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4 05:01:39来源:法律常识
疫情防控期间,网上开庭、网上上课、网上点餐.....钟某也赶时髦 网上请了个律师,却请了个假律师。日前,假律师被浙江海盐法院识破,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立案侦查。
假律师是如何现形的?今年1月,钟某因民间借贷被告上法庭,开庭时间定在2月19日。法院与钟某联系网上开庭事宜时,钟某得知原告请了律师,表示自己也要请律师。两天后,钟某就告知案件承办人他已委托律师并要求与其律师李某联系。
开 始 怀 疑
李某登录微法院提交了被告签名的授权委托书并向法官展示了律师执业证。
法官第一次起了疑心,连忙向钟某核实情况。钟某表示情急之下找不到律师,想起微信上有个不太熟的朋友就是当律师的,朋友圈也常常发点法律相关的消息,感觉很专业。自己就花了2000元请了他,委托书是快递过去的,确实是自己的签名。钟某的话打消了法官的疑虑。网上交换证据,李某也显得很专业,这让法官更放心了。
迟 来 的 公 函
案件已在审理中,但是李某的律师事务所公函却仍未提交,李某称因疫情无法办理。迟迟未来的公函,让法官助理再次怀疑李某的身份。
寻 找 破 绽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说不定哪天就会发芽。法官总觉得自己忽略了什么,他再次登录移动微法院,一遍遍地检查李某上传的材料,直到看到律师执业证编号。编号与以往看到的律师执业证编号规律不同。
经过法院内部系统查找,果然没有该律师。法官当即联系了李某所称的杭州某律师事务所,事务所表示李某并非其所执业律师,亦从未在该律所执业。此时,小李收到了李某邮寄过来的律所公函,别扭的文字盖着“萝卜章”。
收到公函的第二天,海盐法院向司法局函询李某身份情况,得到的答复是未查询到李某律师执业身份信息。
经多方查证,李某自动化专业毕业,自学法律,但并未取得律师执业证,曾因伪造北京某法院应诉通知书、购买伪造的律师证被判刑。李某对法律事业非常“执着”,准备换个地方“重操旧业”,但仍难逃法院干警的“火眼金睛”。
为加强防范和打击假冒律师非法执业行为,保护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日前,海盐法院会同县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出台《关于加强对办案律师执业资格审核查验的办法》,有效维护司法权威。
法院郑重提醒:“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对于不诚信诉讼行为人民法院可根据情节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将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人无信不可,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范畴,法院倡导广大公民积极树立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和家庭美德,一起营造人人讲诚信、事事守信誉的和谐社会氛围。
来源:海盐法院
编辑:史梓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