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后失眠怎么办理,飞机失事后,如何面对难过,无助和创伤的行为

时间:2022-10-02 09:33:08来源:法律常识

据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3月21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任务时,在广西梧州上空失联并坠毁。机上人员共132人,其中乘客123人,机组人员9人。


飞机失事后,如何面对难过、无助和创伤?


坠机事件发生后,救援人员、志愿者已经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展开救援。


截至3月22日上午9点,根据央视与财新的消息,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负责人表示,坠机地点三面环山、夜间照明不足,目前搜救行动尚未有重大发现,“现场已发现飞机残骸碎片,尚未发现机上失联人员”。


飞机失事后,如何面对难过、无助和创伤?

4227天飞行安全记录“清零”


空难是现代极少发生,但一旦发生就伤害极大的悲剧。我们为失联者祈祷,也企盼救援工作能顺利进行。


疫情爆发的两年多以来,日常生活秩序被改变得太多,对于普通人来说,战争、空难每一样都是巨大的人类灾难,生命无常,我们能预料的东西太少。


今天的内容分享,关于无常和死亡,也关于创伤、共担与疗愈。


对每一个大时代下的个体来说,创伤发生了,但“治愈并不只是关乎个人,而是需要与他人、与集体一起修复我们共同承载的创伤。”


飞机失事后,如何面对难过、无助和创伤?


01 /残酷的无常/

“世事无常,才是生命的本相”


飞机失事是一次意外,也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可以说,面对灾难时,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无常——是我们所在这个世界的本相之一。对所有人而言,面对生命的无常时,都是平等的。


其实人生总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无常,但其中一些会令我们格外恐慌,比如空难。


虽然从理性上来说,飞机失事的概率很小。尽管统计方法多种多样,计算结果也不尽相同,比较通常的说法是,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死亡概率约为14万分之一,而搭乘航班发生事故的死亡概率则大约是470万分之一。


但我们仍然对空中飞行格外恐惧,原因之一,是机舱本身是一个近乎密闭的空间,置身其中,会助长或者加剧人的焦虑感。


而在飞行过程中,未知的、突发的、不可掌控的事物也会加深恐惧感。比如巡航中经常会遇到的不稳定气流,它所造成的颠簸感,会给人带来很大的离心力。严重时,它会降低机舱中人的认知能力,甚至会影响人对于辨别眼前事实的能力。


飞机失事后,如何面对难过、无助和创伤?

《萨利机长》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内心许多不自觉的想法会不断涌现,这会加剧恐惧感的产生,许多人甚至会遭遇“恐飞症”。


我们会感到巨大的悲伤与无力,除了这种普遍的、乘坐飞机可能会经历的天然恐惧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飞机失事后生还率极低,一旦发生,会给人们造成极其强烈的冲击感,也会对“无常”产生更明显的感受。


尤其在这几年里,历经瘟疫、战争以及种种意外事件,这种对“无常”的感慨愈发凸显。


不过,人的情绪变化往往可以非常巨大,正常人的精神情绪的频繁起伏也很常见,甚至在突发事件面前起伏非常极端,这都是很平常的状况。虽然大脑会觉得这些事件的发生很不寻常,但这在今后也可能成为一种常态。


我们身处的现世,就是一个会频繁发生各种意外,意外又会通过互联网社会快速被我们看到的时代。很多以前没法想象的境况,在当下都可能成为一种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许我们需要形成一种适度“弹性”的习惯。


飞机失事后,如何面对难过、无助和创伤?

《疗愈心中的伤口》


对于意外和死亡的恐惧总难以避免,但不妨碍我们尝试去接近它、正视它。尽管人生无可避免“无常”,但我们还可以选择对待恐惧的态度。


— 综整自梁文道《八分》

67.《空难与恐飞症》

284.《人为什么很难接受无常》


02 /悲恸的死亡/

“当爱的人离去,你生命里的一部分也随之逝去了”


生者的世界里,我们很少愿意直面死亡。有时它是难以碰触的禁忌,有时它是不忍言述的痛苦。


而当沉重的死亡真切地呈现在眼前,你才会发现死亡的深刻与复杂——它不只是恐惧、哀痛与眼泪,也不只是失去、怀念与重振旗鼓。


正视死亡、理解死亡的意义,是每个人终生的人生课题;也是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最为关注的中心问题。


海德格尔就曾提出,死亡是“不可能的可能性”。在他看来,当生命走到终结,就意味着所有可能性的失去,一切都变得不可能了,这就是死亡。但是,正是因为死亡具有的这种“不可能”,生命才有了一切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在有限度的生命之内,回想人生、了解人生、思考死亡的时候,人生的意义才是丰满的,才能够彰显出来。


海德格尔的观点认为,我们只有经历自己死亡的时候,思考自己死亡的时候,我们的人生才是本真的。因为死亡归根到底是每一个人自己的事情,没有人能代替你经历死,你也不能代替别人,当你自己死亡便是一切的终结,只有在这个绝对的界限面前,你才会开始认真地考虑自己是谁,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飞机失事后,如何面对难过、无助和创伤?

《海边的曼彻斯特》


另一位法国哲学家列维纳斯则提出了另一种对于死亡的看法,他认为我们的死亡恰恰是“可能的不可能性”。


在列维纳斯看来,我们正是从他人的死亡里,才感到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自己的不由自主,这时候人们才能发现生命的终极意义,那就是,我们原来离不开他人,我们永远有一面是向他人敞开,自己无法控制的。


我不能控制身边人的死去,也就意味着我不能控制自己身体里很重要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正是同那些死去的人连在一起的。这一部分也随着他们的离去,一同消逝了。


自我的死亡固然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因为我们的生命有死亡这个终点,才会让我们思考人生意义何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透过他人之死来感觉到,我们身上其实有一些东西是必然地与他人连接在一起的,从这其中,我们又能够发现人生的另一重意义。


基于此巴特勒指出,我们人之为人的一个很基本的本质,就是永远有一些东西是大于我自身的,永远有些构成“我”的一部分东西,其实是我不了解的,亦是跟他人有关的,只有当他人离去之后,我才发现“我”的一部分也永远失去了。


那个东西虽然构成了“我”的一部分,但其实我还不认识它,甚至在那个人死了之后我还不认识,于是我哀叹,于是我悼念,于是我哀怜——在这样的过程里面,我们经历了某种人生的转化。


由此巴特勒认为,哀悼不是一个个人的事件,它是社会的,甚至是理解人类社群的一个基础。


也就是说,我们是在为他人的哀伤和哀悼之中才发现,原来我们在本体上、在原初的基础上,就早已跟他人必然地连接在一起了。


而当逝者离去,生者生命里很重要的一部分,也随之消失了。


飞机失事后,如何面对难过、无助和创伤?

《寂静人生》


看理想曾做过一次“与死亡擦肩而过”的征集,一位朋友@漫游者 在谈论“如何理解死亡”时说,“死亡,对逝者来说是时间的定格;对生者来说是回忆的循环播放。最后只是简单地希望回忆可以再长一点,长一点而已。”


我们因死亡带来的生命有限性才更知晓生命的意义;也因他人的离世深深悲恸、哀念,才终于理解了“人之为人”的本质。


——综整自梁文道《开卷八分钟》

08.《哲学家死亡录》

09.《脆弱不安的生命》


03 /余下的哀痛/

“未治愈的集体和代际创伤被触发了”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王芳曾说,“个体需要保有一种自己的人格是‘稳定的’‘连续的’感觉。我们知道,即使经历生命中诸多改变之后,我们始终是同一个人。


……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情破坏了这种连续感,让人们对自我的感受断裂了,则很可能带来伤害性的后果。例如突如其来的灾难,地震、车祸、疫情,天降横祸、猝不及防。


当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先来,就很容易打破连续感,我们对于生命、世界和自己的看法都可能发生或多或少的改变,甚至某些行为模式也会发生变化。”


此次坠机事件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意外。飞机,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而失事飞机上的132个人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我们在新闻中了解着事件的发生,也不断祈祷着每个人能够平安,在过程中,却可能陷入创伤性情绪当中,压抑、痛苦,甚至心跳加速、喘不过气。


说到创伤,大家可能立马想到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创伤后应激障碍)。虽然PTSD是人们常常提起的词汇,但对于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很少有深入的了解和关注。


精神病学对PTSD的定义是:由于经历或目睹了巨大的创伤性事件,如自然灾害、重大事故、战争、强奸、死亡威胁、性暴力或严重身体创伤而导致的精神障碍,常见症状为对某些事件、人、情景的回避,对创伤事件的记忆闪回,对事件认知和情绪的扭曲,以及身体出现的过度应激反应。


在灾难中死里逃生的人可能留下创伤,但作为旁观者,创伤也不是与我们无关。

面对灾难事件,你可能会感到呼吸困难、心跳加速,有莫名的紧张感。这并不一定是PTSD,我们天生就有共情能力,逃生的本能也会让我们在看视频或照片时产生压力荷尔蒙。


飞机失事后,如何面对难过、无助和创伤?

《海边的曼彻斯特》


所以,即使作为旁观者,我们也需要去积极应对这种生理反应。然而,有些人可以很快就排解掉这些压力,继续生活,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旁观灾难却会让他们突然有种被拉回过去某个惊恐的时刻,与当下现实割裂的感觉。


也许是某条新闻,某种气味、灯光、声音,也许是某个人说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很有可能你并不记得创伤是如何造成的,因为除了重大事故,经年累月的伤害也是创伤的重要形成机制,但我们却对生活里习以为常的事情反复划下的伤口并不敏感。


如果你发现,即使旁观灾难时也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愤怒、崩溃、羞耻等负面情绪,有无意识的要躲避或者攻击的行为,甚至出现头痛、失眠、恶心、无法集中注意力的状况,那么很可能是你未治愈的创伤被触发了。


集体灾难给个人带来的创伤有时来源于直接的事故经历,但并没有直接经历死亡威胁的人,也会在集体灾难中留下创伤。比如美国的黑奴制、纳粹的犹太大屠杀,这些看似已经结束的灾难却通过家庭关系在一代又一代人中延续。


那些我们以为已经远去的家族悲剧或民族历史,以最鲜活的姿态重现在眼前时,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家族遗传或民族命运,而是未治愈的集体和代际创伤被触发的表现。


——杨芮《如何应对灾后的心理创伤?》

王芳《致独特的你:人格心理学40讲》第9讲


04 /共担的创伤/

“治愈并不只关乎个人,需要我们携手共担”


那么我们如何治愈创伤呢?

首先我们要理解,所谓的心理创伤并不只和心理相关,而是那种如临其境的、直接威胁到生命安全的身体感觉。

包括Peter Levine、Gabor Maté、Thomas Hübl、Bessel van der Kolk在内的多位世界知名创伤治疗师都强调,希望用理性去对抗和抑制创伤所致的恐惧可能适得其反,而忽略生理反应一味地探寻和追溯“创伤记忆”有时候甚至是有害的(Emmerik et al., 2002)


既然创伤是意识和身体的割裂,那么治愈的关键就在于让意识和身体回归统一,找回自己对身体的掌控感。


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发现太极、正念、瑜伽、非洲舞,以及糅合了呼吸和冥想的武术反而对创伤治疗更有效果(Grodin et al., 2008; Macy et al., 2018)


这些看似古老的活动其实都蕴含着治愈创伤的简单道理——活动可以让身体代谢掉堆积的压力,同时,通过用意识关照身体,提高内在觉察力,了解身体的冲动和变化,让意识和身体达到协调统一。


飞机失事后,如何面对难过、无助和创伤?

《她》

人作为社会动物,集体和他人的创伤难免会波及到我们,而我们个人的创伤也不可能只影响到自己。所以,治愈并不只是关乎个人,而是需要与他人、与集体一起修复我们共同承载的创伤。

我们不仅在理性上知道只有团结协助才能应对大型灾害,还本能地渴望集体给予我们安全感。因为只有在可以被信任的环境中,我们才能真正获得身体的掌控感,否则总是会感到强烈的不安,要用意识持续去抵抗焦虑和恐惧。

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看到普通人守望相助、舍命互救的视频时会觉得那么温暖,那么治愈。因为通过一个个普通人之间的联结,我们修复着社会人际网络,就有希望让生存环境变得更安全。


所以,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创伤,更好的人际关系网络都可以使伤口更快速愈合。


飞机失事后,如何面对难过、无助和创伤?

疗愈心中的伤口


而面对大型灾害引发的焦虑和无力感,最好的对抗方法就是为他人做点什么。也许你不能去一线救灾,但转发救灾信息、参加捐助活动、科普安全信息、安抚焦虑的家人朋友这样的行为,也可以缓解我们自己的情绪,对治愈集体创伤也有所帮助。

总之,创伤虽然可能带来很大的伤害,但它并不是给生命判处的死刑,它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印记,是我们和祖辈之间的纽带,是我们和集体共同承担的命运。治愈创伤的过程是深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窗口,也是整个社会走向新生的机会。


所以我们无需害怕和回避创伤,只要给点养分,智慧的生命体很快就会长出新的枝丫。


——杨芮《如何应对灾后的心理创伤?》


飞机失事后,如何面对难过、无助和创伤?


截至目前,事件尚在调查中。作为普通人的我们,除了祈福之外难以做出更多,但不随意传播事件相关图片、视频,不恶意调侃、猜测,不扰乱正常工作秩序,不占用搜救相关的应急热线,给予相关家属尊重和空间,是我们可以做的一件件具体而有用的事。


创伤会带来巨大的伤害,在灾难事件面前,只有保持冷静、携手面对危机,才有可能治愈创伤,重新向生机走去。


愿你一生平安,

起落安妥。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