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8 19:12:39来源:法律常识
今天上午,官媒《河南法制报》公布了河南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举报方式。
根据党中央及省委关于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部署安排,我省18个驻点指导组于3月3日前全部完成进驻。指导组进驻期间设立举报电话和邮政信箱,信电接收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10日,值班电话每日受理时间段为:8:00—20:00。
司法公正,是每个法律人的信仰。当事人可以不信,律师不能不信。在目睹了那么多的“套路辩”,那么多的痛心疾首之后,作者有些不解:遭遇刑事风险的家属,都是怎么请律师的?查阅一下网上的公开资料,关于如何请律师的不少,关于寻找刑事律师的屈指可数,河南本土的,一篇没有。
我想,既然市面上没有,不妨写一篇。反正作者向来也不怕招黑。
一、律师之本
谈律师之“靠谱”,不由想起一句教诲:“得其本者生,得其道者成。”律师之本,身边的成功的人士的解读是一致的: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
律师,都有一个从“万金油”到专业的过程。代理刑事案件最初的信心,源于多年前的一起“高中姐妹花诽谤公安局长”案,人是河南人,事儿出在外地。庭审下来,审判长说:你说的和我们想的是一样一样的。当事人家属很高兴:“旁听的都乱问,这是从哪请的律师,辩的真好。我说这是俺河南嘞律师”。起诉指控的罪名打掉一个,判缓。
为了不给当事人带来不良感受,极少在网上宣传成功案例。在开完庭之后,无论当事人、同案被告人甚至审判长对你有多认可,案件已经结束——刑事诉讼程序犹如一条司法流水线,错过就错过了。加上刑事案件的特殊性,很少有客户转介绍的,“酒香也怕巷子深”。
打破专业知识不对称的壁垒,是要得罪人的。几天前,作者在今日头条上寥寥数言,就有网友留言担心:你说了实话,往后在律师圈怎么混呢?谢谢这位朋友。只要是符合中央依法治国方略,符合党和人民对律师期待,符合司法实践的言论,没什么可怕的。
网上有类似资料,故名“也谈”。
二、不推荐
某同行写过类似文章,总结了常见的几个不靠谱类型,作者较为认同其中三个:
1、关系律师:
当事人对关系的迷恋,不亚于蜜蜂对花蜜的执着。一般上来第一个问题:律师,你在……可有关系?
曾遇到过一个咨询,问取保候审要花多少钱。我说:“不花钱,除了保证金。律师只收取律师费,不能承诺结果。”原来,同一案件的两名同案犯,找关系的和没找关系的一起释放了,找关系的这个不愿意了。然后,我再一问,原来圈内办理取保候审收巨额费用的比比皆是。按照相应的“市场价”,作者至少“损失”一辆中型BBA。(自我心疼五秒钟?)
其实,在中央对司法公正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单靠“关系”影响案件的空间越来越小。我之前说过:没有法律的梯子,人情下不来台。谁都不会因为你的小恩小惠,至自己政治生命于不顾。在法律框架内,与办案人保持良好的沟通是有必要的。但如果突破了底线,那不是害人害己么?即便是有关系,也需要“法律事实”做阶梯下台阶。直挺挺的“硬着陆”,很容易出事,小了破财,大了可能会进去。
今年,中央启动“刀刃向内”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仅靠所谓的“关系运作”,结果会如何呢?
2、“万金油”律师:
这一项,见仁见智吧。说实话,在我接触的省内刑辩圈里,或许有仅做刑事的律师,但目前还没有仅做刑事的律所。人的精力有限,一名律师能把一到两个领域的问题研究透彻就不错了。样样通,难保样样精。如果案情复杂+资金雄厚,大可到北京上海请仅做刑辩的律师。当然,价格也美丽动人。一般是50-100W起步。除了上述情况,能在本省请到主做刑辩的律师也是不错的选择。
3、“大牌”律师:
犹记得刚出道时听过一名资深法官讲课,主题:什么样的律师才是大律师。简而言之:收费高的律师就是大律师。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收费的确是判断“大小”的硬指标。
是否要请“大牌律师”,一是要看这个大牌,和其专业能力是否相关。如果一大堆社会头衔与刑辩业务,甚至法律事务关系不大,再大的牌也无关紧要了。——因为你请的是律师,不是社会活动家。二是,要问清楚,这个案子是谁办。或者谁主办,谁协办,写到委托代理合同上。不少名誉加身的“大牌律师”的时间精力,是要花在开会、讲课、喝酒上的。如果他承诺能亲自办理你的案件,也是你的幸运。但是,尽量避免“转委托”的情况。
三、靠谱的标准:
那么,判断刑事律师是否“靠谱”的标准是什么呢?作者认为,至少要包含以下三项:
1、真诚。这是任何行业做人的底线,律师也不例外。业内交流时,有同仁坦言:“据我观察,百分之八十的律师都是骗子”。当然,他的这个观点没有数据支撑,有些骇人听闻,但不排除业内存在“以骗谋利”的情况。
这是职业伦理层面的问题,不展开探讨。可参照文章 法律与良知丨律师无罪判决之“荣耀”,在当事人利益面前不值一提 。
2、担当。要么不接受委托,要么全力以赴。遇到蛮不讲理的办案人,该投诉投诉,该死磕死磕。当然,要先礼后兵,讲究方式方法。非当事人委托的重大核心利益,可做战术让步,但应该有底线思维。如果没有勇气为了当事人合法利益据理力争,当事人请律师做什么呢?花瓶吗?
3、专业。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非逻辑。刑事案件关于生命与自由,仅有真诚、担当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及娴熟的执业技能。
以上三项,是核心。至于过往经历,社会资源等可做考量因素。
四、委托注意事项:
(一)寻找路径
1、亲友推荐:信任的成本很高,委托不当的成本更高。遇到刑事风险,手忙脚乱中,一定会有亲友推荐律师。这个时候,一定要一份律师的简介,对比“靠谱”的三项标准,和律师见面聊一聊。
2、网络寻找:互联网上看到的,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还是要见人,必要时看看律师执业证,看看律师亲办成功案例的裁判文书。
3、至少见三位:请刑事律师不是小事,一定程度上,委托律师是否得当影响着亲友的人生轨迹。所以,不要着急,“货比三家”还是必要的。一般情况下,律师的档期排的会比较满。要提前预约时间,不要太在意律师费用,“物美价廉”在律师行业中几乎不存在。这一点上,刑事律师犹如医生,不可能同时做两台手术。又不完全与做手术相同——医生可以换装洗手直接上手术台,而律师想做好案件,一定要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做阅卷、取证等工作。
遇到过好几次,因为纠结费用,在期限届满前决定委托的。但时间冲突,只能谢绝。作者宁愿损失那点经济利益,也不愿为了“赶工期”影响服务质量。
(二)委托后需要做些什么?
有人认为,合同一签,律师费一交,后面就没事了。不是这样的。随着案件的程序推进案件事实也逐渐会浮出水面。有些辩护工作,是需要家属进行积极配合的。比如,有没有对当事人有利的证据线索等。
一个刑事案件要取得好效果,离不开“刑辩铁三角”的相互信任与助力,律师、当事人和家属,缺一不可。遇到过部分当事人对律师意见不够信任,或者对律师工作“指手画脚”,大量时间浪费在无效沟通上。聪明的当事人不会这么做,要么疑人不用,直接换律师。要么用人不疑,让律师把精力和心思用到案件本身。
刑事律师能做什么工作呢?请参照作者这篇文章 关于辩护人。
世间一切存在,皆因阴阳和合。缘起而生,缘散而灭。委托律师亦是如此。为了让读者朋友少走弯路,作者以后会多写一些相关的普法文章。以文结缘,欢迎关注。祝每一位遇到刑事风险的家属都能请到心仪的律师,陪伴你们逾越寒冬,迎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