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6 23:52:12来源:法律常识
6月9日下午,全市政法系统第十三期政法英模大讲堂召开,来自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内江监狱的60余名干警在市综治中心三楼主会场参会,来自各县(市、区)党委政法委、法院、检察、公安、司法等部门和内江强戒所的500余名干警在视频分会场参会。
陈建同志现任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人民法院银山人民法庭庭长。扎根基层35年,他始终牢记“维护基层稳定,化解基层矛盾,服务基层群众”的初心使命,坚持“重党建、善调解、精审判”的工作思路,注重发挥人民法庭化解基层矛盾的“触手”功能,以党建引领“小法庭大服务”,拓展“1141”党建服务品牌,创新“三联三促三化”助力基层治理新模式,以“小法庭大服务”助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曾被表彰为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四川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四川省法院系统先进个人、全省法院庭审标兵。以他为原型拍摄的微电影《解忧》被评为“平安四川微电影优秀作品”,小镇“犟”法官的先进事迹被四川电视台《天府先锋》、内江电视台《甜城先锋》广泛报道。
听了陈建法官的介绍,大家一定对这位小镇“犟”法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刚才,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陈建法官的讲稿,让我们一起向政法英模学习吧!
党建引领法庭服务
让矛盾纠纷离群众越来越远
很高兴能有机会与大家分享我的工作感悟,我们都是政法干警,受着党和国家的大力培养和激励鞭策,我们是一个团体,彼此熟悉,荣辱与共。今天,我以《党建引领法庭服务,让矛盾纠纷离群众越来越远》为题与大家分享一名基层法官“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审判经历,用这些年来的工作经历、经验同大家交流,希望能达到统一认识、增进理解的目的。
近年来,组织给了我许多荣誉,相继被表彰为四川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我非常感谢组织的培养和肯定,除了感谢,我一直将一份份荣誉作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不绝动力,我始终坚信只有俯下身子、抡起袖子,一心一意钻审判、全心全意为人民,才对得起法官身份,才对得起胸前的党徽。相信在座同志和我有一样的感受,为了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不辜负群众的期望,我们要比一般人承受更多、付出更多,无论是时间、情感或是责任。
我非常珍惜三十余载的基层工作经历,它让我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近。如何与群众打交道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我始终牢记“维护基层稳定,化解基层矛盾,服务基层群众”的初心使命,坚持“重党建、善调解、精审判”的工作思路,艰苦奋斗,敢于担当,将党建工作与审判业务紧密结合,今天就围绕如何发挥人民法庭化解基层矛盾的“触手”功能,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线,讲讲我的一些做法。
作为从贫困农村家庭成长起来的我来说,对法官这个职业、对党员这个身份,是非常向往、非常自豪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偶尔在电视上看到身着制服的威严法官,就觉得要是自己能加入的话,肯定是很骄傲的一件事。1985年10月,我通过招聘考试成为了新桥法庭的一名书记员助理。1999年7月,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让我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改变,我觉得自己不再是一名普通的法官了。
随着对法官这个职业的逐步认识,我感觉到法官这个职业的极端重要性。法官就像是基层社会矛盾的回收员,老百姓来找你要个说法,解决好了,群众的满意多了,社会矛盾就少了,社会也就稳定了。因此,必须精准掌握法律知识、不断积淀办案经验。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一边汲取前辈们的办案经验,一边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很快成为了庭里的骨干,协助审理了多起难度较大的案件。在随后的几年里,我通过不断加强理论自学,提升实践办案能力,相继取得了法律专业本科文凭和法律职业资格证书,1994年,组织调我到银山法庭任审判员。从最初新桥的书记员助理,到银山法庭审判员,我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感受到组织的认可,也感受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带着“法官多动腿,群众少跑路”的想法,我积极探索司改背景下法庭党建发展的新路径,进一步延伸审判职能,建立了“1141”即“一室、一庭、四点、一基地”的司法服务党建品牌。“一室”,即成立陈建调解工作室,“28字调解法”(即适时沟通、换位思考、情感碰撞、发动全员、持续用力、冷静处理、后续跟踪)使胜者不得寸进尺,败者心服口服。“一庭”,即成立巡回审判庭,实行就地立案、就地调解、就地开庭、就地裁判,最大限度方便群众诉讼。“四点”,即设置远程诉讼服务点,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远程查询、远程立案和远程信访;设立司法调解工作联系点,以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基层社会和谐;在银山农业现代科技园设立法官便民服务点,及时化解涉及园区发展、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先后在银山镇黄泥埂村、明心寺镇唐明渡村设立结对共建点,探索建立党建及基层治理共建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一基地”,即在银山镇中心校成立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基地,我担任法制副校长,多次“送法进校园”,提高师生法治意识。“1141”党建品牌被省法院以简报形式刊发全省法院系统,受到上级法院和县级有关部门、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看到群众满意、组织认可,我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
在和老百姓长期的对话交往中我发现,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是非常质朴的,他们懂道理但不一定懂法律。作为法官,就应该是他们法律上的好参谋、好帮手。在审理一起劳务者受害赔偿纠纷案件中,当所有人都认为该案调解成功率为零时,我多次主动上门、长时间反复做工作,最终以40万元赔偿金达成协议,实现了原本恶语相向的双方握手言和;在审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时,我依法将女儿的抚养权判给了母亲,但在回访跟踪案件时发现判决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经过两年的多次努力,我终于使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将抚养权变更给了父亲,让孩子有了更好的成长环境;在办理一起5名子女不赡养老人的案件中,我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最终让几名子女承担起了赡养父母的义务,在当地引起了巨大反响,真正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在基层矛盾纠纷的化解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真正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里,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让工作更加接地气,才能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与正义。
后来,党和政府大力推进市域治理工作,上级法院也提出要践行“枫桥式法庭”的要求,我又开始思考新的基层治理模式,在深化“1141”党建品牌的基础上,找到了“三联三促三化”的基层治理方法。
党建引领“三联动”,深推融合治理。一是与社区组织联动。主动协助、指导银磷社区开展诉源治理工作,在银山镇银磷社区建立矛盾纠纷化解指导点,探索建立沟通联络、工作例会、专项培训、调解协议咨询等机制,打造银磷社区“党建+三治”治理模式,实现了2019、2020年连续2年诉讼、信访“零目标”。二是与村级组织联动。先后在银山镇明心寺镇黄泥埂村、唐明渡村建立“党支部结对共建暨基层治理联系点”,通过联席会议、农民夜校、业务指导等方式,指导村党支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合力做好农村基层治理工作。自结对联系以来,两个村均无一信访,黄泥埂村无一诉讼。三是与调解组织联动。总结运用“28字调解法”,以“陈建调解工作室”为中心,以“明心寺司法调解联系点”为平台,法庭党支部与基层调委会形成工作合力,定期对辖区人民调解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案件指导,合力化解辖区矛盾纠纷26件。
党建助力“三促进”,深化服务理念。一是促进平安建设。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依法审结各类民事案件,妥善化解涉企纠纷,积极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涉辖区经济发展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全力维护辖区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二是促进依法治理。围绕信息公开、民生项目等向党委政府提出司法建议4条,提高依法治理水平。定期到“明心寺诉讼服务点”开展诉讼咨询、诉前调解等工作,引导当事人线上参与诉讼活动。从法律角度协助完善村规民约,助力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在银山中心校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基地”,开展模拟庭审、校园安全讲座等12次,护航青少年成长。三是促进园区建设。以银山现代农业园区“法官便民服务点”,制定法庭服务园区发展制度,成立党员服务工作组,定期到园区开展司法服务,开展送法进园区活动60余次,通过周咨询、月宣传、季度走访、半年讲座等形式,针对园区发展中土地流转、劳动用工、生产经营等问题提供法律指导,解答、解决相关问题400余个。
党建推动“三化解”,深入解决问题。一是主动化解遗留问题。针对银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及四川硫酸厂在企业转制后,遗留的职工安置、房屋租赁、拖欠工资等大量问题,挂牌设立“资中县银山人民法庭明心寺巡回审判庭”,每周二定期到巡回审判庭接待来访群众,主动采取庭外调解的方式协助党委政府累计化解遗留问题40余个,有力维护工业老镇和谐稳定。二是及时化解突出问题。针对银山镇华润燃气公司因管道、气压等原因,造成的天然气供气不足,造成群众生活不便,大量群众集中到法庭要求起诉的问题,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多次与企业沟通协商,最终妥善解决天然气供应问题。针对银山镇金紫铺村村民将土地承包给养鱼户,承包人因资金链断裂逃匿,群众到法庭寻求帮助的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并从法律角度分析研判,最终促使承包人解除合同并另行承包,成功挽回老百姓损失。三是参与化解环保问题。针对法庭所在社区垃圾乱堆乱放、银山镇现代农业园区环卫工作缺少资金等问题,在积极宣传《环保法》、上好环保法制课的同时,向党委政府提出发挥住户的“自治”功能的整治建议,最终使社区及园区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最后,我想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只要共产党人在,“初心” 就不会被遗忘,“不忘初心” 的故事就将依然继续。
来源:平安内江、资中县人民法院
编辑:顾勋
审核:李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