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3 05:23:56来源:法律常识
近期,白俄罗斯和波兰边境的难民问题成为国际焦点。而这场难民引发的“边境危机”看似是2015年欧洲难民潮的翻版,实则背后错综复杂、迷雾重重。
柏林墙,被看作是冷战时期的标志,也是东西两大阵营的分水岭。但如今,在波兰和白俄罗斯边界,再次出现一堵高墙,边境局势也骤然紧张起来。
据《莫斯科共青团员报》报道,近期在波兰境内出现了大量德国武装部队的装甲车、自行火炮等重型装备,正在通过铁路运往白波边境。而边境小镇奥尔什丁的波兰居民则拍摄到带有“铁十字”标志的德国豹2坦克的画面。上一次德国装甲部队进入波兰,还要追溯到1939年9月二战爆发,82年过去了,德国坦克再次出现在波兰,究竟为了何事?
与此同时,波兰在边境部署超过2.3万名士兵,架起高2.5米、长达180公里的带刺铁丝网,并设立了3公里宽的戒严区。据报道,这是英国以“北约合作”的名义,派出工兵部队帮助波兰在东部边界修建一道坚固的边界墙。令欧洲多国高度紧张、严阵以待的,并不是什么可怕的敌人,而是聚集在波兰的邻国白俄罗斯境内的成千上万的难民,他们来自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等战乱国家。
11月16日,难民群体与波兰边防人员再度爆发冲突。铁丝网和栅栏的两侧分别是位于白俄罗斯境内的难民和波兰士兵,难民们投掷石块和树枝试图突破边境,波兰士兵用催泪瓦斯和高压水枪驱赶难民。
白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指出,波兰方面对难民进行直接挑衅和不人道对待,并在两国边界增兵、建立了13个军营,好像是在部署打击兵力。
白俄罗斯国家边防委员会负责人贝奇科夫斯基:在难民试图越境时,波兰军队除了使用肢体暴力和催泪瓦斯外,还使用战斗武器向头顶上方开火。
白俄罗斯国家边防委员会表示,白边防部队没有使用任何武器或特种装备。他们向难民营地分发了志愿者提供的木柴、食物和水,并给营地建造了厕所和垃圾箱。11月18日,白俄罗斯当局开始为难民接种新冠疫苗。
法国《世界报》报道称,九成被波兰边境警察发现的难民,无论妇孺老幼,都被送回到森林无人区,虽然这种做法不符合国际法,但在欧盟边境司空见惯。目前,白波边境夜晚的温度已经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波兰士兵会用强光探照灯照射难民,施加心理压力,让他们难以入睡。
白俄罗斯侦查委员会19日称,已有65人因波方人员使用的特殊手段而受伤,症状包括眼睛刺痛、呼吸困难、化学烧伤等。
一场简单的葬礼在夜幕中举行。19 岁的叙利亚难民艾哈迈德·哈桑,在白俄罗斯和波兰的界河布格河中不幸溺亡。由于家人朋友都不在身边,哈桑是被陌生人埋葬的,他的家人通过网络直播参加了葬礼。
自11月中旬以来,波兰士兵和难民发生了多轮冲突,少数难民进入波兰境内,至少数十人在越境后被逮捕。其间还发生了一名没有与难民对峙的波兰士兵因枪支走火而意外死亡的事件。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陆续出现了难民在冲突中负伤的画面,引发国际关注。
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办事处发言人斯罗塞尔:这是一个可怕的情况,我们看到人们处于可怕的环境中,甚至有报告说已经有人死亡。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表示,当地时间15日,该电视台法语频道的两名记者由于直播报道这场难民危机,被波兰警方“戴上手铐”。
11月15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呼吁,不希望在边境上发生任何冲突,同时提醒白方相关组织注意对难民营的保护,以免武器被混入难民营。
白俄罗斯总统称不希望在白俄罗斯边境发生任何冲突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我们不能允许局势升级,尽管有些人可能希望它发生,甚至出现直接的军事对抗。
记者:你们是要去波兰还是德国?
难民:去德国。
记者:为什么去德国?
难民:那是一个条件好的国家。
中东和阿富汗的难民要想前往西欧,通常有两条路径:要么走海路经由地中海进入希腊、意大利,然后再前往德法等国;要么走巴尔干路线,走陆路经土耳其中转。前几年,欧盟曾与土耳其及北非国家签署难民协议,以“金钱买安宁”的方式,试图掐断这两条路线,如今除了零星个案,大规模难民进入欧盟已不可能。
于是一些难民另辟蹊径,由白俄罗斯取道欧盟成员国波兰、立陶宛,最终辗转进入德国。据英国广播公司称,2020年以来,白俄罗斯取消或简化了数十个国家进入该国的旅游签证申请要求,一些旅行社因此开始宣传推广前往白俄罗斯的旅行。
在机场的登机口,几乎不可能确定乘客是旅行者还是难民。他们携带着一切相关文件,服装也和普通乘客也看不出什么差别。唯一确定的是,今年以来,中东与白俄罗斯之间的航班数量明显增加。
当然这条“曲线入欧”的路线也比较难走,绕的弯实在太大,所以选择这条路线难民人数远远不如地中海线路和巴尔干线路,但也逐渐在白俄罗斯境内聚集了上万难民。因此在美联社看来,白俄罗斯与波兰之间绵延400公里的边境线,就成了欧盟阻挡难民进入的东部边界的重要部分。
根据白俄罗斯国家边防委员会11月17日公布的视频,在白俄罗斯和立陶宛边界线上,甚至出现了立陶宛边防警卫放狗追咬难民的一幕。当欧洲梦被残酷的现实撕得支离破碎,身在伊拉克杜胡克省的母亲萨利姆,忧心忡忡地给滞留在白俄罗斯境内的19岁的儿子伊斯马特打去了电话。12天前,伊斯马特离开伊拉克前往白俄罗斯,试图前往西欧落脚。
伊斯马特:这里非常糟糕,他们关闭了边界,人们被困在这里。我和伙伴们一直被困在这里,他们不让我们过去也不让我们回去。我们在这里开辟了一条路,但他们抓住了我们,我们被殴打了。他们拿走了我们所有的财物、钱和手机。
萨利姆:你想回来吗?
伊斯马特:是的,我想尽快回去。
想要回家,是许许多多滞留难民内心的真实写照。11月18日,430多名来自伊拉克的难民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乘飞机返回了祖国。
返回伊拉克的难民苏莱曼:白俄罗斯为我们提供食物、水和其他设备。他们对我们很好。
记者:波兰人怎么样?
返回伊拉克的难民苏莱曼:他们不好,他们在我们的眼睛上使用催泪瓦斯,试图把我们赶回去。
白总统卢卡申科指出,是西方实施的一系列制裁导致白俄罗斯无钱也无力控制这场难民潮。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你们对我和白俄罗斯人实施制裁,你们对白俄罗斯发动了一场混合战争。
11月15日,在白波边境陷入僵局之际,欧盟宣布将对白俄罗斯施加新的制裁,制裁对象包括运输难民的航空公司、旅行社等。去年10月以来,欧美西方国家已陆续对白俄罗斯实施多轮制裁。
耐人寻味的是,这场西方媒体眼中的“难民战争”,发生在德国监管机构暂停已经全段铺设完成“北溪2号”认证的微妙时刻。由于该管道绕过了东欧国家乌克兰和波兰,此前一直受到乌波两国以及“北约盟主”美国的抵制。
而今年又恰恰是一个“冷冬”,欧洲比以往更需要天然气。对德国等西欧国家来说,究竟是放开海上的“管道阀门”还是放开东部陆地边境的“阀门”,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我们正在让欧洲变暖,可他们却威胁我们要关闭边境,那么如果我们切断天然气供应怎么样。
“亚马尔-欧洲”天然气管道,是一条起自俄罗斯西伯利亚西部的天然气田,途经白俄罗斯向西欧输气的管道,年天然气输送能力高达330亿立方米。
11月17日,白俄罗斯宣布,需要对这条管道的白俄罗斯段进行“临时维修”,维修工作需要三天。媒体注意到,一旦白方“断气”,将会把欧洲推向十分微妙的境地。因为最近几周,欧洲多国的天然气价格已经上升到创纪录的水平。事实上,今年6月,白俄罗斯已宣布暂停“东部伙伴计划”,停止履行协助欧盟打击非法移民和有组织犯罪的协议。
而此番白俄罗斯与欧盟矛盾激化要追溯到2020年8月的白俄罗斯总统大选。现任总统卢卡申科在合法选举中得票率超过80%,取得压倒性胜利。但美欧出于政治考虑,宣布大选结果无效。美国《国会山报》公然宣称,“白俄罗斯是一把抵在北约喉咙的利刃”。与之对照的是,3个月后的美国大选,戏剧性冲突不断,但仍然维护了选举的结果。
美欧还支持反对派领导人季哈诺夫斯卡娅在立陶宛“远程指挥”颠覆卢卡申科的活动,试图发动新一轮“颜色革命”。2021年5月23日,爱尔兰瑞安航空公司一架计划前往立陶宛的客机因炸弹威胁在白俄罗斯境内紧急降落,白俄罗斯称要求客机紧急降落是为了保护民众的安全。但欧盟却以此为由禁止所有白俄罗斯航班飞越欧盟领空和进入欧盟机场,并实施了有针对性的经济制裁。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来自国内外的不怀好意者改变了攻击白俄罗斯政权的方式,他们已经越过了很多红线,抛弃了常识和人类道德界限。
这令人不禁想起2013年7月2日,因为美国想要抓捕前中情局雇员斯诺登,玻利维亚总统专机被欧洲多国拒绝进入其领空,最终在奥地利迫降一事。
俄罗斯总统普京:玻利维亚总统的专机也曾被迫降落,总统被带出飞机,西方却一片沉默。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确如此。
西方国家的“双标”行为引起白俄罗斯媒体的质疑
2021年5月,白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播放了一部名为《杀死总统》的纪录片,影片中被逮捕的嫌疑人尤里·津科维奇交代了一个月前试图发动未遂政变的犯罪事实。
未遂政变嫌疑人津科维奇:任务有三个。第一是消灭白俄罗斯国家领导人,第二是封锁可能抵抗的部队,第三是占领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嫌疑人津科维奇是一名律师,长期在美国生活,拥有白俄罗斯和美国双重国籍。津科维奇承认自己“为美国政府工作”。
当“颜色革命”“难民战争”和“管道战争”搅和在一起,该怎么办?面对棘手的边境难民危机,11月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通了电话。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天表示,仅靠俄白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交流是不够的。解决白波边境难民危机,需要白方和欧盟直接接触。此前,卢卡申科也与德国看守政府总理默克尔通了电话。与2015年相比,默克尔的态度有了180度的转变。
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发言人塞贝特:我认为,我们在那里看到的当前事态发展再次清楚地表明,通往白俄罗斯的道路对大多数想去德国的人来说是死胡同。目前(德国)还没有批准、接收人员入境的计划。
白俄罗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一直被看作是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缓冲区”。而近期,白俄罗斯与波兰等国“边境疑云”的背后,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俄罗斯之间持续加剧的对抗。11月18日,俄罗斯国防部对媒体表示,俄罗斯海军“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成功试射了一枚“锆石”高超音速导弹,导弹命中了位于白海水域的一个目标。
而西方更关注的是此前3天,俄罗斯测试的一枚直接上升式“反卫星导弹”。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表示,这枚导弹成功击毁了一颗废弃的卫星。俄罗斯军方公告显示,该卫星为上世纪70年代发射的距地面700公里的“处女地-D监听卫星”。此前的2021年6月,俄罗斯联盟-2运载火箭已经将一枚“利亚纳卫星”送上轨道,用于接替这次被击落的卫星。如今俄方的导弹实验,又刺中了北约的神经。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这表明俄罗斯正在开发新的武器系统,可以击落卫星,可以摧毁对地球基础设施很重要的太空系统。
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被击中的俄卫星自1982年以来一直在轨运行,但早已无法使用。扎哈罗娃强调,五角大楼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在F-15A平台上测试了反卫星武器。1985年,美国F-15战机发射ASM-135导弹,击毁了本国一颗科学卫星。2008年2月20日,距离地面247公里的美国军用卫星 "USA-193",被“标准-3”舰载反导系统摧毁。
而近期俄罗斯和美国的一系列对抗,也不仅仅发生在外太空。
11月13日,美国、土耳其等北约国家与乌克兰在黑海地区举行军演,演习采用北约标准,参加演习的包括7艘舰船、美国一架“波塞冬”P-8A巡逻机以及一架直升机。同时,北约国家加大了在黑海周边的空中侦察力度,多架飞机接近俄罗斯边境。
黑海,位于欧亚大陆的连接处,是俄罗斯本土防御的重要屏障,对于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则是北约和欧盟的东南侧翼,也是防范俄罗斯的战略要地。俄总统普京表示,北约在黑海水域的“计划外”演习中出动战略航空兵并使用实战武器,对俄罗斯构成“重大挑战”。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认为,美国故意加剧黑海地区的紧张局势,希望刺激俄罗斯采取过激行动,以便渲染“俄罗斯威胁”。
11月14日,《泰晤士报》引述英国国防参谋长卡特的话说,“西方国家与俄罗斯之间意外爆发战争的风险比冷战期间任何时候都大”。这被看作是西方国家进一步对俄罗斯进行“战略施压”的表现。
而处于“北约和欧盟东扩”前沿的乌克兰,更成为东西方对抗的焦点。11月14日,美国驻乌克兰大使馆表示,乌克兰接收了美国政府提供的大约80吨弹药,作为“安全援助”的一部分。英国也计划向乌克兰派遣一支大约600人的特遣队。英国国防部高层人士透露,只要得到批准,英国能在36个小时内在炮兵部队的支持下,将数百名伞兵投放到乌克兰。
2021年10月,美国防长奥斯汀访问乌克兰和格鲁吉亚时就公开表示,“北约大门永远对两国敞开”。这被看作是撬动了俄罗斯地缘利益的底线。而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国家,既是俄罗斯的“前院”和“后院”,更是几个世纪以来的“火药桶”。从波罗的海和黑海再向后退,则指向了俄罗斯的门户:白俄罗斯。
在战略家眼中,白俄罗斯是莫斯科抵御北约、维护西部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2021年8月9日,卢卡申科在“与总统对话”节目中也坦诚地表示,“我们希望与俄罗斯走近,但莫斯科故意与我们保持距离”。这表明了俄白两国希望尽最大努力维持周边安全的真诚意愿。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2020年9月,俄联邦对外情报局局长纳雷什金公开表示,美国中情局教指人员正参与在波兰、格鲁吉亚、乌克兰以及波罗的海国家开展名为“为革新的白俄罗斯而战”的活动,训练白俄罗斯的激进民族主义者和极端分子。
面对北约的“战略挤压”,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也通过加强合作等方式加以应对。白俄罗斯目前是俄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重要成员。11月10日,俄两架战略轰炸机与白空军共同在白领空执行巡逻任务。
11月12日,两国军队在白境内共同进行了战斗任务演练,包括夺取和防御空降阵地、搜索和摧毁指定目标等。11月8日,白俄罗斯方面发布消息称,俄罗斯在白俄罗斯境内两个军事基地的使用期延长25年。
而在此次边境难民危机中,一些西方国家也习惯性地将矛头指向俄罗斯,企图转移视线。
俄罗斯总统普京:别忘了导致难民产生的危机从何而来,是白俄罗斯造成这些问题吗?不是,是西方国家自己造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这些难民的主要来源国,恰恰都是在西方的武力干涉下陷入战乱和人道主义危机的国家。
眼下白俄罗斯的境况,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15年欧洲难民危机时,作为巴尔干路线重要节点的土耳其。根据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数据,2014年至2020年间,欧盟向北约国家土耳其提供了60亿欧元以应对难民潮。
11月9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欧盟也应向白俄罗斯提供解决难民问题所需的资金,就像欧盟2016年和土耳其达成的协议一样。在难民问题上,西方国家不应持“双重标准”。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评论称,边境难民冲突表面是白波关系紧张,实质上是美国、欧盟与俄罗斯三方激烈博弈的缩影。
俄地缘政治问题研究院院长伊瓦绍夫更一针见血地指出,在眼下这场冲突中,美国是幕后黑手。美国官员向北约的欧洲成员国部队下达命令,对俄白从不同方向进行挑衅,这也体现出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正面临一场深层次的危机。
(原标题:时隔82年德国坦克再现波兰,边境难民危机背后隐藏哪些政治博弈)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流程编辑:tf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