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6 16:23:17来源:法律常识
南京人从不排外,也没得什么优越感。
一口标准南京口音的人,往上捋一捋,可能都是“外码”。
江宁、桥北的新南京人,铁心桥、迈皋桥来做小生意的外省人,祖坟还在外地的老南京人,严格算下来,都算不得南京土著。
所以,在南京城里,经常听到南京话、普通话还有各地方言,都能混在一起其乐融融。
可一旦牵扯到儿女婚事的时候,地域的歧视链就出来了。
六区之外,都是郊区
南京人性格懒散,也不算精明,在儿女的亲事上,鲜少会去干涉。
大多数南京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本地找个对象,可以经常回家看看。
这个本地,并不是局限于户口本上的“南京人”,不管是苏北人、苏南人、安徽人、东北人……
只要在南京有稳定工作和住所,都是南京人。
南京人的歧视链,只存在房子所在位置的区域之间。
在南京人眼里,鼓楼、玄武、秦淮、建邺、雨花、栖霞六大城区才算是主城区,其他都是郊区。
无关房价,也不在乎权势地位,南京人就是懒,懒得出门。
最好能一趟公交车能到达的地方,开车半个小时以上,已经算远了。
图:大力在拍照
所以,在主城区人民的眼中,最登对的因缘,是你家住在山西路,我家住在玄武湖,中午到老丈人家吃饭,晚饭到老婆婆家,最后回到自己家。
至于其他几区,江宁的面积再大,GDP再牛,即便坐拥高铁、机场、花田、大学城,出租车还不是被刷上不一样的绿色。
摊开户口本,以前连社保还要分开缴纳,更别提过了江的浦口、六合和远在南边的高淳、溧水。
图:二宝
好女不过江
最近几年,江北发展的速度比高铁还快。
大桥来了,隧道通了,地铁有了,江北新区的口号喊得锣鼓震天,大桥北人民的腰杆都直起来了。
尽管如此,当江北男提着两瓶梦之蓝和一条大苏来到鼓楼,站在未来老丈人破旧的老小区门口时,还是不免双脚打颤。
早在长江大桥通桥之前,江南和江北之间,就不止隔着一个长江那么远。
图:我不是外星人
江南一直是南京的重心,火车站、高铁站、市中心、商业街、古城墙、景区和学校几乎都在江南。
住在江南,就是城市人的象征。
隔江如隔山,对江南人来说,过了江,就是到了另一个世界。
江南人对江北人的鄙视链,能从桥北、浦口延伸到六合,中间顺带夹着一个八卦洲,省外的和县、全椒、滁州,就更别说了。
图:二喵mzh
谁家女儿谈对象谈到江北的小伙子,父母两嘴一撇:“头脑子坏得老。”
后来桥北高楼崛地而起,但在那里买房子的人,大多数是外地来的,本地人才懒得过桥,更懒得把女儿嫁过去。
即便现在江北交通方便了,城市化发达了,房价也水涨船高,兜里揣着5套房子钥匙的江北小伙,还是会被鼓楼老丈人一句“准备买哪里的学区房”轻易击倒。
彩礼什么的,不存在
南京人的懒,在结婚这件事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2018年,南京人平均初婚年龄在32.2岁,江苏省平均初婚年龄34岁,排在全国第三。
但南京人父母一点都不着急,既不像北京、上海那样追着孩子去相亲,也不像华南两广,在孩子刚成年不久,就急着抱孙子。
年轻人懒得谈对象,老人也懒得催婚。
南京人的性子就像洗衣机一样,稳中带甩,有时候还反过来安慰孩子:“么得斯,有合适的再谈,么得就再看看。”
等孩子谈对象以后,南京父母嘴上说着地域不合适,但也不会太挑剔,一来二往,相处的次数多了以后,就变成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
图:孫壹文SUN
和全国大多数地方不一样的是,南京人对待孩子的婚事,几乎没有什么要求。
对女婿/媳妇的最低要求,就是不能“夹生”。
你可以讲普通话、南京话、苏州话、山东话、北京话……随便讲什么方言都行,但是不能不跟他们讲话。
要搞定南京老丈人/老婆婆,一定要能韶能喝。
“韶”就是会讲话,女孩子嘴要甜,话要多,偶尔买点小礼物,南京老婆婆能笑得脸上皱纹都没了;
至于喝嘛,肯定是用来对付老丈人赖,酒到位了,都好说话,大手一挥:“要什么彩礼,我们又不卖女儿。”
所以在南京,彩礼什么的,几乎不存在。
大多数南京人嫁女儿,都只是包个一万一的红包走走过场。
关于婚事的习俗嘛,没那么多繁文缛节,唯一的一个原则,就是孩子高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