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2 13:18:10来源:法律常识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英菲尼迪和长安福特这两家车企都因为车辆变速箱出现质量问题被点名了!
英菲尼迪的变速箱频频出现故障,在售后过程中要求车主签了“保密协议”才能延保;长安福特的变速箱进水生锈,明明是汽车设计的缺陷,却甩锅给车主,让车主自费维修……一夜之间,英菲尼迪跟长安福特成为了众矢之的。
英菲尼迪变速箱频出故障
车主签了“保密协议”才能延保?
据央视报道,一位英菲尼迪QX60的车主在高速行驶,突然发现失速现象。4S店检测为变速箱故障,并以质保到期为由要求车主自费更换变速箱,而更换变速箱的价格高达15万元。
在一个500人的车主微信群里,有多达200人反映车辆变速箱出现问题。对此,厂家给出的方案就是更换变速箱,然而这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不少人更换了两三次变速箱却问题依旧。
对此,英菲尼迪中国在315当晚就通过官方微博道歉,表示将设置“专属客服”,由专业的售后服务人员为车主提供一对一的高效沟通。
3月16日上午,该公司再次作出声明,表示将进口QX60变速箱保修期延长至“8年或20万公里”。同时承诺,如车主在上述延长保修期内在品牌授权经销商处自费维修或更换变速箱,经核实无误后退还相关费用。
对于英菲尼迪中国的回应,不少网友并不买账,有网友质疑,“为什么当时不这么做,315曝光了才出来道歉呢?”
而且在第二份声明最后,英菲尼迪中国表示“欢迎广大用户及媒体对我们进行监督”,然而讽刺的是,此条微博关闭了评论。对此,有网友揶揄“是不是又要让车主签保密协议”?
图片来源:英菲尼迪中国的微博
图:微博网友评论英菲尼迪中国的致歉声明
据央视报道,一位英菲尼迪车主在车辆出问题后,找4S店讨要说法,4S店工作人员表示最多可以给他延长保修期十年,但是车主要签订一份“保密协议”,要求车主不能通过任何方式含媒体、自媒体、论坛及车展等进行负面宣传或进行传播。
协议中还强调,本协议生效后,双方之间就协议的争议事宜(“本次事件”)视为全部解决完毕,乙方(车主)自愿放弃就本次事件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损失或损害。车主表示,“就像不平等条约一样”。
截图来源于央视315晚会视频
据报道,英菲尼迪4S店和车主签署的延保从2年到20年不等,延保期限取决于车主维权的力度。而且,这个协议并不是针对所有车主,更多的车主还被蒙在鼓里。
那么,4S店能否以延保为条件,要求车主“封口”呢?这份“保密协议”有没有法律效力?
对此,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的陈倩儿律师认为,签订有关保密协议,本身存在不合理。在此次事件中,厂家及经销商利用车主想尽快获得赔偿的心理,而要求车主签订“保密协议”来解决维权问题。陈倩儿律师建议,在车辆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即使不签保密协议,车主仍可通过起诉的途径去索赔。
福特设计缺陷的锅甩给消费者
天价维修费能否要回来?
据央视报道,不少福特车主遇到过同样的问题:没有涉水的车辆,变速箱却进水了,锈迹斑斑发生故障。4S店的维修人员称是进水导致的变速箱生锈。由于过了质保期,要求车主自己承担维修费用,有车主为此付了16000多元。
截图来源于央视315晚会视频
经过记者调查,发现这其实是属于长安福特的汽车设计缺陷,车辆集雨板有一个洞,在不堵的情况下水会经此滴在变速箱和发动机对接的地方。而此前4S店让车主自费维修变速箱的同时,悄悄补上了集雨板上的漏点。
针对这个设计缺陷,早在2020年3月份,长安福特就有了解决方案,只需发动机和变速箱中间换一个新的密封垫就可以解决。4S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福特厂家给他们下达的解决方案属于内部通告。然而这一事实厂家跟经销商都没有主动告知车主,只是在维修时会悄悄进行补救,目前正常使用的车辆,车主们却并不知道自己的爱车存在安全隐患。
对于此事,长安福特也是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发声明称将对存在此问题的变速器,提供免费维修,并将及时通报此事解决进展。
明明是汽车设计缺陷的锅,各地的4S店竟不约而同把责任全推到了车主身上,让他们来承担维修费用,这样合理吗?消费者此前付出的维修费能否要回来呢?
对此,陈倩儿律师认为,福特汽车的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悉真情权和获取赔偿权。如果说福特制造商内部是一早知道产品设计存在缺陷的情况下,仍然诱导消费者维修,则消费者可向其主张赔偿。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所以消费者有权可以向厂商、4S店将之前所支付的维修费要求返还。但是这当然也会考虑当时维修定损的时候是否仅涉及案涉所称的设计问题。
消费者在购买车子之后,如果发现了质量问题,该怎样合法的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对此,陈倩儿律师建议,第一步应是鉴定,固定证据证明是否为汽车本身的质量问题。第二步是可以与厂家及经销商协商,但是一定要注意关于协商约定的有关条款,是否存在有失公平的约定(例如是延保后的期限是否过短,不足以覆盖产品质量问题的检测时限等)。第三步,若厂家及经销商不同意协商解决或双方意见未能达成一致,建议起诉解决。
奥一全媒体记者 卢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