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住院后找律师,加拿大医疗中心

时间:2022-12-08 01:52:38来源:法律常识

上周五,女儿学校的排球队参加全校区总决赛,由各个学区的八个冠军队参赛,从中午12点半到晚上8点半,比赛历时八小时。

下午先生下班后,我们一起赶往比赛场地。在加油站加油时,突然接到女儿的电话,说比赛中和另一个队友一起救一个球,不慎队友的膝盖碰到了女儿的鼻子。听着女儿略带哭腔的描述,我的心提了起来。再问细节,女儿说教练已经帮她粗略检查了,觉得应该没有伤到鼻骨,也马上冰敷了,但还是希望我们带女儿去医院确诊一下。

我经历的加拿大医疗(上)

先生一听这个状况,油也不加了,马上掉头赶往赛场。维多利亚医院离赛场不算远,但我们还从未去过。以前看过很多诟病加拿大医院候诊时间太长的报道,据说医院急诊是按照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来安排见到医生的时间。我想女儿今天的状况,只是鼻梁略肿,有轻微的青紫,肯定不是啥重疾,又是周五的下午,估计这一晚上要等在医院了。

我经历的加拿大医疗(上)

快到医院的路上已经开始堵车,拐进去看到大片的停车场里乌央央的停满了车。我们也不知道该从哪个门进,刷卡开进停车场,找到一个车位,从就近的一个门进入。

医院里很干净,可能是阴天和心情的缘故,感觉没有那么明亮。先生看到一个推车的工作人员,问小孩急诊在哪里。年轻女士非常耐心,放下车子,边告诉边带我们到通往分诊台的电梯,让我们乘电梯到一楼,按指示就能找到。

我经历的加拿大医疗(上)

我经历的加拿大医疗(上)

出了电梯,转了几个弯,我们来挂号处。一个圆形的玻璃隔断,左边写着“成人急诊”,等候时间五小时以上,右边写着“儿童急诊”。里面有两位工作人员。我们说明情况,因为是突发,也没有带女儿的健康卡,只出示了手机里健康卡的照片,对方在电脑上做了简短的登记后,让我们进入旁边的一扇门里,坐着等待。

我经历的加拿大医疗(上)


里面的屋子不大,有几圈候诊的软椅和一个卫生间。还有一个敞开式的小隔断,有一些仪器和一台电脑。一位中年女士让女儿过去坐下,问了情况并检查了女儿的眼睛、呼吸等,然后让我们继续等待。旁边还有一个电脑登记台,和挂号的登记台是相通的,一个年龄稍大的女士再次询问了详细信息,包括家庭医生的姓名,然后递给我们一个黄色的表格和一支笔,让我们坐在椅子上填写。表格要求填写是女儿身体状况的基本信息,还有这次受伤的经过、运动时有没有戴护膝等保护设施等等。填完后,让我们继续等待。

我这才看到,候诊区的旁边还有一扇门,有进进出出的医护人员和病患往来。估计,难得一见的医生们就在这扇门里。在我们之前只有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在等,我们之后又来了两位家长带着孩子。

这是我们来加拿大后,第一次到医院看病,对流程、环境和等候时间完全陌生。先生心里没底儿,去问刚才那位给女儿做基本检查的中年女士,我们大概会等多长时间,女士说这要根据医生对孩子病情的判断。

得,等于没问。算了,踏实等吧。

我经历的加拿大医疗(上)


等了一会儿,我们后面来的那个女孩和她爸爸先被叫了进去,在我们之前来的夫妇也被带进了另一个房间。不久,刚才给女儿做初步检查的中年女士对我们说,他们正在打扫一个房间,清洁完毕后就会带我们进去。

比预想的快很多,我们终于进了那扇门。门里是一个很长的走廊,周围有很多小房间。我们被带进右边第一间,房间门开着,并没有医生,里面有一个可调节的窄床和一些仪器。房间正对面的走廊里,有很多软帘隔开的隔断,进进出出忙碌的人们,分不清谁是医生谁是护士。

我经历的加拿大医疗(上)

我经历的加拿大医疗(上)


很快,走过来一位清秀的女士,问了女儿的情况,又简单检查了一下,告诉我们医生一会儿会过来检查——看来,要见到医生得经过一道道关口。

我经历的加拿大医疗(上)

我经历的加拿大医疗(上)

我们一直在房间门口走动张望,一位换垃圾袋的清洁工对我们说,不用着急,他们知道你们在这里等。终于,一位个子很高很瘦的戴着眼镜的年轻小伙子向我们走来,非常和气的跟女儿和我们一一问好、握手,很浓密黑亮的胡子,后脑勺居然扎着一个时髦的小辫子,看长相应该是中东血统。小辫子医生很客气的让我们坐下,直接说出了女儿受伤的过程,看来已经看过病历。之后,让我和先生仔细端详女儿的鼻子,问我们从样貌上,鼻子是否和以前有很大变化,我们说变化不大。他说那我们就再来看看鼻子目前的功能,他带上手套轻轻按压鼻骨,然后又让女儿用不同的鼻孔呼气。检查完后告诉我们,对女儿这样的情况,他们通常先看外形变化,然后检查功能是否正常,如果这两项都正常,即使轻微伤到骨头,他们也不会治疗干预,只让它自己慢慢恢复愈合。但如果我们需要,他们很愿意为女儿做X光检查,看是否伤到骨头。我和先生一致表示,我们不喜欢过度检查,我们相信他的判断。他说我同意你们的想法,如果一切顺利那就最好,如果有问题你们可以再次回来。最后说,可以让女儿服用两天消肿止疼的药,一会先让女儿服用一次的剂量,其余的把药名写给我们,让我们直接去药房买。

说完正事儿,小辫子医生问我们是从哪里来的,然后马上用中文说“你好”,给了我们一个小惊喜,气氛更放松了。一会儿,医生把写好的药名给我们,让我们等两分钟。很快,刚才的护士过来问女儿服药是想吃药片还是口服液,我们说都可以。她回去拿了一小杯水,把装着两片药的小盒递给女儿。

我经历的加拿大医疗(上)


有惊无险的受伤和就诊经历,让我们走出医院大门时长舒了一口气。前后一个多小时,8刀停车费,一切都不算太坏。

我经历的加拿大医疗(上)


有个朋友曾经说过,这辈子最好不要和两个人打交道,一个是律师,一个是医生。这和我们英语老师弗丽莎的“名言”如出一辙:家里只要没有人在监狱和医院,每天的日子都是美好的。

我一直对医院有抵触,尤其是经历了父亲生病到去世的过程,对中国的医疗不是失望而是恐惧,这种感受不仅延续至今,而且完全改变了我的生活理念。我开始更多的关注如何保持健康而不是关注怎么治疗疾病,尽可能的让自己远离医院。但世间凡人,哪能没有伤病。由此人们对医院生出又爱又恨的无奈。

其实不论中国还是外国,医疗体制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巨大的难题。

加拿大是免费医疗,因为免费而带来的候诊时间太长等问题长期被人们吐槽。很多移民生了病还都飞回中国治疗,所谓的免费医疗成了关键时刻解不了渴的心理安慰。

来加拿大几年,我对医院依旧是敬而远之。刚到温尼伯时,热心的朋友告诉我们女儿还小,最好还是能找到家庭医生,并说一家有中文服务的诊所可能收新病人,我们赶紧打电话联系约见。在加拿大,家庭医生永远是紧俏资源,更别说讲中文的家庭医生了。


诊所在一个路边的一座小楼里,会讲中文的是医生助理,英文名字叫艾妮达,她的老外丈夫是这个诊所真正的家庭医生。因为她会讲中文,招来了一大拨中国人。之后的一年多里,都是艾妮达接待我们,从未与她的医生丈夫接洽过。

我经历的加拿大医疗(上)

第一次约见,前台女孩帮我们登记了所有信息,估计政府是按病人的数量给诊所划拨经费的。登记过后就在前台对面的一排椅子上等候。艾妮达的工作间是一个没有窗户的小屋子,里面有一张办公桌和一张活动的检查用的床榻。她简单问了我们的家族病史,身体状况等信息,然后在电脑上做了记录。没做什么检查,然后就闲聊起来。艾妮达来自江苏,在加拿大上的大学,工作也有近十年了。但想在加拿大当医生是非常困难的,也许就是这个原因,艾妮达也只能是个医生助理。她说他们的工作很忙,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情。

我经历的加拿大医疗(上)


之后,很长时间我们没再去诊所,艾妮达也没有主动联络过我们,甚至我连艾妮达丈夫、我们的家庭医生的名字也没记住。

暑假,女儿上暑期班的时候,意外碰到了艾妮达。她的混血女儿也在我们法语区的学前班上学。艾妮达说,他们总是很忙,孩子总是得放在托管班里。艾妮达看起来有些疲惫,看来高薪医生的职业在加拿大也并不轻松。

去年五月搬家前,我们主动约了艾妮达,问她我们来加拿大一年多了,是否应该做个体检。她说当然可以,在她的小屋里给我们测了血压、听了心肺,开了化验单,告诉了我们几个抽血化验的地方。我们只需要去抽血,化验结果出来后,会直接发到家庭医生这里。如果有问题,家庭医生会联络我们,如果没有问题,他们就留档了。当天我的血压量了几次都有点高,艾妮达给了我一个设定好的血压仪,让我带回家去,在每天早晚的规定时间,量两次,检测一星期后拿回来,她可以复查上面的数据。聊天中,偶然说起女儿脸上长了青春痘,没想到艾妮达这方面很有经验,说痤疮有五个级别,超过三级脸上就有可能留疤。让我们下次带女儿来看看,如果需要她会开对应的处方药膏。


第二天一早,我们去了我家附近的诊所抽血化验,进门先在取号机拿号,一百多平米的工作区域被隔成八个隔断,每个隔断有一个护士抽血。屋内装修简洁,干净清爽,并没有诊所的气味。等候期间,我想起在网上看到的吐槽加拿大护士抽血扎针技术不过关的帖子,担心我会不会被多扎几次。

给我抽血的像一位来自菲律宾的女护士,动作轻柔、熟练,一针见血,抽出的血分别被放入几个不同的小瓶子,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座椅、台面、药棉、针管,所有的器具都非常干净。

一周之后,归还血压仪的同时,我们带了女儿一起,艾妮达看了女儿的情况,开了处方药膏,拿去让他丈夫签了字,让我们到药房去买。一个处方可以买两支药膏。我担心药膏有激素或者其他有副作用的成分,她说都没有,可以放心使用。

我们问起上次抽血的化验结果,艾妮达说结果很好、不能再好了。她从电脑上调出电子记录,一排排密密麻麻的数据全是绿色。绿色代表在合格范围,不合格的指标会显示红色。

我经历的加拿大医疗(上)

拿着处方,我们到一个商厦里的药房买药,因为是第一次购买药物,在曼省的医药系统中还没有女儿的信息资料,在加拿大所有购买处方药都会有联网记录。药剂师帮女儿建档,输入相关信息。我们等了二十多分钟,买到了需要冷藏的药膏,加税一共近60刀,不便宜。但药膏很有效,也没有任何副作用。

我经历的加拿大医疗(上)


在温尼伯,初来乍到的我们对加拿大的一切都还很陌生,有限的经历让我们对加拿大的医疗也了解甚少,家庭医生也是聊胜于无,他们从不主动联系我们做任何体检,我们也乐得如此。但搬来安省后,才发现这里的家庭医生、医疗管理和曼省大不同。

( 更多内容请关注《我经历的加拿大医疗》下 )

我经历的加拿大医疗(上)


(温馨提示:所有文字是建立在亲身经历上的个人感受,望不同经历、不同观点者勿喷,致谢。)


我经历的加拿大医疗(下)

加拿大人是什么样的个性

加拿大高中择校记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工资 补助费 刑事案件 债权 伤残 程序 鉴定 条件 拆迁人 期限 兵法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当事人 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