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9 00:40:26来源:法律常识
回望来时路 阔步新征程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月7日讯过去的五年,宁德市两级法院紧紧围绕司法工作目标主线,坚持服务大局、开拓创新,一项项创新举措,精准击破司法工作开展的“梗阻”,点点滴滴筑起司法服务的“新高地”。
过去的五年是砥砺奋进的五年,也是硕果累累的五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78688件,办结275731件,审结率98.94%,分别同比上升41.57%、45.68%和2.79%,一桩桩案件的判决,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人民群众的心田,让司法为民的承诺更掷地有声!
坚持忠诚履职
担当绘就平安底色
2018年1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国部署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这一重大决策部署,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巩固。
令出如山,雷霆万钧。专项斗争伊始,宁德法院自觉对标党中央部署要求,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在工作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上下联动、相互协作,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担当、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2018年3月,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一起涉案人数33人、涉案金额?2000多万的重特大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敲响了我省“扫黑除恶”第一锤;2020年11月,宁德中院依法审结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毛仁春涉黑案,该案作为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例,在全国扫黑办新闻发布会上发布;2018年底,在办理谢某彬涉黑案中,宁德中院针对该案组织成员拉拢十余名未成年在校生参与犯罪的情况,向宁德市教育局发出司法建议,该建议被评为“全省扫黑除恶十佳司法建议”……
五年来,宁德法院攻坚决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深入“打财断血”“打伞破网”,推动长效常治,共审结黑恶案件211件1090人,“黑财”执行到位2.84亿元,向重点领域监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82条。宁德中院获评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宁德中院刑一庭获评全国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
荡涤黑恶,方可伸张社会正义;守护幸福,群众才能舒心安宁。宁德法院聚焦民生福祉,全面贯彻实施民法典,五年来共审结民商事案件142621件,其中涉及住房、教育、就业、医疗等民生案件11418件;推进家事审判方式改革,落实离婚证明书、人身安全保护令、离婚冷静期等制度,审结家事纠纷案件22514件;完善劳动仲裁与诉讼衔接机制,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推行工资报酬“先予执行”机制,为劳动者追回损失5609.22万元。宁德法院人将平安建设融入使命当中,用忠诚履职让老百姓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高,安全感更足。
坚持为民司法
民生答卷再添厚度
“没想到不用打官司,就可以拿到赔偿款,这下父亲终于可以安心养病了。”2020年9月9日,在周宁县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区诉非联动中心,看着“新鲜出炉”的调解协议书,受害人儿子阮先生感叹道。
2020年7月,杨某受雇在驾驶铲车施工时轮胎突然爆炸,导致阮某左眼受伤。经送医就诊,确认阮某左眼失明。此后两个月,阮某多次向施工单位及杨某索赔,但始终未果。
同年9月1日,听闻周宁法院在李墩镇成立了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区诉非联动中心,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阮某向该中心申请了调解。没想到从调查取证、分头协商、组织调解到达成协议,周宁法院仅一趟便让阮某拿到了赔偿款。高效集约的运转模式,得益于法院“四型”联动中心的建设。
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也是全面深化司法改革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宁德法院牢牢抓住一站式的关键定位,将诉非联动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实行挂图作战、项目管理,创新建设“主导型”“项目型”“嵌入型”“社区村居型”诉非联动中心186个,加快形成了“非诉解纷挺前、法院裁决断后”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
同时,宁德法院精准对接人民调解、行业调解、专业调解、律师调解,有效衔接行政调解、行政复议、仲裁裁决,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市的多元解纷平台;推行“云”解纷、“云”管理模式,深化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福建移动微法院及12368热线应用;自主研发集案件审理、调解员管理、线上解纷、业绩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宁德法院诉非联动平台,聚合各类调解组织,实现互联互动、全程留痕、预警监管。司法能动的充分发挥,让每一位当事人享受到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服务,做到“走进一个门、事务一站清”“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
2021年,全市法院委派、委托调解案件17825件,调解成功率62.93%;其中,同意诉前调解案件16213件,占新收一审民商事案件72.92%;全市万人成讼案件81.82件,为全省最低;一站式建设质效评估位居全省法院第一名。
坚持司法能动
服务大局善作有为
如果拨出一天当中的8个小时,你可以做些什么?
8小时,仅够务工人员小郑从湖北老家驾车驶入福安境内,仅够一线工人夜间好好睡上一觉。但在福安,由赛岐法庭创新推出的“八小时速裁”机制,却足够对简单劳动争议案件进行立案、分案、司法确认,并将具备强制执行效力的裁判文书送达当事人,解决困扰小郑4年的工伤赔偿难题。
“八小时速裁”机制,是宁德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力服务中心大局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宁德法院立足“更高标准锚定目标、更高质量创新发展、更高水平保障民生、更高站位探索新路”要求,依法履职,精准发力,不断强化司法服务保障,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有力保障。
五年来,宁德法院坚持“五商”原则,以打造“宁德服务”司法行动为抓手,出台服务保障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意见和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5条措施,通过“法官驻企日”制度、司法服务企业线上直通平台、服务企业热线电话等便企暖企措施,让企业感受到了法治温度。
聚焦走好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宁德法院出台服务保障30条措施、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10项举措,依法惩治各类坑农害农犯罪,集中开展“涉贫”案件“清零”专项执行行动,共向困难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2545.5万元,减缓免交诉讼费1174.53万元。通过“驻村挂职+产业”扶持机制,宁德法院为贫困乡村落实帮扶资金3428.82万元,帮助发展项目37个;所办的“宁德大黄鱼”地理标志商标侵权案入选2020年度福建法院商标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
立足闽东山海优势,宁德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在全市打造起“防治罚修”一体化的生态司法保护模式,先后出台了服务保障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见、创新“生态司法+保险”修复机制,并成立覆盖全市主要河流的驻河长办法官工作室、联络点16个,建起生态司法实践教育基地6个。其中,海上养殖综合整治“1+4”诉非联动模式,被评为全省生态环境司法十大创新亮点;创新廊桥文化遗产跨省市协同保护机制,助力文脉赓续与历史传承,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的工作报告。
坚持守正创新
司法公信稳步提升
2019年8月29日上午,宁德中院公开审理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开庭,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双方均未来到庭审现场。身处厦门的上诉人代理律师与在宁德的被上诉人代理律师分别在各自的办公室里,通过“移动微法院”参与了庭审。
通过手机微信,双方在法官的主持下完成了庭前调查、法庭答辩等程序。不到30分钟,诉讼双方就达成了调解意向。这场跨越时空的庭审,正是福建移动微法院上线以来的首个实战运用成果。
近年来,宁德法院主动拥抱现代科技,勇立发展潮头,积极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办案办公平台线上线下融合应用,探索互联网司法新模式,努力实现“智审、智执、智服、智管”——
2018年4月,宁德中院依托智慧法院建设,在全省率先成立执行服务中心。“一站式”的执行服务中心不仅可为案件当事人提供案件查询、司法拍卖、失信曝光、执行联络等“阳光”服务,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更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创新,建成了“执行天眼”系统与“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解决了过去“人难找、财难寻”的执行“痛点”问题。
2018年底,宁德中院设立了24小时自助司法服务区,全天候为当事人服务,当事人不必预约法官,可在任意时间实现诉讼材料自助流转、自助立案、案件查询、文书打印等,让群众在诉讼服务中有更多获得感。
2018年11月,宁德中院上线RFID智能档案流转系统,将法院的案件卷宗通过RFID非接触式数据采集的方式,更加安全地完成档案流转,形成档案的溯源追踪数据库。自主开发建设的智慧法院微云办公系统,实现了法院组织、建设、运行的全方位智能管理。
2019年8月,宁德中院作为福建法院唯一试点单位,全力推进移动微法院的本地化、个性化完善工作,形成集手机立案、电子送达、移动庭审、微信缴费等20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福建移动微法院”平台。两年多来,全市法院依托该平台共网上立案19271件、跨域立案950件、电子送达4594件、网上开庭3643件,做到老百姓打官司“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未来,宁德法院将继续勇担使命、扛起责任,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努力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法治保障。
(本报记者 龚丽雯 通讯员 陈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