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5 20:21:36来源:法律常识
引言
在我国医美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民营医美机构一直是行业发展的主力军,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大众对医美的接受度逐渐变高,医美行业因此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专业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769亿,2019年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13000家。但随着医美市场的逐渐饱和,加之2020年疫情的影响,医美行业开始面临洗牌,对医美机构来说,除了提升自身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之外,如何规避经营中不必要的法律风险,也应当成为医美机构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关键词:医疗美容 法律风险 风险管理
一、医疗美容行业的现状
医疗美容行业,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修复与再塑。医疗美容与生活美容的最大区别在于,生活美容不采取创伤性和入侵性的技术方法。医美行业经过前几年的野蛮生长,行业中主要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一)医美行业增速放缓进入调整期
2013-2018年期间,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受益于网红经济的带动作用,消费者的需求爆发,医美行业高速发展,涌现了大量的医疗机构。而从2018年开始,行业发展逐步放缓开始逐步进入洗牌期,消费者开始注意对于医美机构是否正规合法进行判断,而且频繁发生的医美事故也导致很多消费者开始对医疗美容持观望状态。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开始有大量的机构退出,行业洗牌逐步加剧。
在未来3-5年内医美行业依然处于自我调整与变革期,在此时期内医美机构如果能够通过良好的营销和医疗技术建立起口碑,并且控制住相关风险,将逐渐在行业中站稳脚跟。
(二)普遍存在超范围经营的情况
医美机构根据设置要求的不同可分为美容医院、医疗美容门诊部和医疗美容诊所,据统计2019年全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有13000家,其中医院类大约29.1%,门诊部32.9%,诊所类38%,不同等级的医美机构所能开展的医疗美容项目是有较为严格的规范和限制的。但是在实际经营中为了追求利润,超范围经营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在合法的医疗机构中仍然有15%的机构存在着超范围经营的情况,比如诊所中没有设置整形外科却开展了隆鼻术的手术;比如门诊部开展吸脂手术等情况。除了合法机构超范围经营的情况,行业中更是有大约80000家的生活美容机构非法开展医疗美容项目。
超范围经营甚至是无证经营对于机构来说存在较大的风险,尤其是处于创立初期的机构,一旦发生医疗事故或者被行政机关处罚,都会可能对机构的经营产生较为严重的打击。
(三)诊疗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规范的行为
医美机构诊疗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从相关诉讼案件来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诊疗操作不规范,包括未交代清楚手术不良反应,对项目的效果过度承诺,使顾客对于美容的期望值过高。医生由于操作不熟练/不专注等原因,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创口出血等情况。仪器使用不规范,包括仪器操作人员未经过正规培训;未按照仪器操作规范使用/更换耗材,未使用经NMPA批准的仪器/耗材。操作消毒不规范,未严格按照无菌要求进行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器械灭菌等。卫生环境不规范,未按照要求对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进行日常清洁与消毒、强化清洁与消毒,清洁工作复用处理不当等。
上述常见的不规范诊疗行为,一方面可能会影响诊疗效果,降低医美机构的口碑;另一方面,不规范的行为可能会成为医疗事故主要原因,最终给机构带来法律上的风险。
(四)非法从业者数量众多
2019年中国医美行业实际从业医师数量为38343名,而2018年卫健委统计年鉴显示整形外科专业医院医师仅3680名,全国13000家医美机构的标准需求的医师数量数量大约为10万人,按照该数据推算,医美行业医生缺口巨大,但是专业人才的培养并非朝夕而成的,正规医生培养时间需要5年至8年,短期内无法满足缺口。由于医美产业给人一种“来钱快,诱惑大”的感觉,因此滋生了大量自称“医生、专家”的非法从业者,仅通过培训机构短期速成的培训后,即开始“无证行医”,根据中整协的统计医美行业的非法从业者至少在10万人以上。
众多的非法从业者给医美机构在人员管理方面带来了压力,如何能够聘用并且留住专业的从业者,提升机构的竞争力;如何解聘不符合公司要求的员工而不产生法律风险,这些都是机构需要面临的问题。
(五)针剂和器械假货遍地
尽管目前国家着重在治理医美行业的针剂造假和走私问题,但是针剂产品的隐秘性强、易携带、流动性高,往往只能在事发后举报,执法部门难以实施全面的打击,非法注射屡禁不止。根据相关机构的调研显示,市面上流通的针剂正品率只有33.3%左右。针剂产品必须按照医疗标准运输才能保证药品的有效性,通过走私、个人携带等非法渠道的方式进行运输无法保证针剂的活性和安全性。另外,针剂市场上还存着同品牌针剂以次充好,包装是水货,但是注射物是假货,由于缺乏中文说明及标示,导致真伪难以辨别。
医美设备也同样深受假货困扰,由于医美设备价格高昂,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市场上大量存在以次充好,甚至设备原理都完全不同的假货。
对于医美机构来说,医美机构在流程的管理中应当注意控制渠道,保证自己的产品渠道可以追溯,以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医疗美容行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
(一)医疗纠纷风险
根据上海长宁区人民法院发布的《2015—2019年医疗美容纠纷案件司法审判白皮书》,医疗纠纷诉讼呈现明显增多的趋势,2015年—2019年期间上海长宁区受理的医疗纠纷案件从2015年的9个案件,增长到了2019年的33件,而且所涉及的医院均为民营医院,不断增多的医疗纠纷给民营医院的经营和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从具体的案件情况来看,医美相关的医疗纠纷主要争议焦点在医院告知是否充分、书写病历是否规范、手术操作是否不当这三个方面,而在三个方面恰恰是民营医美机构的软肋。首先对于医院是否充分告知的问题,根据诊疗规范的规定,进行医美服务前应当如实向就诊者充分释明其将进行的治疗项目及相应风险。但是民营机构营利性的特性决定了相较于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美机构更为注重营销效果,就手术团队、手术效果的宣传易对就诊者产生误导。而且很多医美机构中具体医美项目的选择和推荐都由咨询师来完成,由于咨询师并非执业医师,因此往往对于风险的告知不够明确,存在一味夸大诊疗效果的情况。部分医疗机构虽然要求消费者签署相关的风险告知书,但是多数就诊者仍表示,未被提醒详细阅看风险告知书便草率签字,医美机构也未就风险告知书进行详细的说明。
其次,民营医美机构由于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善、执业人员流动性大等因素,导致了在民营医美机构中存在着病历材料缺失,不完整、医疗产品无法溯源、医师资质材料无法提供等情况。病历的制作也往往过于简单,不能及时反映诊疗过程,比如术中植入假体,未及时将假体条形码贴在病历中,最终导致假体的相关信息未在病历中体现。
第三,如何判断手术操作是否有不当行为,虽然可以通过专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但是由于前述病历缺失情况的普遍存在,会给鉴定机构的鉴定带来困难,因此医美纠纷案件中仅有少量案件能够真正能够完成医疗责任的鉴定。
医美中诉讼纠纷的不断增多,对于医美机构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保证营销效果的情况下优化流程,完善诊疗过程,降低败诉风险是每一个医美机构应当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劳动人事风险
医美机构中有部分岗位带有医院、教学、销售等岗位特点,并且从业人员年龄结构较为年轻,人员流动率高,这就导致医美机构在经营管理中不太注意对人事制度的管理,比如对加班和调休如何进行管理、员工的奖惩制度如何设计、员工离职后如何进行保证公司利益不受损害等问题,机构都没有从人事制度上的方面进行设计和安排。这就导致难于对员工进行管理,管理不当很可能会发生法律风险。
同时,对于医美机构来说,优秀的医生资源和销售资源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很多机构为稳定住核心员工,经常采用“合伙”的形式作为员工激励的方案,这样的方案会导致机构中合伙人和员工难以区分,一旦出现员工想要离职的情况,无论是在合伙关系中还是在劳动关系中,医美机构都处于处于被动状态,甚至不但无法稳定核心员工,在员工离职时还需要支付金额较高的经济补偿金、加班费等。那么到底应该采用何种方案才能留住核心员工?如果核心员工决议要离职,又应该通过那些手段才能尽可能的维护机构的利益?这些都是机构在劳动人事管理中所解决的问题。
(三)广告合规风险
医美机构的广告是获客的主要来源,医美机构为了降低成本或者实现更好的营销效果,往往会通过夸大效果等方式提升广告的效果。但是随着医美广告领域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在广告宣传中如果不能注意进行合规审查,可能会给机构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总体来说,医美机构作为医疗机构,通过各种媒介或者直接间接介绍医疗机构或医疗服务的,都属于发布医疗广告,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的公众号、微博账号、APP等新兴互联网媒体,都应当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获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等相关审批文件再进行发布。而且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销售的行为时,还需要在网站首页或者从事经营活动的主页醒目位置公开营业执照登载的信息或其营业执照的电子链接标识。
除了在发布广告前需要得到相关审批之外,对于广告的内容也同样需要进行合规审核,审核的内容包括是否存在广告法禁止夸大服务效果等违规情节,如有违规将会面临怎样的处罚风险,如果使用他人肖像如何避免侵犯肖像权等等。
(四)药品、设备购买及使用风险
正如前文所述,目前的医美用针剂、仪器的市场中都充斥的大量的水货、假货。医美设备和针剂来说,主要风险一是针剂、仪器的质量问题导致的医疗纠纷风险;二是所采购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会导致诊疗效果下降,最终影响到医疗机构的口碑。无论发生何种风险,都会影响到机构的正常经营。
在针剂、仪器市场中如何能够管理相关的供应渠道,保证相应货源的真实性,货源是否真实可查,在相关采购流程中如何签订相关协议,都是医美机构必须进行管理的内容。
三、医疗美容行业法律风险管理方案
伴随着医美机构的不断洗牌,监管措施不断加强,医美机构市场会逐渐走向秩序化,在洗牌的过程中,只有守规矩、重技术、求质量的专业人员和机构才能够长期存在下去,在行业中真正站稳脚跟。医美机构在发展自身技术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对自身的法律风险进行管理,避免意料之外的法律风险给机构长期稳定的经营带来影响。
(一)诊疗行为合规管理
医美机构的规模、类型、管理方式、专科设置、诊疗流程都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并没有一套万用的诊疗规范,那么就需要医美机构设置符合自身需求的诊疗规范。尤其是对于病历的管理,应当以《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13年版)》为基础,结合机构自身的诊疗流程、管理制度,建立起符合自身管理需要的病历管理制度。
只有通过完善的病历和诊疗管理制度,才能在发生医疗纠纷时,提供准确详尽的病历,作为医疗行为合理合法的证据,最终达到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风险的目的。
(二)劳动制度管理
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应当是民营医美机构与公立医院的主要差距,公立医院由于编制、劳务派遣等原因导致即便是公立医院存在着大量的加班、人员流动的问题,人事管理风险也相对较低。但是医美机构多数为民营企业,如果在经营管理中不注意对劳动人事方面的管理,不但会产生不必要的法律风险,还可能会对机构的稳定经营产生影响。
医美机构特点在于医美机构的组成人员相对复杂,包括行政辅助人员、医生、护士、咨询师,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差异极大,但却又是相互衔接,最终共同对消费者的消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对于医美机构来说,不同岗位的人员应当采取不同的制度进行管理。结合医美机构的特点,劳动人事管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人事制度的管理和员工的激励机制的设置和管理。
民营医美机构的人事制度管理,应当摆脱传统医疗管理机构的管理方式,采用现代化的公司管理的方式。以“劳动制度”为核心,通过劳动制度对员工的招聘、试用、管理、离职等各个环节进行管理,使机构在人事任用上取得最大化的主动权,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最终实现提高公司经营效率的目标。除此之外考虑到医美机构同质化严重,人员流动率高的特点,对于公司的核心人员,还应当设置相关的竞业禁止制度、保密制度,避免因为几个核心员工的离职,最终对公司整体的业务造成重大的影响。
对医美机构来说,专业的医生以及咨询师都是公司的宝贵资产,那么为了增加员工与机构的粘性,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股权激励是目前很多医美机构已经在使用的方式。但是无论是激励方案还是相关的协议都过于粗糙,往往就采取简单的“合伙人”的方式进行,这样的方案虽然操作的时候简单易行,甚至仅有口头协议也能够生效。但是无论是对于员工还是对于机构来说,这样的方案都太缺乏可操作性,一旦发生分歧,对双方都会产生较大的损害。
(三)广告合规管理
广告营销可以说是医美机构经营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因此机构往往为了能够降低获客成本,提高营销效率,并不注意对广告的合规审查,医美行业也就因此成了广告处罚的重灾区。一旦发生处罚,既会损失的投入营销成本,甚至会产生负面的营销效果,同时又会使得面临高额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有可能会被吊销营业执照,这样的处罚显然是机构应当规避的。因此对于广告在投放前,需要对于广告的合规性进行审查,比如夸大美容服务效果、利用广告人进行推荐证明等违法广告法的内容不应出现在广告中。对广告法要求的必须出现在广告中的必备内容,也同样需要进行审核,以保证广告中包含该项内容。
同时随着新的民法典的推行,对于肖像权的保护也越来越严格,在宣传推广文章、信息中未经他人许可使用了其肖像,一旦被起诉进入诉讼程序后基本上都会被判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虽然可能在营销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与最终承担的法律后果相比可能会得不偿失。因此涉及肖像权的广告应当着重进行合规审核,避免侵犯他人肖像权。
结语
医美行业经过前几年的野蛮生长之后,目前逐渐进入洗牌期,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哪些机构能够在提升业务的同时,有效控制企业经营的风险,就能在这一轮洗牌中站稳脚跟,实现进步一发展。
来源:华夏医界 韩翼驰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代表法图索骥观点或立场,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