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姓名可以找律师代办吗,如何改5元套餐

时间:2023-01-12 15:12:28来源:法律常识

制图/张平原

近期,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发帖、评论,都会显示个人IP属地信息,不少市民网友认为这可能会侵犯个人隐私。不少商家看中这一“商机”,推出提供IP属地更改的服务,最低只要5元就能搞定。公开显示IP属地功能会侵犯个人隐私?“IP地址代理”到底靠不靠谱?又存在哪些风险?本报记者调查了解情况。

本报记者 蒙 婧

多平台上线IP属地功能 有人担心泄露个人隐私

4月28日,微博管理员发布IP属地功能升级公告称,为减少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开放评论展示发评IP属地小尾巴功能。随后,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也纷纷上线该功能。不少人发现,凡在开放IP属地功能的平台上发帖或留言,用户的IP属地位置也会跟着显示。国内用户显示到具体省份地区,国外用户则是显示到国家,且无法自行关闭该功能。

该功能上线后,大家对此态度不一。有人认为,及时公布IP属地可减少造谣、区分网络“水军”、提醒大众上网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一些此前宣称人在境外的代购或博主的IP显示在境内,人设“翻车”。不过,也有人担心此举会泄露个人隐私。

“我上网不太想被他人知道我的地址,这可能导致地域歧视。”市民林女士说,她曾听说有人成功更改IP属地,对此她十分好奇也想试试。“顺利切换IP属地后,相当于变相保护了个人信息。”林女士告诉记者,身边还有人是基于玩游戏、提高页面网速等需求想变更IP地址。

商家提供“IP变更”服务 最低5元就可多地“漫游”

所谓的“IP变更”服务到底有没有用?5月19日下午,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查找发现,“IP代理”“静态IP”等搜索结果已被屏蔽,但输入“IP地址切换”仍能显示不少相关业务。其中,可选变更IP的方式分为静态和动态,根据时长提供小时测试卡、日卡、周卡,包月包季等付费模式,价格从5元到85元不等,月销数量最多的已达上千单。

记者以买家身份联系了两家提供IP变更业务的店铺,对方均表示,下单之前用户需自行测试。操作方式分为两种:第一种需要用户下载相关App,拍下测试卡后,对方提供用户名和密码后自行测试连接;第二种是根据操作步骤指引,买家只需在手机中添加VPN配置,在输入客服提供的账号、密码、服务器网站等信息后,保存连接后就能变更IP属地。此前还有报道称,有的网店还要求提交个人手机号、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完成实名认证通过才可以购买开卡服务。

当问到能否顺利在社交平台上更改IP属地,商家表示一切以测试为准。记者完成上述操作后,相关软件显示能在国内数十个城市的“线路”内切换。选定线路连接后,记者发现页面顺利变更为大连的IP地址,但在社交平台上发帖时,却发现网速变慢,无法打开网页。不仅无法发布推文,IP属地也并未变更。

【说法】

律师:

制作销售

付费“IP代理”

软件涉嫌违法

公开IP属地是否侵犯了个人信息和隐私权?普通人能不能花钱随便改IP地址?记者咨询了北京盈科(厦门)律师事务所许东律师。

许东介绍,多平台上线IP属地功能是否侵犯个人隐私仍然存在争议。但从目前来看,IP属地信息的识别和关联性不强;而公开IP属地信息存在特定的目的和必要性,是各大平台对清朗行动的积极响应。

许东表示,用技术手段“变化”IP属地行为是违法行为。对于付费“IP代理”软件的制作者和销售者来说,该行为涉嫌违法,并可能构成犯罪;对于个人来说,更改IP属地信息违反了诚信原则。

许东提醒,由于付费“IP代理”的产业目前仍然属于不合法的灰色产业,并没有绝对的隐藏性,极有可能导致某些市民在网络活动中不遵守上网规范,产生一些造谣、网络暴力、恶意引导舆论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在下载IP变更软件等过程中,公民的个人信息存在泄露的风险,很容易被违法犯罪分子利用,因此提醒市民保持警惕,尽量不要使用这种更改IP属地的软件或服务。

来源: 厦门日报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土地 房屋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打官司 离婚协议书 债权人 公司 找律师可靠吗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刑事案件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补助费 工资 债权 律师办理建设工程法律业务操作指引二 北京十大房产纠纷律师事务所排名 伤残 程序 鉴定 条件 北京房产纠纷最好的律师事务所 律师自己打官司是不是不用找律师 拆迁人 北京房产纠纷律师事务所排名前十名 期限 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