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9 03:46:10来源:法律常识
近期,洋码头被曝拖欠商家2亿元货款的事情尚在发酵,平台与一众商家之间也陷入了拉锯战。作为曾经红极一时、以“买手制”出圈的跨境电商平台,洋码头曾在早期占据了独立跨境电商市场份额的首位,更是一度冲击上市。
但是,今年8月,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的一封公开信让外界了解到了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海淘”平台背后的一系列隐忧,除了受疫情冲击导致的业务下滑,当中涉及的合规改造相关问题也为平台带来了巨大挑战。
虽说洋码头是以进口交易为主,但其面临的包括跨境业务的资金、税务问题等也同样在“出海”的中国跨境电商企业中不鲜见。合规问题已然成为限制“走出去”的中国跨境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有从事跨境交易法律业务十余年的律师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洋码头提到的合规问题并不是个例,跨境企业特别是出口类型企业遭遇的合规问题之多,可谓是“一步一踩雷”,他们并不是不想合规,而是不知道如何合规。因此,张宁建议,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在出海合规的流程上应该将更多问题前置来规避商业风险。
中国出口跨境电商跨平台经营趋势明显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年(上)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数据报告》的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达到7.1万亿元,预计2022全年市场规模将达15.7万亿元。2021年跨境电商的市场规模为14.2万亿元,增速达到13.6%。从进出口结构上来看,2022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类型企业占比超七成,达到77.47%,过去五年这一结构占比相对稳定。
图源: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年(上)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数据报告》
海外运营服务平台小肥网(Flatfe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宁律师也感受到了近年来中国企业出海需求的旺盛,特别是跨境电商相关领域。“数据显示,亚马逊上的头部卖家约三分之一都是中国卖家,在所有第三方卖家中保持60%-70%的份额,电子产品、玩具、服装等都是热门品类。”
不过,相比于之前中国的跨境电商卖家多集中在亚马逊,张宁透露,近一两年更多的企业在开拓自己的品牌的同时也开始搭建自己的售卖平台或者以独立站形式为主,这样能够尽量减少对单一平台的依赖。“另外,TikTok的直播电商虽然还在初始阶段但风头很劲,最近沃尔玛的中国卖家开始超过美国卖家,占比达到51%,中国跨境电商在海外开始呈现更明显的跨平台趋势。”
随着中国卖家跨平台经营现象更多,遇到的合规问题也会更繁杂。相比于成规模的大型企业可以拥有自己的法务、财务部门,许多中小企业面临没有专业人士把关,只能求助某些低价中介的窘境。在张宁看来,这些企业并不是不想让自己合规,而是不知道如何合规,“中国跨境电商在境外很多时候处于蒙眼开车上路的状态。”
知识产权、境外销售税问题高频“踩雷”
张宁表示,小肥网在服务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五个最常见的合规问题:海外市场的远程管理问题,海外运营合规问题,在海外注册和维护知识产权的问题,与海外公司签署协议的风险,以及跨境电商的全球销售税问题。其中,电商业务比较高频“踩坑”的要数知识产权。“这个问题会被很多流氓律所碰瓷”,张宁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针对这个问题Flatfee的专家给企业出过不少应对措施,例如在美国成立公司来销售,销售前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审阅和查询以及与供货商的合同都可以大幅度降低被告风险。
另外,张宁还透露,几乎所有中国跨境电商企业都会在境外销售税相关问题上出现合规漏洞,“不知道怎么交这个税,也不知道自己的合同不合规等,这就会导致整个公司的经营不合规。现在很多中国卖家喜欢大量铺店,因为即便不合规关了一家还有下一家,而不是去解决这些合规问题,其在长期回报、品牌的营销需求越来越旺盛的情况下,这样的做法越来越行不通。”
而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在合规问题上除了不知道怎么入手,还会面临成本过高的问题。“境外的合规体系是由企业内部的法务和会计系统支撑起来,这些系统对中小企业来说成本负担较大,他们也不会太重视”,她表示。
律师建议:将合规问题前置及流程标准化
对于上述提到的一系列合规风险,张宁表示,他们在为企业提供服务时会尽可能将合规问题进行前置预判及流程标准化处理,而不是遇到问题再来处理。“像我们有客户是在欧美做牙科器械的,有品牌化的需求,在英美都成立了公司。我们为他管理起来全球的销售税以及申报工作,他就不需要再在当地雇会计、律师,一站式解决。”这样的一站式服务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合规成本,“一般单独雇一个法律、会计、税务三方面都懂的人员,一年成本大约17万美元,我们公司服务一年远程管理的所有合规费用可能只需要4600美元左右”,她强调,其网站希望用标准化流程去解决企业所在领域可能要面临的所有合规问题,并且这一流程能够全球通用。“比如做了多渠道多国销售后,公司会面临各种销售税问题,我们尽量将每个后续问题我们都提前交代清楚。”
在帮助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处理合规化问题的过程中,张宁也深切感受到了中国企业出海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但她仍然看好中国企业出海,期待能有领头的品牌化企业从中“跑出来”。“特别看好的是电商和制造业,因为中国的产业链能力和恢复速度是全球首屈一指,并且拥有主导性的生产能力。中国企业的出海需求越来越大,在合规问题上一定要学会资源整合,利用境外市场思维去经营,不要因为害怕不合规就退缩,我们希望能帮助这些企业慢慢做大。”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徐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