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复印卷宗多少钱,开庭意味着

时间:2023-01-13 17:08:29来源:法律常识

#普法行动#

广东格士律师事务所 杜均品律师供稿

(续接上集)

三、开庭进行中

孙子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庭审亦如此。无论辩护律师庭前准备如何充分,庭审都不可能按部就搬。因为审判长、公诉人、被告人都是人,都具有能动性、多变性,庭审过程中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出乎意料的事件发生,所以无论辩护律师庭前如何努力,准备充足,庭审仍需要步步为营,随机应变。

前面在庭前会见阶段,已经把庭审基本程序介绍过了,大家也都知道开庭程序基本上是怎么回事,就不再按程序阶段来介绍如何开庭了。简单列几个“无常形、无常势”的精彩部分,以及辩护律师庭审如何表达等介绍给大家。

1、提问同案被告人

辩护律师应该很明白,无论是自己的被告人,还是同案被告人都是案件的“活证据”。在整个案件中,辩护律师要控制好自己的被告人,虽有难度,但通过会见辅导,还是可以实现。而对于其他同案被告人,辩护律师不可能去会见,更不可能帮他理清案件事实,辅导他如何庭审。否则,就窜供。只有到开庭时,辩护律师才能见到其他同案被告人,观察他们的长相、声音等,以及这些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只是表面的)。短时间内,要把握其他同案被告人的性格,通过询问的方式,从他们嘴里得到有利于当事人的答案,这对于辩护律师来说,是非常高难度的。

要做到这一点,辩护律师至少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熟悉同案被告人庭前笔录中的说法。前文论述辩护律师庭前复印卷宗时要求复印全部言词证据,其中就包括同案被告人的供述。查阅卷宗时,需仔细研读同案被告人的供述,注意其供述前后对比,以及与在案其他证据的对比,发现矛盾,发现可用之处。

二是掌握提问技巧。庭审对其他同案被告人提问,就是要实现上面的两个目的:找出对自己当事人有利的部分,庭审予以巩固;找出对自己当事人不利部分,想办法在庭审中予以排除、否定。要实现这些目的,庭前是绝对不能沟通,否则就串供犯罪了。那就只能通过一定的技巧,来实现这个目的。简单总结一下,主要有一下几个技巧:

A、以同案被告人之前有利于当事人的供述,为引子,进一步固定有利事实。辩护律师是在公诉人、同案被告人自己的辩护律师对其都发问完后,才可以对同案被告人发问。此时,同案被告人的供述,已经有两个部分,一是庭前讯问笔录中的供述;二是前面提问中的回答。同案人这些供述和辩解中,有些对自己的当事人有利,有些有害,有些与当事人无关。对当事人有利部分,辩护律师在提出问题之前,可以以引子的形式固定下来。例如说:

你在某年某月某日第几次讯问笔录中说:……,是不是事实?然后我再问你一个问题……

你刚才回答公诉人说……(总结对自己当事人有利内容),然后我再问你一个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审判长反感这种方式,认为引子过长,让辩护律师直接问问题。此时,辩护律师视情况而定,有些需固定的事实,答案确实已经很明确,直接省去。有些需要展示给法庭的,不防换个角度,换个方式,直接提问。即使审判长打断、提醒,没面子,也在所不惜。辩护律师要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得到想要的答案。

B、利用同案被告人供述的前后矛盾,排除对自己当事人不利部分的供述。同案被告人庭前多次供述,庭审已被公诉人、辩护律师轮番提问,前后供述之间,一般都会有矛盾之处。如果这些矛盾之处,与自己的当事人有关,且对其不利,可以就矛盾之处提问,使同案被告人的供述不具有可信性。该方式的利用,要见好就收,不能用得太过,更不能激起同案被告人对立情绪。

C、利用同案被告人供述的不合常理,排除对自己当事人不利部分的供述。该技巧,其实与上面方式一致,要把握的度也一样。所以,就参照上述原理。

上述是技巧,是工具,本身没有对错。作为辩护律师,在争取当事人利益过程中,一定要依照法律,遵循事实,而不能歪曲事实,颠倒黑白。

三是必须遵守几大原则,切不可违背。

以下几个原则,其实,无论是提问自己的当事人,还是提问同案被告人,因为都处于庭审变化莫测之下,所以,都必须遵守。

A、当你无法预测一个答案时,该问题绝对不要提。无论是对于自己的当事人还是别人的当事人,如果你无法预测答案时,绝对不要提。说不定这样的问题会捅出一个大马蜂窝,提比不提的危害更大。所以,宁肯不提。

B、不达目的,坚持补充提问。第一原则,你的提问必须实现目的。如果该目的不能实现,或者其他人如审判长的提问,动摇或影响到你预设的目的,一定要通过补充提问,曲线救国式的再为目的服务。

C、避免与被告人产生对立情绪。每个被告人有不同的特点,有些是随意的人,有些是严谨的人等等,根据不同的人,确定不同的方式。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被告人,在对其提问时,无论是自己的当事人,还是别人的当事人,都必须避免与被告人产生对立面。否则,即使他说错了,他也会自编很多理由,把自己的错自圆其说。而这恰恰是,一个辩护律师最恐惧的。

D、提问都要围绕辩护观点服务,绝对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换句话说,问的每一个问题都必须有目的,且该目的是为辩护意见服务的。记住,绝对不能为了非案件专业本身之外的目的,比如为了表现。 这些方式对案件本身是否有害,很难评价。但为了排除有害的可能性,最好不要提这些无用的问题,以免节外生枝。

掌握好提问技巧,在中国的刑事法庭上绝对可以笑傲江湖。同时,也会让你觉得中国这种死板式的庭审,具有美国交叉询问式的精彩。举个案例,看看一个无罪案件的提问。

谈谈开庭那些事儿(四)

案例:李某某、江某某被控敲诈勒索案

案情简介:江某某协助李某某处理村民纠纷,因两边村民情绪失控,双方发生打斗。打斗过程中,江某某被另一方村民梁某某用刀捅致轻伤,治疗一个多月,花去医药费5000多元。某日,江某某发现梁某某,要求梁某某赔钱,否则报警。后在李某某调解之下,梁某某赔偿江某某2万元。江某某拿到钱后,给李某某1.5万元。“三打两建”时,李某某、江某某被指控以威胁手段,索取梁某某2万元,构成敲诈勒索罪。

李某某的辩护律师梳理案情,通过对李某某的庭问,展示、固定的事实:李某某应梁某某的要求,对其与江某某伤害一事调解,梁某某同意私了,赔偿二万元,不再追究责任。事后,江某某将其中的1.5万元给李某某,偿还赌债。

公诉人对江某某的提问:主要是围绕江某某、李某某对梁某某实施威胁,索取了2万元,后分赃的事实。

因江某某没有辩护律师,现轮到李某某的辩护律师对江某某提问:

为江某某理清事实,巩固有利于李某某的提问:

你是怎么样受伤的?——被梁某某用刀捅伤的。

你受伤有没有作鉴定?——有鉴定为轻伤。

你治疗花了多少钱?——5000多元

治疗花了多少时间?休养了多长时间?谁护理你?治疗花了一个多月,休息了几个月,差不多三、四个月没找工作,主要是我老婆照顾我,她也没办法上班。

你平时做什么工作,每个月有多少收入?我自己开小吃店,一个月也有4000、5000块钱收入。

排除对李某某不利部分的提问

你跟梁某某协商时,李某某是谁叫过来的?——我不知道,反正我没有叫李某某过来。

那你之前在公安讯问笔录中说,李某某是你叫过来的?我是说梁某某说私了,我说可以。梁某某又说,那叫你们老大李某某过来,我说可以,我让他自己叫。我还告诉他李某某只是我老乡,不是我老大。之后人多,我就不知道李某某怎么就到现场来了。

你平时有没有跟老乡李某某一起赌过博?——有时候会玩一下。

你赌博有没有欠李某某钱?——有

你欠李某某多少钱?——记不清楚了。

那你给李某某1.5万元是什么钱?是还赌债。

那你在公安机关讯问笔录中说,拿到2万元后,为感谢李某某分给他1.5万元,自己拿医药费就算了,为什么跟今天庭审说的有矛盾?我之前跟跟公安说了,但公安说赌债不合法,不能成立,这是分钱,所以就按公安的说法说的了。

判决结果:

通过庭审问答对白,展示了案件事实,就是一起故意伤害事件的协商解决过程,虽然江某某医药费只花了5000多元,赔偿2万元,但因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精神损害赔偿等损失存在,也合情合理。所以,最终法院判决不构成犯罪。

2、询问证人

其实,询问证人是庭审最美最具魅力之处,国外还有专门的询问学这门课程。而我们的刑事审判庭审对此,就像中国几千年的太监文化,把最关键的这块肉给阉割掉了。所以,我们的刑事审判庭就有点不男不女,变成了形式主义。正如民间所说的,公安机关做饭,检察院送饭,法院吃饭。

尽管现在死嗑派律师不断努力,申请证人出庭作证,但到现在为止,还是很少案件有证人出庭作证。所以,中国的刑事辩护律师对于询问证人这方面的经验是很欠缺的。如果现在庭审证人真的都出庭作证,辩护律师不一定HOLDE住。

本人从事刑事辩护工作已经六、七年,辩护案件上百件,但有证人出庭作证的案件,至今还只有一件—杨某受贿案。为了出好这次庭,前前后后学习了一个多月关于如何询问证人的资料。有太多的东西不懂,有技巧性的东西,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要询问好证人,真的需要懂得天时、地利、人和。结合杨某受贿案询问出庭的证人案例,说说如何询问证人的一些心得。

杨某受贿案证人出庭简介

杨某受贿案简要案情,上文已提到,此处不再介绍。辩护方申请出庭作证的证人是杨某所在一中队的警察队员,作证证明杨某作为一中队队长,负责中队全部经费收支管理,并向中队成员发放补贴、奖金等事实。

要作好询问证人出庭作证的工作,需要很多前期工作,其中对案件事实、证据必须全面了解,除此之外,还要把握好询问理念和技巧。

A、明确是辩护律师从证人处那里获得信息,而不是相反。

任何询问,我们都很清楚,是辩护律师从被询问的证人处获得信息。让被询问的证人告诉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对自己当事人有利的那些是怎么回事。这是询问证人的基本理念,所以,我们必须坚持让证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限于对自己当事人有利的)的原则。一切方法技巧,都必须以此为理念,以此为原则。

所以,在杨某受贿案件中,我们必须明白,是从出庭作证的警察那里得到,对杨某担任一中队长负责全队经费收支,发放钱款的事实,如实、全面陈述。为了我们的当事人,一定要把证人作为我们的上帝!

B、把握询问的基本流程及必要的注意事项

整个庭审询问证人有一个基本流程。首先,简单的提问引导,为其陈述指明方向,让证人进行陈述。证人陈述期间,尽量避免插话,以免打断陈述,让其全面陈述所知悉的事项。

其次,应让证人对所做的陈述进行补充。证人陈述完后,可能会掉过头来补充某个细节,此时,应让证人补充,保持其陈述的完整性。

最后,进入真正的询问阶段,针对证人所陈述的部分进行提问,当然这些提问,都是围绕着辩护目的展开。这个阶段,如要考察证人证言的可信性,一般可通过细节性提问考察证人是否真正了解情况。而对于证人没有陈述而又是有利于自己当事人的一此细节问题,此时只能采取引导性提问,来获取被询问人自己不会主动涉及某一具体问题的信息。

C、关注被询问的证人

要想从被询问的证人那里了解必要的事实以利于下一步的工作,讲话要和颜悦色,表示理解对方,夸赞对方的工作等,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如果想恰好达到相反的目的,要让被询问人不知所惜,让人对他做的证词产生怀疑,那么做法就可以才取相反的方法。这跟我们平时与人相处的原则相同。

所以,辩护律师一定要记住,凡是想从别人那里获得信息,就必须关心对方。律师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对外效果,避免最终事倍功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种有用的询问。

D、提问要避免三大错误

辩护律师无论是在对被告人提问,还是询问证人,都需要避免三大最明显的错误:一是提问内容注意不要隐含指责。这种提问只能得到被询问人的辩解,而不会得到事实。二是不要把多个问题混在一起。许多问题叠加在一起,这给不讲真话的人赢得思考的时间,而另外一些被询问人则会选择较容易回答的问题,或者最后一个问题。总之,不会全部回答。错失信息,显然得不到想要的事实。

三是避免与法官产生冲突。庭审过程中,经常出现法官打断辩护律师的情形,比如说:这个问题已经问过多次了,辩护律师不要再提问了。辩护律师该如何回应呢?有的辩护律师一再强调自己有提问权,并强烈要求提问。此时,有的法官可能很直接的坚持拒绝,而有的法官可能以明显不耐烦的语气说道:那你问吧。法官说完后可能看卷宗,可能跟合议庭其他法官交流去了。很明显,他根本就没有听。他所做的,只是想说明辩护律师的提问是多此一举。辩护律师表面上获得了“胜利”,把要提的问题提出了,但实质上呢?在场的人都看到了法官正在报复性惩罚辩护律师。

辩护律师提问的初衷是让其他人,特别是法官专心致志地听,并记下证词内容,那么他究竟该如何处理呢?我想不妨先主动迎合法官,承认他“说得对,确实已经提过了”,肯定他的工作能力,和考虑问题的周全性,然后再转移话题,“但是我有一个好的想法,会引出一个与案件相关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所以请求法官让我补充提一个问题”。这时,法官基本上会同意律师继续提问。

谈谈开庭那些事儿(四)

3、质证

庭审提问,基本上已将案件事实(故事)展示给观众。接下来,就是看看这个故事都有些什么证据,证据本身是否有效,能不能证实这个故事。质证,就是公诉人宣读、出示证据,由被告人和辩护律师围绕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发表意见。有些案件也存在互换之情形。

质证,原则上涉及到三个层面:一是单个证据的可采性问题,也就是三性问题;二是数个证据真实性问题,也就是通过印证去发现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不真实的;三是全案证据综合评比,是否证据确实充分。

现在庭审,公诉人出示证据的方式,一般可以分成如下二类:一是按组出示证据,一次性宣读某一方面或某一个罪名的全部证据;二是按份出示证据,每一次出示一份证据。

公诉人不同的证据出示方式,对于证据的质证,辩护律师相应的采取不同方式。

对于按组出示证据的方式,应采取综合式的评价方式:1、关于真实性,可以从几个角度去论述:一是可以从证据本身是否前后矛盾,与其他证据之间是否相互矛盾,综合进行对比,说明其是否具有真实性;二是从证据的来源角度,比如人证的利害关系等,说明存在利害关系,以此推定其虚假性,不具有真实性。掌握中国诉讼证据证明讲究印证的规则,然后以此进行相关评价。2、关于合法性,主要是结合相关法律规定等作出判断。3、关于关联性问题。公诉人在宣读证据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一般偏向于有罪部分的宣读。作为辩护律师在公诉人出示某份证据时,如果有利于当事人的部分,公诉人没有宣读,辩护人可以从关联性角度,宣读该部分,并告知该部分用于证明对当事人有利的事实。

对于按份出示证据的方式,对于客观性、真实性,相对来讲质证意见比较零碎,需要对每一份证据三性发表意见,且不能综合评价,此时,只能概略性的提出观点,然后在辩护意见中再做综合评价。这也是综合评比方法难以适应的原因。至于合法性、关联性,相对来讲,方法与综合式一致。

4、辩护律师的庭审表达

出庭辩护的律师形形色色,有的西装革履,有的拖鞋加短裤,有的长发飘飘,有的是个光头……说起话,有的像滔滔江水,口若悬河,有的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辩论起来,有的一针见血,有的跑题千里,而有的不痛不痒,打打太极……总之,有的让人喜欢,有的让人讨厌,有的记忆深刻,有的平淡无奇。我比较笨,人又不帅,只希望做一个不让人生厌的辩护律师。简单来讲,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A、庭审用语必须符合辩护律师的身份。辩护律师作为专业人士,对于涉案的事实、证据、法律适用、定性等,都必须确切的提出意见,是或者不是,以及相关理由和依据。而不能说不懂或不能确信,否则,当事人请辩护律师干什么?

举几个庭审中辩护律师经典不当用语:

例1:我对于当事人是否构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不能判断,如果认为是,我的当事人在里面起次要作用,是一般参加者;如果认为不是,那我的当事人只构成敲诈勒索罪。试问作为辩护律师,你不为自己当事人是否构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发表辩护意见,当事人花钱请你干什么呢?

例2:我对于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就不说什么了。我只想说说被告人在家是孝子,平时遵纪守法,邻里和睦……

例3:我对起诉指控被告人构成故意伤害罪没有异议,但被告人是事后参与的,没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公诉人第二轮公诉意见:辩护律师你到底是做有罪辩护,还是无罪辩护,如果你认为没有共同犯罪故意,那就是无罪辩护,但你又对指控犯罪不持异议,你先确定辩护观点,有罪辩护还是无罪辩护,我再发表第二轮公诉意见。

2、庭审用语逻辑清晰,用词简洁,表达流畅。要做到这一点,在形式上,可以采取第一、第二等方式来表达。而且这种表达方式可以辅导给当事人。这样也有利于书记员记录。在内容上,对于有准备的辩护意见,事先准备必须有条理,有层次性,抽丝剥茧。即兴发挥,临时总结,也同样一个一个问题陈述,不要把几个问题、多个观点混放在一起论述。另外,辩护律师要在庭审过程中表达流畅,会生会色,必须做到熟悉整个辩护意见,最好能背下来。总之,庭审表达,即兴演讲,内容要详实,表达要流畅,最好多看看卡耐基口才学。

3、用词及语调必须恰当,避免报复性司法。关于用语问题,只需记住现有的司法状况下,检、法是一家人。无论你的用语冒犯了公诉人,还是审判长,都存在报复性司法的可能性,且可能性非常大。尽管庭审时,律师可以承一时激情过瘾,但结果却重判自己的当事人。所以,无论如何,辩护律师用语用词以讲清道理为目的,至于语调、语气,以平和为主,不卑不亢。凡是不以当事人利益为重的一切语调、用词,都是有违辩护律师的职业道德。

说白了,刑事案件开庭也就这么回事,作为一个辩护律师能做的也就这些,没有什么神秘。但这个深入浅出的电视剧,演绎能否成功,对于当事人来讲,完全取决于辩护律师这个编剧、导演、第二号主角。请辩护律师永远记住,第一号主角是被告人,不要喧宾夺主,不要把刑事辩护搞得神秘兮兮。

(本集完)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土地 房屋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打官司 离婚协议书 债权人 公司 找律师可靠吗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刑事案件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补助费 工资 债权 律师办理建设工程法律业务操作指引二 北京十大房产纠纷律师事务所排名 伤残 程序 鉴定 条件 北京房产纠纷最好的律师事务所 律师自己打官司是不是不用找律师 拆迁人 北京房产纠纷律师事务所排名前十名 期限 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