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有名的刑事案件律师是谁啊,天津最好的刑事案件律师事务所

时间:2022-10-02 20:16:11来源:法律常识

杨朝阳的一天从早晨6点开始。起床,吃饭,7点到达北京市惠诚律师律师事务所。如果没有外出开庭的安排,就在单位写法律文书;如果有开庭任务,他需要换乘多种交通工具在省市之间穿梭、奔波,常常是用一个面包一瓶矿泉水草草打发了午饭。碰上急件,他会把一份法律意见书写到第二天凌晨4点。

像他这样的律师在北京有37351名。根据2021年7月北京市律师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北京拥有2887家律师事务所,每万人拥有律师数达到17名——是司法部在《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纲要(2018~2022年)》中提出的“全国每万人拥有律师数量”目标的4倍。

如果说杨朝阳和其余三万七千多名律师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的“双重身份”。在快手上,他是有着一千多万粉丝的“网红博主”。当他打开手机,无数条私信从中国广袤大地的隐秘角落向他涌来,家庭婚姻、财产分配、劳动争议、民间借贷,交通事故等等,每条提问都指向一个个亟需解答的生存难题,牵扯出一段段人生故事。

“双面律师”杨朝阳:法律是善意的小舟,驶向千里之外的屏幕

“我是朝阳律师。”商贸中心写字楼里的白领和城乡结合部的菜贩同时收到了更新提醒,一个一到两分钟的视频,将财富、地域筑起的智识壁垒推倒。简短、清晰、明了,这是杨朝阳在线上建构的法律世界。

01

杨朝阳今年34岁了,但很多委托人都说他看起来像40岁。杨朝阳对此的认知是“这非常好”,因为律师太年轻了只会让当事人觉得经验不行、阅历不行,一个看上去执业十五年的律师肯定要比十年好。

事实上,成为律师并不是杨朝阳的职业第一选择。在高中时代,他想做的是治病救人的医生,法律专业是父母为他做出的选择。

“当时我对法律根本就不懂”。进入大学以后,杨朝阳背了几年的法条,日子过得很枯燥,毕业时他通过了司法考试,随后水到渠成地选择了律师这一职业。2011年,24岁的他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实习,跟着合伙人做刑事案件方面的法律工作。在一起案件中,被告人是位年轻的小伙子,以转卖二手车为业。一次由于客观原因发车受阻,客户没收到车,在北京报案称其诈骗,小伙子随后被公安抓捕。

“这个案件处在诈骗和非诈骗的中间地带,完全有可能被认定为诈骗,”十年过去,杨朝阳记忆犹新,“但通过我们的努力,最后检察院对他不起诉,因为认定他诈骗的事实不成立,不构成诈骗罪。”

小伙子被无罪释放,他和母亲来向杨朝阳道谢时,杨朝阳由衷地为母子俩感到高兴。这件事也成了他律师生涯的真正起点,给了他从未有过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此时,他一方面发现做这行非常有挑战性,每天都要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案件。另一方面他也感觉到,法律资源的分配极其不平衡,法律知识普及仍然不充分,在生活中还有大量需要法律帮助的人,尤其是在农村及三、四线城市,却囿于地域律师资源的匮乏,往往面临求助无门、诉苦无路的情景。这一切都让他下定决心要做一个“为当事人负责任、能对当事人有所帮助的律师”。

曾经有个说法是“律师五年是个坎儿”,是指实习律师转正职的最初几年,收入不高、工作辛苦,付出与收入常常不成正比。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坚持不下去,不少人转行去公司做法务,但杨朝阳凭着兴趣和热爱“挺过来”了。除此之外,陪伴他捱过这段积累期的还有他新开发的“副业”:在快手上做普法视频,讲解法律知识。

“双面律师”杨朝阳:法律是善意的小舟,驶向千里之外的屏幕

02

2016年,短视频刚刚兴起,杨朝阳也是在这时无意接触到了快手。在觉得“好玩”的同时,律师的职业敏感性让他捕捉到一个信息:当时平台上娱乐性内容较多,法律板块则是一片空白。“这么好的一个平台,为什么不通过它给大家普法,给大家答疑解惑呢?这样的话应该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于是,他尝试着录了第一个视频。

作品是很用心编制的,效果却并不理想。“我个人认为那个视频非常好,觉得应该会受到粉丝的喜爱。结果发上去之后没有什么动静,后来一看,播放量也很低”。

他静下来反思了一下,认为是选题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太强了,作品要赢得观众的喜爱,要先把法律的姿态从高阁中降下来,做“接地气”的、能够贴合大多数人生活实际的内容。于是,长难句嵌套的句式不要了,过时的、老旧的、偏门古怪的案例不要了,杨朝阳将法律的观点和生活中的小案例、口语化的表述结合在一起。渐渐地,视频选题变成了“民间借贷借条怎么写,欠条怎么打”“怎么起诉要钱”“老赖有什么受到限制的地方”和“生活中哪些行为构成犯罪”。

改变取得了成效,杨朝阳的视频上了热门,。那时杨朝阳没想过自己真的能“火”,闲下来看看手机,“粉丝不多,但那个小数字在慢慢上涨”,心里特别高兴。

因为是快手法律板块的“拓荒者”,同类型内容创作者寥寥,杨朝阳的粉丝积累得非常快。最开始的几年他建了四、五个粉丝微信群,每个群的上限容量是500人,全部都加满了。每天到家之后杨朝阳不干别的事,“就往那一坐,拿起手机,给大家解答法律问题”,全部是免费咨询。往往是一刻不停地解答到夜里11点,“实在不行了,累了,就吃口饭”。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他觉得太疲惫费神,没办法继续维持下去,不得不把答疑的频率降低。

但即使这样,一年里,通过直播和私信,杨朝阳回答的法律问题也有至少3000多个。

提问内容千奇百怪,令杨朝阳讶异的是,有不少粉丝会向他咨询同一个问题:“怎么才能在线下找到律师?”他发现,提问者大多居住在农村或者三、四线城市,整个地区范围内只有一到两家律师事务所,总共十几个律师,“有些地方甚至只有不到十个律师”。

而更多的时候,当事人连“求助律师”的意识都十分淡薄,杨朝阳对曾经接手过的一个案件印象深刻。被告人是一对老实的农村夫妻,子女在外打拼挣了钱,给父母在村里建新房,邻居家却有了意见,要求老两口建房不能留后门、留后窗,在房子封顶时前来闹事。老人被逼无奈,在没有仔细查看的情况下在邻居给的纸条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随后对方声称,老两口曾立字据承诺不留后门后窗但已然违约,以字条为据,把老两口告上了法庭。

杨朝阳接手时案件已经是二审。一审时老两口没有委托律师,只是简单查了资料就认为这个案件自己能赢,在庭审过程中,老两口在对方弄丢纸条、仅出示纸条复印件的情况下,没有要求核对原件就直接认可了签署纸条的事实,虽然随后强调自己是“被逼着签的”,但案件无可避免地滑向不利的方向,由此败诉。

“双面律师”杨朝阳:法律是善意的小舟,驶向千里之外的屏幕

杨朝阳了解情况后非常惋惜,“他们对于法院要审查什么事实、哪些属于关键内容,都不了解。说了很多跟案件审理关系不大的话,但都没起到太大作用”。在没看清内容的情况下就签署了纸条,纸条的内容有诸多“小坑”,相当于邻居下了个套,但老人家并没有识别出来;前去应诉但没有委托律师,在对方律师的引导下错误地表述了事实;没有及时举出有利证据、直接承认了一些无据事实;此外,有大量证据证明房子是子女出资建造的,对方的起诉对象压根就错了,但老人并未指出……

在二审时杨朝阳和同事竭尽全力,最终也没能改变一审败诉的结果。他觉得这样的事情“客观上看是很不公平的”,因为“不懂法”造成的悲剧,杨朝阳在从业的十年间接触得不少,每一次碰到都还是觉得,“太可惜了,太难受了”。

03

做短视频的时间久了,杨朝阳也感受到了一点当“网红”的好处。最直观的表现是,现在出门,已经有人会认出他了。

那是2018年,他去天津武清办理一个刑事案件,一下车在饭店大堂里,很快就被同去吃饭的粉丝认出,一群人蜂拥而至。“你好朝阳律师,我是你的粉丝特别喜欢你,你的每个作品我都会点赞”,一群人在酒店门口合了张影。杨朝阳自我调侃,怎么就成了名人了,“跟明星似的”。委托人在旁边目睹了这一幕,说杨律师你还挺厉害的,没想到粉丝会认出你来。此时是他在快手直播的第三年,已经积攒了一百万粉丝。

又是三年过去,如今快手平台的法律板块早已不再是当初的荒原。名字中带着“律师”字样的注册用户越来越多,凭借内容上微妙的领域细分,不少内容创作者积累起了数量可观的粉丝群。杨朝阳的同事也有不少注册了快手账号,日常大家走在一起,大家还会开玩笑的调侃,“杨律师在快手那是属于头部的。”

“双面律师”杨朝阳:法律是善意的小舟,驶向千里之外的屏幕

也有不少受到过帮助的人成为了他的忠实粉丝,看到有人夸“朝阳律师你好帅”,他也会高兴一阵。但他更喜欢的是粉丝告诉他,你更新的视频确实实实在在帮到我了,按照你的方法去做,确实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结果。有的粉丝在咨询过后给他邮寄了十箱苹果,这事让他念念不忘,因为苹果是正宗山东烟台产的,“特别甜,特别好吃”。

负面的声音也有,有人恶意揣测,说律师工作这么忙,竟然还有时间普法,估计是个假律师,是来网络上骗人的。对这种留言,杨朝阳看得很淡,当律师这么多年,他见惯了事物背阴的一面。

无限延展的社交网络正在试着打破一切界限,也创造出全新的连结方式。但因为最终的落点是“人”,线上和线下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绝大多数时间里,一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居民的情感强度难分高下,经历的曲折程度也并无太多不同。焦虑、苦闷、纠纷、争执、误解、事故被机器编码,转换成文字,被网线传输到他眼前。他的安慰、建议、同情、善意乘着法律的小舟,驶向千里之外的另一块屏幕。他每每告诫自己,“这个世界太乱了,一定要秉持一颗初心坚持做自己,做一个好的专业的律师”。

谈及未来,杨朝阳说自己还是想要把视频做的更多样一点,比如跟其他的朋友一起,从比较有意思的切入点还原整个案件,把视频做成一集一集连续剧的形式,或者举办“模拟法庭”,把整个法庭的庭审呈现出来。

现在回头看在快手直播的这些年,他的感受是法律圈子的线上生态正在不断变好,他感谢这个互联网的时代。

(华商报记者 张海舟、编辑 项雪)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