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找合作律所发律师函,生鲜配送账务处理

时间:2022-12-25 12:57:10来源:法律常识

生鲜配送企业应对应收账款的催收技巧:别让你的账款一拖再拖

目前,许多的生鲜配送企业,面对B端客户一般是采取线上支付和账期的方式收款。那么,当遇上账期客户,企业就容易卷入应收账款催收的难题。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买方收取的款项。通俗来说,应收账款是交易过程中产生的需要实际支付的账款。

很多企业感叹,应收账款管理很难,简直难于上青天。尤其对于生鲜配送中小型企业来说,遇到没有合同加持下的酒店、餐馆的B端客户“老赖”也是无计可施。

生鲜配送企业应对应收账款的催收技巧:别让你的账款一拖再拖

那么,我们如何应对应收账款催收?这3种文件请收好,说不定就用上了。

一、对账单

定期对账制度是任何企业必不可少的,有合同的最有效,可以根据合同上的对账周期定期和客户发送账单,有按月度的、季度的、年度的等等。

账单上要写明发票编号、交货数量、单价、总价、已付金额、未付金额等,双方核对无误后签章确认。

为什么要定期对账?

一来便于跟进执行进度,及时确认是否履约;二来双方确认欠款金额及支付时间,便于结算;三是如果客户不支付,对账单可作为起诉的有力证据。

生鲜配送企业应对应收账款的催收技巧:别让你的账款一拖再拖

对账单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

1.双方的公司全称、负责人信息及其联系方式等。

2.对账起止日期,长期持续供货的需写,用来表明对账单中信息是在某一期间内发生的;供货不频繁的可不写,按双方已签合同对账。

3.写明合同编号、产品名称、数量、单价、总价、交货时间或到货时间、验收日期、已付金额、未付金额等,要求客户及时核对。

4.双方核对有异议可提出修改,最终确认无误后,附带客户应及时付款字样。

生鲜配送企业应对应收账款的催收技巧:别让你的账款一拖再拖

二、催款函

对账多次后,客户仍不履约,有必要发催款函了。催款函是一种单方文件,是付款方未按约定支付款项时,收款方经常使用的催付通知书

催款函通常包括:欠款公司名称、欠款事项、欠款时间、欠款金额、催款方的银行账号、最后付款期限等。此外,催款函尾部可以增加欠款方经催款函提醒仍不付款,催款方不得已采取法律措施解决时有权依据合同或法律规定加收利息、违约金、律师费和诉讼费等表述。

催款函注意事项有哪些?

1.催款方的信息要准确,方便欠款方与催款方沟通还款事宜,要写上催款方的联系人、地址、电话、手机、邮箱等。

2.催款函三阶段第一阶段予以提醒,提示付款时间已过,请尽快支付;第二阶段直接催款,限定客户在一定期限内或具体时间付款;第三阶段最后通牒,告知如再不付款,将交给外部律师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生鲜配送企业应对应收账款的催收技巧:别让你的账款一拖再拖

三、律师函

这是应收账款催收的“杀手锏”,成本较高,需要动用外部律师帮助发律师函,律师函由专业律师根据事实和法律来起草,结尾由律师签名并加盖律所公章。

如果欠款方收到律师函后做了回复,收款方应根据其回复内容,积极和对方沟通协商解决。

生鲜配送企业应对应收账款的催收技巧:别让你的账款一拖再拖

如果发律师函后仍不奏效,应尽快办理委托手续,委托律师提起诉讼或仲裁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对账单是双方签章文件,但如果客户收到对账单后不对账也不签章返回,则有必要直接发催款函或律师函了,催款函和律师函是单方通知文件,需要对方签收,这3种文件都可以起到在提起诉讼或仲裁之前,中断诉讼时效的作用。

四、文件发送签收注意事项

关于催款函和律师函的发送和签收,重点提示下述几点:

关于快递详情单的填写,在内件品名栏中一定要填写详细了,不要简单就写“催款函”或“律师函”三个字,建议写成如“XXXX号合同欠款事宜催款函”或“XXXX项目欠款事宜律师函”等,避免买方签收后否认其收到的文件是卖方发出的XXXX合同或XXXX项目催款函或律师函;及时向快递公司索要对方签收记录。

保存好快递详情单及签收记录,将来作为证据提供给法院或仲裁机构,作为诉讼时效中断的证明。

生鲜配送企业应对应收账款的催收技巧:别让你的账款一拖再拖

为了确保对方收到催款函或律师函,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发送,用邮寄的方式寄送,同时还可以辅助用邮件或微信等方式发送,发送以后,还可以和对方电话沟通已经向其发送了律师函,收到律师函后及时沟通。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刑事案件 打官司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车祸 工资 补助费 债权 伤残 程序 鉴定 条件 找律师可靠吗 拆迁人 期限 兵法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律师办理建设工程法律业务操作指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