸爸还要大的创业者时,如何让他尊敬你,并且愿意回答你的问题,其实并不容易。

希望我们都可以平衡好装逼和谦逊,让每一个接触过你的人都喜欢、认可你。


第六点,VC这个行业真的很是天高任鸟飞的一个行业,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把自己当作还没有工作的小朋友,尽量展示自己的人脉。我认识谁和谁,我能和谁谁聊,那就是自己的OK,自己就是厉害,所以你真的可以放心大胆和你的leader说,我能做到什么什么。尽量去多活跃多去social,大胆地展示自己有用的价值。多加深自己对行业的理解,然后不断更新迭代自己的知识。


Part 3VC的入行要求


我大概说一下VC前台的招聘要求吧,因为可能有一些同学一直都是法律背景,然后他可能想去一些大平台,那可能就只能走到像法务这边的岗位,这样的话,我觉得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VC前台的招聘呢,会偏向有一些创业的经历,或者对一个某个行业已经一定的认知,还有一些会比较喜欢有一些技术背景的,但是这肯定是从我们这些做consulting,还有法律背景同学没有办法弥补的短板,所以,我觉得尽量早一点知道你对什么行业是擅长的,也可以是说你对某一个行业很感兴趣的,也可以是说你在之前工作的过程当中很了解的。当然我们也不要特别局限自己的发展,我最近看到源码资本的创始人,他说他基本上10个赛道在同时看,他在选人方面其实更关注于年轻人的悟性。但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如何能让你比较稳妥的进到一个团队呢?我觉得是可以走一个捷径,你先选择一个自己比较擅长的赛道,比如最近很火的元宇宙作为介入点,先进入平台如果以后不行再进行转组。


Part 4投资机构的工作流程是什么?


第一步 找项目

有的时候通过路演,有的时候是自己朋友的渠道,有时候是通过互联网找项目。这个也是我之前有提到过,积极努力拓展自己的人脉的重要性。比如说某一个著名的基金里的一个合伙人,他有一个目标是每个月要见200以上的人,他自己虽然已经功成名就了但是很喜欢和优秀的同学去沟通的。所以希望大家更多地展现自己,要敢想敢做,不只局限在于读书考证学习。


第二步 尽调

拿完项目之后,会根据各家基金的投资风格对项目进行评估,比如有一些VC,会很喜欢的某个新赛道里最好的团队。基本上整个流程就是,是先签保密协议,签完保密协议之后,投资经理会做一个尽调计划,草拟一份尽调资料清单,以及准备一个Q&A。在我们拿到这个公司的BP之后,我们就会根据他们公司的具体情况,咨询很多的问题,再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要求提供补充其他所需的资料,并配合实地企业访谈以及相关人员访谈,最后撰写报告。


第三步 判断是否投资

对投资项目进行认真评估,看看项目内容是否具有基本的投资价值。然后再看一下这个项目是否能获得市场机会,以及它的行业未来发展情况。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最近投了一个电子显微镜项目,这是一个小众行业,但是企业有创新型产品,是我们目前的一个非常看好的项目。但是这个项目不好的点是在于市场空间需求不够大,产品只能售卖给科研团队,那么这个团队即使做的再好,技术在行业再顶尖,也没有办法拥有大量的市场规模。综合考虑后我们还是也是决定投了这家公司。但是在面临一个新领域项目的时候,我们会根据一些用户的需求,分析项目的创新点是不是真的存在,可以通过类比方法,对标美国、对标英国还有国内的上市公司掌握到这个公司是否有前景以及行业优势。


第四步 投后的服务

一些公司的投前和投后的流程是在一起的,但也有一些公司是分开的。一般我们在确定投这个项目之后,会书写投委会报告,如果投委会通过的话,会确定立项。立项之后我们会进行投资文件审核和商业谈判。在这里浅谈一下,如果在律所工作的同学有机会能够跟团队的合伙人进行外出谈判,希望大家抓住这个宝贵的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谈判功力加深对于知识的了解程度。谈判功力通常是决定律师是否能够维系客户的重要因素,投资协议做过一两版之后,你基本上就知道了,条款就是那些,那模板也就是那些,只是偶尔的话,有一些细小的法律问题的变动。所以呢,大家可以重视一下对自己谈判能力的培养。


Part 5求职基金如何提升自己的优势?


希望学弟学妹能够就是提早做准备,学习一下估值,尽量的把估值的model学会。我有接触过一个在某TOP1基金二级做投研的一个同学,他当时面试的时候搭了一个非常OK的估值模型,最后顺利拿到了留用offer。所以不管是在一级还是二级,其实在面试行研岗位的时候,有个考题都是让搭建一个model模型,从而来展示最基本的财务分析能力。


The End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工资 补助费 刑事案件 债权 伤残 程序 鉴定 条件 拆迁人 期限 兵法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当事人 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