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找比较好的婚姻律师,昆山找比较好的婚姻律师咨询

时间:2022-12-29 11:21:34来源:法律常识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遇到坏人坏事要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这既是一种可贵的个人品格,也事关弘扬社会正气。今天,我们从法律的角度,来聊聊这个话题。

大家都知道,法律面对的,常常是一些生活场景。当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法侵害时,敢不敢果断制止?更进一步说,当你见义勇为后,却面临“有理说不清”的不利后果时,你还敢不敢挺身而出?相信有些人会产生犹豫。

“该出手时不敢出手”,怎么办?这就需要制度来“撑腰”了。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出台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并公布了7个涉正当防卫的典型案例,为弘扬社会正气、鼓励见义勇为提供了法治底气。

遇不法侵害时,法律允许人们“该出手时就出手”,这在刑法上叫做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权是我国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其立法本意,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自1997年刑法施行以来,这一制度总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在有些案件中,也存在把握过严甚至严重失当等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司法实践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其中一个原因是,对正当防卫的认定标准、对防卫人“退避义务”的要求太高了。说白了,就是要符合一系列比较严格的条件,才能被认定为构成正当防卫。这样一来,导致有些属于正当防卫的行为不被认可。这样的案例如果越来越多,就会让人在面临类似情况时畏首畏尾,助长了“谁能闹谁有理”“谁受伤谁有理”等不良现象,进而影响社会风气。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这次《指导意见》的出台,就是对准这些问题去的。意见提出,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和立法精神,对于符合正当防卫成立条件的,坚决依法认定。尤其是其中规定,“应当立足防卫人在防卫时所处情境,按照社会公众的一般认知,依法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断,不能苛求防卫人。”就像最高人民法院一位相关人士所说,要把防卫人当普通人,不能强人所难。这一令人倍感鼓舞的规定,切实矫正了实践中的一些错误倾向,体现了司法的关怀和法律的温度,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

认定正当防卫“不能苛求防卫人”,在司法理念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正如法谚所说:正当防卫的适法性及不可罚性,其基础来自于一般人本性的感情。对司法实践来说,这意味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和立法精神,按照社会公众的一般认知,依法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断。这充分说明,在刑法威严的目光中,也能透显出法律对人性的关怀、对人在危急处境中的体谅,以及对“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法治精神的坚定捍卫。

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对正当防卫这么重视?事实上,我们稍微回顾一下就能发现,近年来,像“于欢案”“昆山龙哥案”等涉正当防卫案件,屡屡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为什么会这样?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和正当防卫相关的案件,常常既关乎法律,也关乎人之常情、世之常理;关于这些案件的审理和判决,往往牵动着人们心中关于公平正义的直观感受。

因此,中国的司法绝不能是“机械司法”,而要兼顾天理、国法和人情。将法律的专业判断与民众的朴素认知融合起来,以严谨的法理彰显司法的理性,以公认的情理展示司法的良知,才能更好回应社会关切。擦亮与不法行为作斗争的法律武器,也才能更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全社会养成见义勇为的浩然正气。

这正是:司法明是非,法律有温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打官司 合同 刑事案件 甲方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工资 补助费 找律师可靠吗 债权 伤残 程序 鉴定 条件 拆迁人 期限 律师办理建设工程法律业务操作指引二 兵法 标准 交通肇事 律师自己打官司是不是不用找律师 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