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4 01:22:09来源:法律常识
一次醉驾后,29岁的张珉人生“两重天”。4月初的一个深夜,张珉在合肥市郊和朋友吃饭、喝酒,凌晨1点多时,张珉叫不到代驾,自觉还算清醒的他便驾车返家。行驶约20分钟快要到家时,张珉遇到交警,他停车配合,当时还心怀侥幸,认为自己虽然喝了些酒但没有出事故。
很快,血液检测出结果,张珉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91mg/100mL。因是初犯,且情节轻微,张珉涉嫌危险驾驶罪,目前正在取保候审,等待“靴子”落地。
张珉正在“恶补”法律知识。张珉自称,他一直以为喝酒后开车只要不出事故,后果就是交罚款、吊销驾照,他并不知道酒驾和醉驾的区别,也不知道喝酒开车可能会涉嫌犯罪被起诉。交警让他做笔录时,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用手机查询——醉驾会受到什么处罚、会不会判刑,他焦虑得夜里睡不着觉,“突然一下子变成了罪犯”。按规定,醉驾拘役的期限虽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但在刑法中拘役是一种法定的刑罚,将留下犯罪记录,案底会终身保存。
张珉告诉《财经》记者,很多人与他的情况类似,他发现有很多“醉友”交流群,他加入其中的一个社群,和网友交流各自的血检结果、案件进程,案结的“醉友”还会帮着分析可能判处的刑罚。他表示,涉嫌犯罪后,和普通人不一样了,不愿意和身边的朋友分享自己的遭遇,“更愿意和有相同经历的朋友交流和互相鼓励”。
现在,张珉和很多“醉友”一样,对醉驾的认识发生变化,“有些新入群的人刚开始还会抱怨,说不好听的话,我们会给他指出,醉驾确实触犯了法律。”在张珉加入的群里,有一名“醉友”是公职人员,喝酒后在小区停车场挪车时被举报,被判处拘役后,“现在工作没了,未婚妻提出分手,刚买的房子也只好卖了。这人想不开甚至想自杀,我们都劝他想开点,人还在,可以从头再来,但我们知道,其实再也回不到从前”。
有醉驾经历的李勤,拉了一个醉驾交流社群,很快500人就满了。李群初步统计,群里的“醉友”年龄在20岁-56岁之间,从事各种职业的都有,他们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因地区差异、情节不同等因素,有的判实刑,有的判缓刑,还有的免予起诉。“只要是醉驾,基本上都很麻烦。如果是公务员,免予起诉的,将面临党内处分、岗位降职;起诉到法院,那等待他的就是‘双开’。”
醉驾写入刑法的“拘役”与此前的“行政拘留”区别主要在于:一、性质不同,一个是刑事处罚、一个是行政处罚。二、期限不同,行政拘留1日以上15日以下,数行为并罚不得超过20日;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行为并罚不超过1年。三、后果不同,拘役是会给当事人留下刑罚记录,会对他们的工作、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如对律师、公务员、国企员工等面临的可能是丢掉工作的问题;相比来说,行政拘留的影响就要小很多。
10年前,曾有专家担忧“酒驾入刑”将冲击酒类消费进而影响经济。然而10年间酱香型白酒的销售额已经翻了4番。白酒板块多年来一直在A股占据“股王”位置。另一方面,代驾行业从无到有,规模日增,平台林立。近10年来,全国酒后代驾订单近18亿笔,年均近2亿笔,“喝酒,请代驾”,成为“来一杯”的理由。
不过,任何禁令总有触及不到的边缘地带,也总有人或无视法律,或心存侥幸,依然沉浸在眩晕状态中醉眼朦胧。
就在几天前,山东男篮主教练巩晓彬就酒驾事件致歉。作为一个公众人物,理应珍惜自己的形象,车轮上的安全更需要每一个人的自律。就像巩晓彬说的,“我愿意接受大家的监督,更愿意去监督身边的每一个人。”
醉驾入刑十年来,一直争议不断。今年全国“两会”以来,不断有呼声建议提高入刑标准,或者建立成年人的犯罪前科消灭制度,给轻罪入刑者改过自新的机会。
酒驾入刑10年了,为何仍有人没“醒酒”, 您怎么看?