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捕后取保候审的时间是多久,看守所多久可以取保

时间:2022-09-24 16:20:05来源:法律常识

人一旦被抓,也就是刑事拘留了。拘留之后,在24小时之内会被送到看守所内羁押。(如果公安机关超过24小时并未移送到看守所羁押,涉嫌程序违法)

亲属、朋友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拘留的,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拘留的最长期限是30天。但是,拘留之后报请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期限是7天,因此实际拘留的最长期限是37天(30+7)。

在这漫长的37天的拘留期内,公安不会闲着没事,程序继续往下走,公安在这期间内会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

一般情况下,公权力行使相对比较谨慎,哪里敢随随便便抓人呢。所以公安一开始的拘留必定是掌握了初步的证据。

这个时候检察院批捕了。家属收到了检察院的批准逮捕通知书。

此时,人,继续呆在看守所里。从这时候起,为了掌握更充分的证据,公安开始了更为细致、全面的侦查。

侦查期限一般是两个月,但就涉嫌较严重的案情而言,经过上级人民检察院的批准,侦查期限最长可达7个月(2+1+2+2)

侦查过后,案件会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一般期限是1个月,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15日。若检察院认为需要,会将案件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补充侦查应在1个月内完毕。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后移送检察院,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若检察院用尽两次退回补侦的权力,则案件从第一次移送到检察院起算,再到检察院将案件移送到法院审理,其间最长有6.5个月(1.5+1+1.5+1+1.5)。

法院接到检察院移送的审查起诉案卷,将在7天内审查决定是否立案。法院受理立案之后,一审审理案件的期限一般是3个月,特别重大的案件,还可以延长3个月。公诉人发现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法院可以延期审理的,延期审理不得超过两次,补充侦查时间为1个月,完毕后审理期限重新计算。因此案件若算到一审作出判决需要20个月(3+3+1+3+3+1+3+3)

换句话说,如果检察院和法院在审查起诉和审理的过程当中,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需要继续补充侦查的,都可以退回补充侦查,并且都有两次补侦的机会。其中法院审理过程中,检察院作为“上菜者”如果认为菜做的不好,可以建议法院退回补充侦查,法院一般不得否决。

一审判决作出之后,当事人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十日二审开庭前,检察院有一个月的不计入审理期限的阅卷时间。二审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符合条件时可以延长二个月。因此,二审阶段的最长羁押期限为5个月(2+2+1)+10天

以上情形是二审直接作出了判决,若二审没有作出判决,而是发回重审了,则一审判决尚未生效,那么嫌疑人依然在看守所羁押,这时案件回到一审法院,案件需要一审法院重走一遍程序,按照上面的分析,一审法院作出判决需要20个月时间。一审结束,案件又进入二审,二审阶段审结的需要5个月+10天时间。换句话说,当案件发回重审的,法院作出判决仍旧还需要花25个月+10天。

然而,案件不一定会拖到最长的期限,公检法在认为案件事实清楚时,也会很快地推进案件。但是,对于犯罪嫌疑人来说要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如果案件复杂,侦查、起诉、审判所有程序均按照最长期限计算实际羁押期间:实际拘留期限37天,侦查期限7个月,审查起诉6个半月,一审判决作出20个月,二审直接审理的5个月总共39个月(3.25年)之久;若二审发回重审的需要25个月多合计64个月(5.3年)之久。

行文至此,一言以蔽之---“一进看守所深似海”。从戴上镣铐那一刻起,理论上意味着最长即将在看守所里要呆上3到5年。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一些热点新闻事件当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嫌疑人一关就是好几年,普罗大众若从最朴素的正义观出发,可能会本能地认为是不是有什么“猫腻”,都还没判决关这么久是不是被冤枉了。质疑精神总是好的,但本文的分析进路展示出这一切都是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诉法》规定的合法的羁押时长。

以去年的热点新闻事件为例。吴亦凡在2021年7月31日因涉嫌强奸罪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2021年8月16日,北京朝阳检察院批准逮捕吴亦凡。2022年6月10日,吴亦凡案一审开庭。可以看出:吴亦凡拘留到一审开庭,在看守所羁押将近一年的时间,而这还仅仅是一审开庭时间,目前流出的消息来看,并不知道该案一审何时宣判,是否还有二审等等。

当然,看守所呆了一般也不是“白呆”,当事人被羁押了3到5年,被判决实刑之后,是可以进行折抵的。

关押在看守所的时间可以折抵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的刑期,不能折抵无期徒刑、死刑的刑期,也不能折抵缓刑考验期。当事人最终被判决拘役、有期徒刑的,先前羁押一日可折抵拘役、有期徒刑刑期一日;判处管制的,先前羁押一日可折抵管制刑期两日。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可以说没有什么比失去自由更让人难受的了。劝列位将其权当饭后谈资就好,倒也不必深谙其中规则。真的到了身陷囹圄那一刻,当事人需要的也不是这些知识,而是一个精通法理人情的律师,在侦查阶段尽早和当事人沟通,做到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在侦查、起诉和审判阶段都可以提起,但是《刑诉法》赋予这个权利,不意味着可以取保候审。程序越往后,案件证据越多,和公权力对抗的意味越强烈,顺利取保候审的难度则越大。因此,“兵贵神速”,在嫌疑人被拘留起的37天内,律师尽早做到和公安机关沟通,提起取保候审,案件往后当事人即便被批准逮捕了,当事人也已经处于“自由身”。而不是嫌疑人已经被逮捕了,在看守所里呆了很久了,家属才被告知只能委托律师进行会见,这个时候再想办法取保的难度已经升了一个level,这场“诉讼战争”此时已经落于下风了。

望周知!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刑事案件 拆迁人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