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9 08:15:49来源:法律常识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伟伦 通讯员 牟文洁
“原本医院资金周转不开,这下还款压力减轻了,我也没那么愁了!”近日,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法官杨杰在审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考虑到被告投资经营的医院已被列入疫情定点收治后备医院,为保障其做好医院收治患者的准备工作,法官及时进行在线调解,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
据了解,朱先生投资经营着北京的一家医院。2019年3月,朱先生与白女士签订合同,向白女士借款313万元。朱先生将医院经营权及设备设施等作为抵押物对借款合同进行担保,并约定了还款时间及方式。因朱先生偿还110余万后,未继续履行还款义务,白女士诉至法院。
为实现防疫审判两不误,杨杰法官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按原定时间通过“北京云法庭”开庭。被告朱先生表示,其投资经营的医院已向相关部门申请作为疫情定点收治医院。一旦疫情扩大、病例增加时,医院将用来收治患者。而目前医院的经营状况不佳,一次性还款难度较大。
了解情况后,杨杰迅速厘清案情,认定被告确应偿还欠款及滞纳金200余万元。如果以判决结案简单、省力,但判决后被告短期内履行还款义务的能力较弱,案件一旦进行执行程序,会对其信用造成一定影响,医院的资金周转也将存在问题,难以达到后备医院收治病人的要求。
为切实保障好医院的抗疫工作,同时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庭审中,杨杰向原告解释了当前疫情发展形势,希望原告能作出一定让步,宽限被告的还款时间,保障医院有足够资金做好病房改造等工作。经过法官的一番调解,最终原告同意被告分期返还,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被告朱先生承诺于3年内分7笔还清欠款210余万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