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30 07:17:08来源:法律常识
礼赞中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四十周年
张华东,中共党员、民盟盟员,律师、企业法律顾问、人力资源管理师、社区应急管理师、全国心理普及工作者、高级国际财务管理师、财富传承管理师、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律师公益达人、法律养生推广人;现任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北京市区两级律协律师代表、北京市律师协会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朝阳区律师协会参政议政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朝阳区律谐律师调解中心监事、北京企业法治与发展研究会企业诉讼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影视娱乐法学会理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企业人才分会理事、律视界知识产权服务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躬身践行,推动法治改革
———访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华东
当今,积极构建法治化社会已经成为全体国民的共识。通过四十余年的法制建设,很多律师对于"法治化"的真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如何更为高效、更为人性化地解决社会上的矛盾纠纷,成为很多律师所思考的新课题。
张华东作为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律师,通过长期以来的躬身践行,积累了大量的法律服务心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华东律师的心路历程,体会他的法治感悟。2001年参加法律服务工作至今,他主办或参与办理各类民商与经济类的仲裁与诉讼案件近 500余件,主持调解民商事、知识产权类案件近500件,2012荣获北京市公民献血委员会颁发优秀志愿者奖章、2016荣获国家卫计委、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央军委卫生局颁发 2014-2015义务献血志愿者铜奖、2017 年、2018 年分别荣获北京市朝阳区律师协会公益委 2016 年度、2018年度公益活动特殊贡献奖、2018年获北京市朝阳区律师协会 2015-2018年度"北京市朝阳区社会公益奖"荣誉称号、2019年荣获北京市律师协会 2015-2018年度"北京市优秀律师"荣誉称号。张华东律师办理的部分案件曾受到中国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山东电视台、辽宁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中国法院报、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北京娱乐信报、法制晚报、人民网、中国法院网、搜狐网、新浪网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少年立志
提起山东人,我们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山东大汉"的形象。张华东出生于鲁西南地区,山东人那豪爽耿直、喜欢打抱不平的性格早已渗透进他的骨子里。在上小学的时候,张华东就立志要成为一名法律人,他渴望自己能够以法律为武器,为社会伸张正义。在张华东看来,尽管在公检法领域做一名公务员,也能够凭借法律之剑在社会上扬清激浊。但公务员毕竟是体制内的人,很多时候、很多场合都有颇多顾及,而律师则能够以平民身份出现,出入社会各个阶层相对较为自由,所以能够更好地观察社会百态。
在成为律师之后,张华东主办或参与办理、主持调解各类民商与经济类的仲裁与诉讼案件近千余件,尤其是在民商经济、劳动争议、知识产权、民事侵权、婚姻家庭、工程建设、股权转让、资信调查、法律顾问等领域作出了颇多建树。但是,一件姗姗来迟且难以理解的案件判决却让张华东对于律师工作乃至于诉讼法治的本质有了更多的省思。在 2014-2015年间,张华东代理了一桩离婚后腾房案。作为男方的代理律师,张华东了解到,这对夫妻离婚已经有十年之久,但考虑到女方当初暂时无处容身,所以男方就主动提出了离婚不离家的主张,也算是聊尽一日夫妻百日恩之义。但后来男方再婚,劝女方离开的时候,女方却长期吵吵闹闹拒不搬走,并对一板之隔的男方的夫妻生活和家庭生活造成很大干扰,并对与男方共同生活的老母亲构成严重的情感与心理压力。其实,两人的共同财产早已在十年之前就已经分割完毕,女方之所以能够留居男方家,完全是男方一家的善意之举。张华东了解到具体情况后,认为本案诉请女方腾房胜算极大。但谁料当地法院却基于所谓现实情况判男方需给女方十万元补偿,并且提供搬家后周转的房租。经过上诉,二审法院同样态度维持了一审判决。男方无固定工作,一边给人看车、一边帮人养信鸽,收入微薄,母亲年事已高,家庭并不富裕,家中老母亲历此事,难以理解司法为何如此,终日郁郁寡欢,忧愤交加,不久去世。而男方的姐姐疼母所疼,心情抑郁,在不久后也撒手人世。
尽管在对这个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张华东的律师工作做到了尽善尽美,调解努力也是尽力而为,终不得不诉讼到人民法院以求公允。但是这一纸判决却让张华东开始省思:法庭的判决固然有其自身的道理,但是基于一件案子的一而再的判决结果而造成一个家庭的不理解继而发生因心病消亡两条人命,这样的司法成本是不是太高了呢?在法律的框架下,在实现正义的过程之中,究竟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手段呢?
思想转向
上面说到的那桩离婚后腾房案,又让张华东想起了之前代理的一起经济纠纷案。当时张华东为某劳务企业追讨施工工程款,可是三家被告却用尽了法律程序,让一桩事实相对清楚的案子打了八年之久。张华东的委托公司因为打官司而几度濒临破产,最后虽然将工程款要到了手,自己的企业却早已耗尽元气,人去楼空,歇业不举。
这些案例足以让张华东深思:司法,是国之重器,应该是不得已而用之的。而要想尽可能地实现社会的和谐、节约社会的司法成本,最好是能够做到对社会矛盾以防为主、以调解为辅、诉讼再次之。通过这些案例,我们也可以看出张华东对于法治认识的不断深化。
正是在这一认识下,张华东开始主动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义务,并且以人民调解员、法院特约调解员的身份,帮助当事人双方通过调解来和平地解决纠纷,而不必走漫长的司法诉讼途径。也正是因为张华东的公益付出,让张华东极大地降低了很多当事人的损失,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社会的司法成本。但是,张华东认为单纯依靠个别的律师作为调解员来平息矛盾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在近些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纠纷案件激增的背景下,要想更好地调解社会矛盾,需要至少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是积极落实人民调解制度,也就是发挥民间、社区的力量,让很多矛盾就地得到解决;其次还要引入专业调解,因为很多社会矛盾的产生与复杂、专业的因素有着密切关系,直接走法律程序不仅可能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也会造成当事人的成
本、律师精力和法院精力的大量浪费、甚至矛盾的加深、激化,而专业调解制度却相当于同行评议机制,多元化矛盾化解,能够更加便民利民地解决很多难题。
张华东坦言,作为一名律师,做公益、作调解员的自身成本是非常高的,因为律师一旦形成了自己的业务模型,就很难抽身出来,体现律师专业技能的时间就是律师的价值载体。而他之所以能够躬身践行法律公益,完全和他的人生抱负有着密切的关系。
说到这里,张华东就当前很多律师感觉疲惫,甚至因为加班猝死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张华东说,很多律师是以收获更多的金钱为自己的业务导向的,律师挣钱这固然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律师也食人间烟火,也需要养家糊口。但是如果过度追求个人利益,那么就会陷入无休无止的接案源、处理案件的循环之中。而一旦放平自己的心态,把对金钱的追求放在一个合理的限
度之中,积极地参与到公益服务过程之中,那么律师不仅不会感觉疲惫,甚至还会感到内心的充实和平和,在矛盾纠纷的调解或普法活动中收获掌声、享受幸福感。
以法养生
在积极致力于公益事业的同时,张华东律师也非常关注自己团队的建设。目前,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绝大多数毕业于国内一流名牌大学法律专业,长期从事法律工作,具有很高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诉讼及非诉讼经验。但是,张华东认为,一个好的律师团队,单纯有过硬的技术还不够,还需要软实力。
张华东总结自己律所团队的特点:第一,是管理氛围以人为本。张华东认为团队的凝聚力单纯靠利益驱动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精神的互动。所以,他的律所团队会定期举办研讨会,大家在会上畅所欲言,分享心得,由此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对团队产生归属感。第二,张华东还要求每一个律师的行为做到合规,这里不仅是要求所里的律师恪守职业操守,更是要求每一个律师都能够秉承一颗良善之心去服务客户。第三,张华东还要求每一个律师能够做到对自己的人生价值作出积极、正能量的规划。
在张华东看来,律师"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很多人因为一场诉讼,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乃至于家庭、公司的命运。正是有了这一层认识,让张华东始终谨慎、仔细地对待每一个案件。在每一次开庭之前,张华东都会深入地审阅卷宗,核查法律条文,演练庭审或谈判的可能性,从来不打无把握的仗。
当前,有很多年轻人通过影视剧的渲染,或者为了实现高收入的目标,而学习法律、立志当律师。张华东对他们善意地提醒:当律师需要吃很多苦。首先,能够考过律师资格就需要青年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次,在正式从业之前,还需要经过实习才能够转正,转正之后还需要为案源奔忙。所以,如果单纯为生计而当律师,恐怕不是什么明智之选。而如果是出于一颗公益之心、出于一颗护法弘法之心而当律师,张华东是大力支持的。
在张华东看来,一个好的律师不仅能够巧妙地运用法律帮助他人排忧解难,同时也能够借助于法律实现"养生"目的。长期浸染于司法案件之中,就会激发人的公平正义之心,就能够帮助培养浩然正气,就能够知法、用法,自觉在合法合规合理的范围内支配幸福人生。但一身正气的张华东律师对于当前某些互联网媒体对一些重大案件的随意报道现象持有批评态度。在张华东看来,媒体的参与对于法治化建设固然是大有裨益的。但目前一些不规范媒体、自媒体人往往为了获得流量关注,而肆意演绎事实,动辄妄加评论,这对于民众的法律认知反而是有害无益的。所以,张华东律师呼吁广大媒体人在报道法律事件的时候,起码要能够做到就事论事、就判决论判决,如此才可实现以正视听的效果。
可以看出,张华东不仅仅是一名优秀的律师,同时也是一位对法治有着深入洞察的专家。而他对法治的洞明,来自于长期的躬身实践。我们希望张华东和他的律视界团队以及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在未来能够再接再厉,不断壮大自我,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文/胡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