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交通事故假死赔偿,春秋战国时期奠定了中国文化基础的是

时间:2022-10-03 00:22:08来源:法律常识

第四章文化素养 第一节历史常识 春秋和战国

一、春秋和战国伴随着东周的存在。东周从周平王东迁开始,由于西周是分封制,所以,下属诸侯国实力都还可以,外加西周经过周幽王的的折腾(宠褒姒,立褒姒,烽火戏诸侯)及周平王联合(西戎、其他诸侯国)争夺王位,西周的实力被分解了,于是再也不能掌控其他强大的诸侯国了,只是形式上的天子地位。

二、本来是东周,但是因为鲁史《春秋》记录了这一阶段的历史,所以后来人们就直接叫春秋了。春秋的时间为公元前700——前476年,合计224年;战国是因为,那段打仗为全民活动,所以被人们叫成战国了。它的时间是前475年——前221年,合计254年。

三、看一下春秋时期的霸主: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1、齐桓公——管仲改革、葵丘会盟成为首位霸主;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国,本来是个大国,经过讨伐东夷扩展了几倍的国土,再加上丰富的沿海资源,经济比较发达,国力很快就在诸侯中处于领先地位。齐襄公被杀,因为没有儿子,兄终弟及,公子小白当时在莒国,公子纠在鲁国,纷纷快马加鞭,想第一时间继承王位。期间,公子纠的辅臣管仲射杀公子小白,小白假死,更快马加鞭,最终提早一步继承王位。后经过小白师傅鲍叔牙的极力推荐,公子小白诚恳请管仲出山,管仲是治国能手,一系列操作和政策,尤其是海水煮盐,齐国越来越强大了。于是管仲提议假借天子以令诸侯,就去朝贡祝贺周朝周僖王即位,周僖王乐坏了,于是给齐国很多权利,齐王组织召开盟会多达九次,史称“九合诸侯”。后来,齐桓公晚年任用奸佞小人,管仲自保,病死后,齐桓公也死了,齐国内乱,齐国的霸主地位结束。

2、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晋文公及公子重耳,在楚国和秦国流亡过,被两国国君款待时,承诺:“即使两国发生战争,晋国一定会退避三舍。“但是后来,还是打仗了,晋国还带领联军取得胜利,于是进行了践土大会,连周天子都派人参加了,这时晋文公就是霸主地位了。

3、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三年后,才开始理政,任用伍举、苏从和孙叔敖,整顿内政、发展农业、兴修水利、开凿水库灌田万顷,使江淮一带成为楚国粮仓,还对郑国发动战争、还问鼎周王室,使其成为霸主;

4、宋国——晋楚两国在宋国召开弭兵大会。大会以前,列国形势主要是诸侯兼并,其次是大夫兼并;大会以后,形势变为主要是大夫兼并,其次是诸侯兼并。同年进行了十国的商丘大会,由宋说合,息兵停战。此间,本来不被看做华夏的楚国,渐渐与其他国家往来,遂慢慢也被看做华夏成员了。

5、吴越争霸——卧薪尝胆;楚平王杀了伍子胥全家,伍子胥偷跑到吴国,并会同孙武一起辅弼吴国,讨伐楚国,后又大败越国,后又组织黄池大会,盛极一时;越王勾践此时,卧薪尝胆,后从吴后方攻入吴国首都,吴王投降,越国灭吴。

六、看一下战国时期的霸主:

战国七雄:秦、齐、楚、燕、韩、赵、魏。

春秋五霸如何变成战国七雄了?春秋末年出现了“田氏代齐”,战国初年出现了韩赵魏三家分晋。战国逐渐开始形成了七个大国争霸的局面。

1、魏国最先强盛;任用李悝变法;西门豹镇守邺城;军事家吴起负责开辟并镇守西河地区,等经济上、制度上、军事上的一系列变法和改革。但经过了两次大战,第一个是攻打魏国,魏国求齐国帮忙,齐国大将田忌与孙斌出征,出典故“围魏救赵”,魏军将军是庞涓,打败;另一个是马陵之战,魏国出兵韩国,韩国请齐国帮忙,齐国大将还是田忌和孙斌出征,魏国还是庞涓,典故是“退兵减灶,诱敌深入”,庞涓为射死,魏国从此一蹶不振;

2、秦国主动求贤诏令,求来的是商鞅。“强国之术”,开始变法。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重农抑商等等政策后,使秦国成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强国,人民是“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3、楚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但是楚悼王死后,变法终止,又被张仪欺骗,与齐国断交,汉中地方又被秦国占去,魏国乘出国空虚,袭击楚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

4、齐国:公元前298年,齐、韩、魏、赵、中山等五国联军攻入秦国函谷关。秦国被迫退还韩魏的一些领土,齐国成为关东各国的盟主。公元前288年,秦昭王自称西帝,尊齐闵王为东帝,用远交近攻的策略拉拢齐国,破坏了关东的“合纵”联盟。公元前286年,齐国灭掉宋国,秦国联合其他国共同伐齐,齐军大败,燕国趁机攻下齐都临淄,于是齐国再无与秦国抗衡之力;

5、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军攻破楚国都城郢;

6、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率军夺取韩国上党郡;

7、于是围攻赵国,并用“反间计”,把廉颇换成赵括,赵括典故“纸上谈兵“,赵国大败,赵国40万大军被俘后全部被活埋;秦军乘胜前进,包围了赵都邯郸。魏国公子信陵君窃符球赵,魏军出兵球赵,解除邯郸之围。

七、秦国统一全过程:

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谐音:勤喊赵薇去演戏。

八、百家争鸣:西周前不让民间办学,春秋时期开始,没人管这个了,孔子第一个私自教学,从此各家都开始教学和研究: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其核心思想是“仁”和“礼”。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整理记录在《论语》中,本书由弟子及其后人合著。

孟子:儒家代表,《孟子》一书,发扬孔子仁的思想,推行“仁政”,提出性善论,提出了人的道德精神追求,倡导民本思想;

荀子:儒家代表,但是思想中带有浓厚的发家色彩,主张“隆礼”而重法,提出性恶论,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有自己的规律。

墨子:墨家创派人,《墨子》一书,主张“节用、节葬”,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墨子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三表法。

老子:道家创派人,代表作品《老子》又称《道德经》,提出了“道”的概念,认为“道”是万物的始基。核心思想是“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无为(不要人为干预)”。

庄子:道家代表,《庄子》一书,庄子不仅在思想史上有重要贡献,在文学、美学方面也颇有建树。

韩非子: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一书,主张“法“、”术“、”势:结合。

孙膑:战国时期兵家代表人物,继承和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想,著作《孙膑兵法》。受了膑邢。

杂家、纵横家、阴阳家、名家、农家、小说家等也是诸子百家中的派别。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体系。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八、税制改革:春秋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土地制度也发生了变化,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私有土地的大量开垦,各国为增加税收,纷纷改革税制。齐国推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楚国实行“书土田”,楚国实行“作丘赋”。

九、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有一典故“燔诗书而明法令”,通过焚烧诸子百家缩写的书籍达到明确法令权威的目的。秦商鞅变法,放弃儒家的以仁治国的思想,采用法家思想,以严刑峻法等治国家,有功者重赏,有过者重罚。

十、铁质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战国时期,各国实行的土地制度是国家授田制,这一时期,铁质农具和牛耕的到推广,农田大量增加,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十一、水利工程:战国后期,秦国的李冰父子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秦国还在关中地区修建郑国渠,改良关中地区土壤,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