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7 01:03:10来源:法律常识
◎本报全媒体记者 孙盈
自2017年8月被评为全省“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示范法院”以来,鼓楼法院不断建立健全“分调裁”无缝衔接工作机制,于2018年8月成立了全市首家“速裁速执中心”,审判质效呈现出结案率、调解率、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上升,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下降的三升一降良好态势。
鼓楼法院是如何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工作,缓解“案多人少”压力的?近日,记者实地走访鼓楼法院,看到了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给该院带来的新变化。
找准突破点
管好“案”和“人”
“如何用更少的司法资源、更小的司法成本满足更多群众的需求,减轻法官的办案压力,是我院近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更是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的改革路径。我们坚持改革要理念先行的思路,建立了‘分调裁’的无缝衔接机制,成立了‘速裁速执中心’,构建了多层次的诉讼制度体系,有效实现了案件的繁简分流。”鼓楼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岳彩领一语道破了繁简分流工作的核心。
那么,什么样的案件可以算上是“简案”呢?岳彩领介绍,主要指的是那些标的额较小、分歧不大,仅在给付的数额、时间、方式上等存在一些争议的案件。
为了进一步优化审判资源配置,让一个优秀的团队产生1+1>2的效果,鼓楼法院充分挖掘现有审判力量的巨大潜力,成立了速裁速执中心。
在办公区,记者看到该院成立了以法官名字命名的审判团队办公室,一共有5个民商事速裁团队,1个刑事速裁团队和两个速执团队。在审判区,记者看到该院专门将六楼的审判法庭全部作为速裁中心的审判法庭,所有法庭也均以法官名字命名,方便当事人诉讼的同时,也提升了法官的职业尊荣感。
团队的良好运营离不开配套的分案机制,为了进一步确保速裁速执中心的办案效率,鼓楼法院制定出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机制。更注重从收结案比、平均审理天数、法定审限内结案率等指标来考察。合理配置“案”与“人”两个因素后,速裁中心的办案效率大幅度提升,简易民商事案件的平均审理天数仅为27天,当事人满意度大幅提升。
优化机制配置 全速前进
合理的机制建设是速裁团队保证质量、全速前进的不二法门,既保证不浪费每一份司法资源,又能把办案时间压缩到最短。该院规定,“简案”受理后按照调解优先、调审适度分离的工作机制,原则上1个月内结案。
2018年9月21日,王峰与法官助理王娜来到某小区开展巡回审判。近期,该小区物业服务纠纷案件数量不断上升,主要原因是业主对小区的房屋质量和物业服务不满意。首批11个案件受理后,王峰决定采用巡回审判的方式集中化解此小区的类案纠纷。通过现场勘查,王峰和王娜在小区内进行了现场办公,并邀请了业主委员会成员、社区主任共同参与。通过两个小时的调解,形成了解决纠纷的方案,当场有9名业主现场交付了物业费,另2名在外地的业主和小区的其他业主也同意按照此调解方案履行,小区内其他业主也参照调解方案与物业公司达成了和解方案。
速执团队专门办理有财产可供执行的简易案件,2018年共办理案件800余件,真正有效实现了“简案快办”。
巧借外力
协同联动 智慧办案
早在2002年,互联网兴起之初,鼓楼法院便利用信息化手段审理了一起跨国离婚案件。2018年3月份,该院在审理一起离婚案件时,考虑到双方当事人一个在深圳,一个在北京,主审法官主动告知双方可仅委托律师到场,双方当事人采用远程视频实时连线的方式参与庭审,让原本“工程浩大”的一场庭审变得异常简单,庭审结束后,一方当事人对法官表示了感谢:“我真的没想到开庭还能采用这种方式,感谢法院帮我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烦和花销。”
鼓楼法院全力推进智慧法院建设,与省法院、市中院实现信息互通互联,范围覆盖国土、房管、工商、公安、网络交易平台等领域,并实现与浙、沪、皖区域性互查,通过大数据调取当事人手机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等数据信息,建立完善电子送达平台,开设了微信送达平台。
目前,该院所有的法庭都配备了语音识别录入系统,使得书记员庭审记录速度得到较大提升,为高效庭审提供了辅助。2017年底,所有历史卷宗均已完成电子录入,全院干警、律师、当事人阅卷电子化,全程留痕,进一步规范了阅卷流程,最大效率完成审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