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9 07:24:05来源:法律常识
这几天,法律界出了个大新闻。
成立近两年的杭州市互联网法院近日颁发出其首个“诉前行为保全”,而且所涉案件中的双方均非“无名之辈”,一方是马云爸爸旗下的“蚂蚁花呗”,另一方是知名企业数据服务平台“企查查”。
这事儿的法律意义富姐不太懂,富姐知道的是,马云爸爸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花呗直接一纸诉状把企查查告上了法庭。
企查查到底有多狠,连马云爸爸都敢坑?
事情还要从2个月前说起。
今年5月5日,企查查平台通过站内消息、“雷达监控”服务的监控日报、以及邮件等方式向其订阅用户推送了“蚂蚁微贷公司新增清算组成员应君”的信息,并将该等信息的风险级别列为“警示信息”。
企查查平台中截至7月1日仍然存在“花呗”清算组信息
但据裁定书披露,事实上,蚂蚁微贷公司的清算组信息系2015年清算组设立时的备案信息,蚂蚁微贷公司从未正式进入清算程序,一直处于正常经营的状态。
但企查查这一波乌龙操作,捅出了个大篓子。
在这一错误信息的误导下,外界以为运营花呗产品的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进入清算程序,市场和用户开始出现“激动”情绪。
蚂蚁金服也给吓坏了,支付宝和花呗的用户多达数亿,涉及的资金高达数万亿,要是任由“花呗破产清算”的谣言越传越离谱,后果将不堪设想。
当天,蚂蚁金服紧急对外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澄清,作为关联公司的上市公司阿里巴巴也立即同步发布了澄清公告,避免出现股价的波动。
此外,在事件发生后,花呗方面向企查查发出了律师函,但企查查在收到该函件后未进行任何回复,亦未采取相应的措施。
随后,愤怒的花呗以涉嫌不正当竞争将企查查告上了法庭,并提出了民事诉讼以及诉前行为保全的申请。
看了裁定书,你就知道花呗为啥这么气愤了:
企查查作为专业企业信用信息提供平台,并且以收取费用的方式有偿向其用户提供服务,理应尽到足够的审慎义务,在信息准确度的校验方面投入足够的时间及成本。然而,企查查对于能够从政府免费公开数据库或申请人端简单核验即能得到的信息仍然不予审核和检验,导致错误信息的广泛发布。
公众号:杭州互联网法院我院作出首个诉前行为保全!起因竟是“企查查”一条关于“花呗”的信息......
杭州互联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组织双方进行听证,最终法院裁定企查查公司立即停止发送相关信息的行为,以及立即进行事实澄清的行为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发布了法院成立近2年来的第一个诉前行为保全。
富姐发现,花呗的遭遇,并不是个案。
近几年,天眼查、企查查、启信宝等企业信息查询平台出现在大众视界的频率越来越高,但这些平台上的数据不断出现差错,给各方造成极大困扰。
前段时间,天眼查的数据导致一家公司无辜牵扯进一桩诈骗案。
今年4月20日,央视《焦点访谈》报道了一宗打着国家政策扶持旗号的新能源项目投资骗局。报道披露了该项目的发起方为光合集团投资的光合华旅产业投资发展(深圳)有限公司,还引用了天眼查等平台的数据,来佐证光合集团与光合华旅产业投资发展(深圳)有限公司的关系。
报道播出后,光合集团发声明称,光合集团投资的光合华旅产业投资发展(深圳)有限公司与诈骗平台“光合华旅新能源投资平台”的骗局无任何关系,工商信息系被冒用。
同时光合集团截取了天眼查、企查查、启信宝平台上光合华旅产业投资发展(深圳)有限公司的工商信息,发现多处错误。
此前,还有报道称魅族进行了股权变更,大股东由黄章变成珠海虹新动能古钱投资基金。很快魅族官方予以辟谣,称网传天眼查、企查查、启信宝等截图均为错误信息。
2017年还有媒体报道称,天眼查“大量泄露四川企业相关法人、股东、联络人等人员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核心隐私”,涉及企业包括四川新希望集团、四川长虹电器等多家川企。
有多个企业主告诉富姐,天眼查、企查查的信息极其不准确,有的是公司被卖,有的是商标被匹配到了别家公司,还有的是法人信息错误等。还有诸多用户在网络平台爆料称,天眼查存在错误信息,沟通后却依然不予删除。
此外,天眼查去年还被《法制晚报》爆出无icp经营许可证非法经营事件。自身作为信息查询网站,却被无证经营打脸,恐怕没有比这更讽刺的事儿了。
更有甚者,据《鞭牛士》报道,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企业主不希望负面信息被展示的可乘之机,利用天眼查、企查查、启信宝等平台开展“有偿删帖”等灰色交易,“天眼查删一条信息3000元,企查查删一条信息6000元”。
而对于媒体质疑的“灰产”,天眼查一方面坚称,天眼查的核心商业模式聚焦于为用户提供价值,现在及未来绝不会存在任何付费删除数据的业务,内部也不存在此漏洞。另一方面却表示,已与淘宝及相关店家进行交涉,敦促各方尽快取缔这些店家的不法行为。
这么接二连三的“乌龙”,在法律的边缘疯狂试探,天眼查、企查查们真的靠谱吗?
富姐发现,这些平台大多对外宣称自己收录了全国超几亿家社会实体信息,包含上市信息、企业背景、企业发展、司法风险、经营风险、经营状况、知识产权等300多种数据维度。
那么,这么多数据天眼查们都是从哪里弄来的?
据了解,这些平台的数据大多是公开采集,渠道分别是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版权局。
从数据获取的角度来看,这些平台的技术壁垒并不强,那么其核心竞争力就应该体现在数据处理能力上。但现实情况是,它们的数据整合能力远远没有跟上,信息呈现的准确性成了突出问题。
今年4月,网传企查查抄袭香侬科技AI技术
数据的准确性问题还没得到解决,但天眼查、企查查们已经有了更大的野心。
它们似乎已经不满足于仅仅作为提供企业数据的平台,通过精准的“蹭热点”,它们已经开始扮演起媒体、公知的角色,在舆论场上轻易就可以造成巨大的影响。
现在很多媒体,在查股东投资关系、股权结构时,都选择了这些工具。甚至还有一大部分媒体,利用天眼查们给出的查询结果,搞出了一系列重磅新闻。
天眼查和企查查两个平台还会即时推送一些企业工商信息的最新动态,甚至将这些新闻同步给诸多媒体。
今年5月,天眼查向合作的诸多媒体发布快讯《如涵控股上市不足2月,阿里巴巴等8股东退出》,诸多媒体也都进行了新闻报道。但事后发现,这又是天眼查搞出的一桩乌龙案。
此外,天眼查和企查查还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在知乎等平台上也是拥有数万粉丝的大V。每当有社会热点事件发生,它们都能迅速跟进,“蹭热点”的速度连许多自媒体都自愧不如。
从“如何看待湖南怀化新晃操场埋尸案?”到“百度 AI 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遭现场泼水 ?”再到“如何看待王俊凯父母开奶茶店?”,它们都能站将文章和自家产品完美结合起来,影响舆论走向的同时也打了一波免费的广告,还被粉丝夸赞“三观极正”。
新城控股董事长涉嫌猥亵女童事件,天眼查在知乎上的回答
等有了影响力,就可以开始变现了。毕竟,这些平台都不是慈善机构,也是要恰饭的。
它们一边依照客户需求将平台数据进行分类整合,售卖给投资机构、企业等,另一边在地铁站等场所铺设广告,主打个人用户找工作、查老板、查相亲对象等市场需求,针对C端用户开启会员服务。
天眼查投放的广告
事实证明,卖数据确实是一门好生意。企查查自2015年就已实现盈利,企查查CEO杨京在2018年透露3年内产值预计达到20亿。
至于信息到底准不准确,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这些平台早已在其用户协议中把锅甩得干干净净。
启信宝用户协议
比如启信宝就在用户协议中声称:“对于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与准确性我们不做保证”“因此造成一切不利后果由您自行承担”。
商业社会里,没有什么比信用更具价值。
这些平台的颠覆之处在于,它们把复杂无比的大数据做成了连广场舞大妈或者退休老大爷都会用的产品,既可以为B端用户提供专业的商业调查分析,也能为C端用户消除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决策失误,极大满足了企业、个人的商业查询需求,自身也成为明星创业企业。
但是,作为具有强大公信力和广泛影响力的平台,天眼查们提供乃至主动传播的企业数据一旦出现严重错漏,这些信息对B端和C端用户来说就都没有意义,甚至可能对用户造成伤害,造成无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现在看来,它们已经离自己的初心走得太远了。
被媒体质疑后天眼查的回应声明
2018年中用户就已超过1亿的天眼查,将自己的使命定义为“公平看清世界”。而在天眼查创始人柳超看来,公开数据是蕴藏无限商业价值的宝藏,蕴含着被人们忽略掉的高价值信息:
就好像一块木头疙瘩只值10块钱,但经过雕刻、加工、包装最终变成工艺品后,可能卖到10万、100万、1000万。大数据也是一样。
柳超一不小心说了一句大实话,使命再高尚,数据最终还是要用来卖钱的。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但是,富姐还是想多说一句,公司要赚钱本身无可厚非,关键是要提供真正有料的产品或者服务。
数据本身没有感情,用好了能创造社会价值,用不好就是在“作恶”。天眼查、企查查们拿着别人的信用卖钱的时候,可千万留神别把自己的信用也给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